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首译本

www.jyb.cn 2016年07月13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1920年,中国暗流涌动。千千万万的进步青年,激情勃发,却又踌躇迷茫;他们渴望改变,想要有所作为,又不知路在何方。此时,29岁的陈望道在义乌分水塘村住宅旁那间破旧的柴房里,把《共产党宣言》一字一句变成了方块文字。随着《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出现,“共产主义”来到了中国这个东方古国。

  1920年三四月间,陈望道接到了邵力子先生的一封信,说戴季陶要他翻译《共产党宣言》,同时还寄来了《共产党宣言》的日文版和李大钊先生从北大图书馆借来的英文版。原本戴季陶先生想自己完成翻译工作,但又感到力不从心,因为他觉得要完成这本小册子的翻译,起码得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对马克思主义要有深入的了解;二是至少得精通德、英、日三门外语中的一门;三是要有较高的语言文学素养。陈望道在日本留学期间就认识了日本一些著名学者和早期社会主义者,很喜欢看他们从苏俄翻译过来的文章,从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有过在日本留学经历的陈望道正好符合这三个条件,好像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实际也是他个人的一种主动选择。

  陈望道回到了他的故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为了能避开各种干扰静下心来译书,他躲进了离住宅不远处的柴屋内。柴屋年久失修,漏风漏雨,屋里除了一块铺板和两条长凳,什么都没有。分水塘村早春天气十分寒冷,尤其到了晚上,冻得他手脚发麻。因为译书经常要熬夜,没几天,陈望道就瘦了不少。陈望道的母亲十分心疼,特地包了粽子,配了些红糖,想给陈望道补补身体。她把粽子和红糖送进去后,过了一会儿,在屋外问道:“是不是还要加点糖?”就听陈望道说:“够甜,够甜了! ”等到陈望道母亲进去收拾碗碟的时候,看到陈望道满嘴都是黑乎乎的,原来他把砚台里的墨汁当红糖蘸着粽子给吃了!就是这样,全然忘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斟酌,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在1920年4月底他终于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全文翻译工作。之后的校订工作同样倾注了陈望道巨大的努力,后来当读者致信《星期评论》原编辑沈玄庐,询问《共产党宣言》发行情况时,沈先生表示:译书“花了比平时多五倍的功夫”。

  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的资助下,陈译《共产党宣言》由“又新”印刷所以“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的第一种出版。那时出版印刷都很仓促,8月版《共产党宣言》的书名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因封面是红色头像,所以被称为“红头版《共产党宣言》”。首版只印了1000册,陈望道全送给友人了,自己一本也没留。初版《共产党宣言》目前国内仅存11本,上海档案馆、上海图书馆、“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里都有珍藏。1920年9月,又再版重印了1000册,同时把书名改正过来,换成了马克思的蓝色头像,被称为“蓝头版《共产党宣言》”。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没有任何译本可供参考,此前国内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文字也不多。尽管如此,他还是较为准确地表达了原著的含义。当时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翻译部几个成员,曾想把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直接翻译过来,但翻译第一句时就卡住了,最后只好加了一段文字说明大意。陈译《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是这样的:“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 以后的多个版本,对第一句的译法都不尽相同。改来改去,现在我们可读到的1932年版华岗译《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是这样的:“有一个怪物正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这种译法与陈望道的译法几乎一致。由此可见,陈望道的译文是比较经得起推敲的。

  同时,陈译《共产党宣言》通篇以现代白话文译出,呼应了当时的文学改革运动,出版后广受欢迎,十几年间一版再版,成了国民党统治区内流行最广的一本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继“又新”印刷所之后,“平民”书社、“上海”书店、“国光”书店、“长江”书店和“新文化”书社等出版单位又相继大量出版《共产党宣言》,仅“平民”书社在1926年1月至5月就重印了十次,5月时已是第十七版了。

  陈译《共产党宣言》初版十二年后,由我党地下出版机构上海中外社会科学研究社印行、华岗同志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了,这是党成立后继陈译本后的第二个全译本;而第三个全译本则是成仿吾、徐冰同志翻译的,于1938年8月由延安解放社出版。

  陈译《共产党宣言》作为近代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完整中译本,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陈望道不仅是把《共产党宣言》完整地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他还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建人之一。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过程同时是陈望道进修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此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终身未变。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以后,陈独秀发函至北京、武汉、长沙、广州和济南等地,要求他们也建立共产主义小组或支部,同时寄去了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大家都是先从学习陈译《共产党宣言》开始了解马克思主义的。1920年夏天,青年毛泽东从湖南来到上海,他到陈独秀住处拜访时,正好看到了正在校对的陈译《共产党宣言》的译稿。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接受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十多年后,在延安的窑洞前,毛泽东对外国记者斯诺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第一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

  刘少奇在回忆那段历史时也讲过,当时他把《共产党宣言》看了好几遍,“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党,我准不准备献身于这个党所从事的事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参加共产党,同时也准备献身于党的事业。”周恩来是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读到《共产党宣言》的,在1949年召开的全国第一届文代会上,他当着代表们的面对陈望道说:“陈望道先生,我们都是您教育出来的。”邓小平也说过:“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时光流泻。《共产党宣言》自1848年2月在英国伦敦问世至今已有168个年头,它的中文版诞生也96年了。其间世界风云变幻,时势更迭,但巨著栉风沐雨,经久不衰,真理的光芒依旧闪耀。

  【作者陈振新、周晔,单位:复旦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