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重点文章> 正文

“内外力”兼顾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www.jyb.cn 2016年04月18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保障。研究型农业大学在满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培养和造就具有农业学科特色的优质创新人才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围绕农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展开研究,不仅是继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要选择,而且还可以成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从而提升研究生教学层次和教育水平,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学科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实践经验少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为了深入了解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现状,我们对华南农业大学三个学院300名研究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了广泛调研,调研发现,当前研究生尤其是农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着意识、动力、资源、知识结构以及实践经验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1.创新意识和动力不足

  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从调查中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并非十分强烈,针对日常课程中一些论文任务或实验报告的完成,是学生的首要目标,对于创新和探索,研究生极少去考虑。在访谈中了解到,传统的考试和考核评价体系成为了影响研究生们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阻碍因素。有90%的研究生认为考试制度影响了其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生成,72%的研究生强调考试制度导致其科学研究兴趣减退,仅有12%的学生认为考试的作用是“夯实基础”。

  2.创新资源欠缺

  据教育部统计,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并呈跨越式突变激增态势。农科类研究生的学生规模一直属于少数群体,但是伴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该领域的研究生的数量和规模也在逐年增加。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近70%的农科研究生认为,高校不断扩招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和实验等必备硬件设施配备数量滞后;众多学科研究生人均科研经费明显不足;导师年平均指导的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从而形成导师少,学生多的“放羊”局面。创新资源的不足,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研究生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导致其所呈现出的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

  3.创新知识结构不全

  创新能力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应是由确定性知识和不确定性知识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构成的。所谓确定性知识,是指人类在认识已有事物与解决曾经面对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它可以被总结为某种规则,能够将其现象和结果概括为抽象的或具体的定律形式。所谓的不确定性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实践性知识;二是批判性知识。这两类知识都不能直接通过背诵和记忆就可以掌握,是需要通过人们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反思推断以及实践中才能获得和掌握。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农科研究生更愿意学习既有的理论,在个别访谈中了解到,学生们宁愿选择枯燥的理论知识也不愿去主动探究的原因是因为学习和掌握实践性或批判性知识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过多,在当前的培养目标和考核体系中,没有谁愿意牺牲更多宝贵和有限的时间去主动探究和创新。

  4.创新实践经验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但是,本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300名农科研究生中,仅有45%的学生有在本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绝大多数农科研究生都因所在院系的教学实践基地、实验室、导师现有的课题项目等方面的不足以及机会有限,最终造成了学生之间实践机会的不均等问题。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四缺乏”困境

  探究上述问题背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缺乏”,即:缺乏以创新为导向的培养方案;缺乏鼓励创新的实践平台;缺乏自主创新的活动载体;缺乏创新环境和氛围。

  1.缺乏以创新为导向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在校学习和培养的基本计划,培养方案的内容和价值导向将直接影响培养结果。纵观国内各农科院校的农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可以总结出如下特点。首先,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对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忽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培养理念上,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重知识,轻方法,重理论,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片面理念;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体现“大学科,宽基础”的教学理念,忽视对课程设置的学科交叉性;此外,在培养方法上,在学科课程学习中,主要关注对已有知识的传授,以课堂授课的形式为主,淡化师生的交流和讨论探索的环节,在有限和紧张的研究生课程中,实践性为主体的课程和培养内容更是匮乏。

  2.缺乏鼓励创新的实践平台

  农科研究生的教育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因而培养条件和资源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困境,在课程培养阶段,由于缺乏公共实验室和开放式公共实验平台,很多需要开展的实验和实践动手环节无法正常完成;在论文撰写和指导阶段,虽然研究生已经参与到导师的课程组和专业实验室里,但由于研究内容固定,实验设备昂贵,研究生必须遵从课题组和导师的意图进行相关的研究,不能随心所欲的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不能方便的使用各种研究设备,因此,虽然研究生即使已经有了创新的想法和思维,但是由于条件限制以及平台的有限,所以很多农科研究生,也无用武之地。

  3.缺乏自主创新的活动载体

  农科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主要是以授课式为主的知识传授,在实验研究方面则是主要以导师的课题研究项目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研究生在学期间绝大多数的活动都是围绕着课程或导师的安排开展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学习的地位。此外,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以引导农科研究生自主创新的学科竞赛、生产实践或社会实践等活动数量十分有限,缺乏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活动载体,从而无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缺乏创新环境和氛围

