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高校美育工作探析

发布时间:2018-04-02 作者:郭政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摘 要:高校美育工作作为重要的育人手段,积极推进着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入开展,也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高校全面育人的重要一环。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视野,站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大背景下,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大众化相关理论的追溯、辨析,获得工作框架,并创设“双核、立体”的工作模式开展实践,为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美育;思想政治教育

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看高校美育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明确了我国人民的根本需要是过上美好生活,并要求全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纵观党的十九大报告,其中“美”这一文字在报告中共出现了27次。这比往届大会报告中“美”的出现频率均呈倍数增多。而报告中出现的27次“美”中有14次是提及“美好生活”的。可见,作为全党奋斗目标,“美”在人民生活这一实在语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作为实现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的积极途径,报告中将“美”字运用在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事业、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几个方面。通过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深入分析发现,我国从未如此时一样,将“美”的意义分析得如此透彻,将“美”的价值分析得如此重要。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条件是提高全民族的审美素养,提高全社会对美的价值的重视程度和理解水平。正如“破窗理论”所言,提供给人民群众的高雅审美资源多了,那么低俗、不良的社会行为就会变少,社会治理的难度就会降低。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校,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应责无旁贷,对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运用美的能力的塑造也应尤为重视。这就要求高校的美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美的规律和教育规律,立足国家发展大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进行积极的美育探究,让美育工作成为学校全面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产生全面的积极影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指导高校美育工作的辩证论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美育工作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观点与方法,通过文化大众化在推进其进程中的有效衔接,成为高校美育实施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高校美育工作也是实现高校的文化大众化,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美育实施的重要理论基础

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野探讨和研究高校美育工作,我们应对相关理论进行溯源。毛泽东同志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深入的理论思考,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文化大众化是推进其进程的必要条件,文化与艺术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今高校,以艺术教育和文化素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美育工作,就成为了实现文化大众化,最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积极途径。可以说,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大众化的相关论述,在新时代依然闪耀着其理论的光芒。在探讨如何有效开展美育工作之前,我们应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和要求,以及与文化大众化的关系—这应该成为我们在新时代研究、探讨高校美育工作模式和途径的理论基础。

2.高校美育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于突出时代性、人民性、通俗性,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亲和力、感召力。而文化与艺术的呈现是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理解的,文化大众化将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创造条件[2]。文化大众化,意味着在向民众普及文化的基础上,提升民众文化水平和文化认同感。推动文化大众化,需要熟悉人民群众生动的语言,研究他们的风貌和心理,了解和总结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同他们的思想感情联系在一起。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文化工作者同样也需要提高,才能创造出服务民众文化和民众自觉意识整体水平提高的精神产品来,更深入地推进文化大众化[3]。

以艺术教育与文化引导为工作主要内容的高校美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文化和艺术能以特有的方式教育人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最终形成自觉、稳定的行为习惯。基于此,美育工作恰恰是在高校实现文化大众化,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大众化理论为美育工作开展提供多维支撑

如前文所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转化,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根据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维度解构后所形成的维度框架,发现大众化理论从受育者的心理、认知、行为与生活方式,以及人的稳态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目标为导向的美育工作,应该同样以“理解、接受、运用”这三个层次,以及最终形成心理和行为的稳定状态作为研究和探索美育工作的核心框架维度。

根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文化大众化理论中提出的具体要求为指导原则,我们可以将核心的框架维度逐步分解出二级维度,并相应形成美育工作的具体目标与基本模型,具体的表述如表1所示。通过对大众化理论的维度分解与探析,发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可以为高校美育工作的顶层设计提供全维度的理论支撑。

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探索高校美育的工作模式

1.把握学生特点是设计和开展美育工作的关键

如今,我国进入到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社会的发展经验看,我国现阶段所处的社会转型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成为“矛盾凸现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群体受到多元文化与各种新思潮的影响与冲击,他们的思想观念、开放程度、个性需求和对事物的评判标准无一不发生着潜在而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美育工作的开展无疑是巨大挑战。

文化大众化理论要求文化工作者要熟悉群众语言、研究其心理、了解其价值观念、联系其思想感情、总结其生活方式