  现阶段的农科研究生培养任务要求众多,但是学生的课程和导师科研的任务较重,同时在以“结果为导向”的价值取向的引导下,师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功利性强的趋势。创新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甚至经过多年的研究也难以取得一定的进展,很多人最后只能选择放弃创新,回归到寻常的研究中来。

  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内外力”互推机制

  构建农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过程中应注意兼顾两个“力”的作用,分别是以培养单位为主体提出的举措中的“外力”,以及以农科研究生自身为主体的“内力”的提升。培养单位中“外力”的着力点应放在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创建激励机制以及提供实践经验等方面;农科研究生自身的“内力”提升侧重于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等方面的努力。

  农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增强主要通过理念的创新、机制的创新、平台的创新和路径的创新来实现。为此要发挥该培养机制的作用,需要通过强化导师作用、营造良好学术环境、优化课程设置、加强研究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

  1.强化导师作用,科学训练与潜移默化相结合

  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主导力量与核心要素,这意味着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导师需要充分地发挥个人的学术专长与培养经验,因材施教,顺势引导,传授研究生如何求知、如何创新。一方面,导师有意识地引导研究生在日常学习和科研活动中广泛而深入地阅读大量的学科相关书籍、论文、研究报告等,积累学术素材,加深学术认知,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为学术研究的创新奠定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自身通过大量学科知识的积累与对研究现状的归纳和分析,提高自己的学术洞察力与学术判断力,不断挖掘学科研究的断点与新的知识增长点,寻找学术研究中的创新点。此外,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时,还应鼓励其突破旧有的思想束缚与研究路径的依赖,打破思维定势和僵化的思考模式,以多元化的视角和开放的学术心态接触、审视学科前沿动态,更好地进行创新性的学术研究。

  2.营造良好学术环境,提供创新力培养氛围与载体

  学术环境包括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学术沙龙、学术讲座和其他学术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共同营造出学院和学校独特的学术氛围。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有助于提升整个学院乃至整所学校的科研精神,并对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活跃的学术环境中,研究生也逐渐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与创新意识,并主动发挥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创造和获得更多的机会进行科研创新,在具体学术活动中发挥他们的学术知识与技能。因此,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能为培养农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合适的氛围与载体。

  3.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多样化多层次农科创新型研究生人才

  华南农业大学创新农科研究生课程设计,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为依托,选择科研平台好、师资力量强的专业,安排高水平的导师授课,并专门安排实验室和教学实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工作。同时,打破原有的学科壁垒,根据课程的共性,建立公共基础课平台,帮助学生借助公共课获得多样化的基础知识支持,促进文、理、工、农、经等各个学科相互渗透,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理论贯穿在一起,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另外,农科学院还与国外研究型大学合作,实行国际联合办学,开设国际交流项目,并将优秀的学生推荐到国外学习深造。这些举措都促使课程体系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满足农科研究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拓宽了他们的学科视野,加深了学科间的交流碰撞,从而为农科研究生学术思维的创新创造前提条件。

  4.加强研究硬件设施建设,打造创新技术实践平台

  教学研究硬件设施不仅是办学的必要条件,还是农科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学校教学研究设施也步入现代化进程,网络图书馆、数据库、计算机和各种尖端实验仪器等在教学科研环节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研究生越能便利地获得和使用这些硬件设施,就越能激发其科研创新的热情和试验精神。

  在农科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华南农业大学购买多个网络数据库,让农科研究生能在网上获得大量的有效资源,自主学习知识,自我更新知识,充分接触学科基础理论、学科经典以及研究理论前沿和最新研究动态,使学生将课程学习与网络学习有机结合,互补不足,形成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创造先决条件。另外,学校还依托自己的学科优势,向广东省和国家成功申请多个省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打造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的科研平台,并通过建立院校两级实验教学体系,保障农科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红满堂计划”,每年下拨专门科研经费,由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指导,让科研兴趣浓厚的学生以课题申报的形式进行专项研究,为学生提供专门的研究设备和可靠的实验室保障,方便其进行科研模拟与学术实验,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技能,丰富创新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

  [2]陈晓阳.传统农科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2(20).

  [3]宋晓云.基于智力生态系统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5).

  [4]田维波,张远英,张萍.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位评价体系及其改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6).

  【作者赵凤,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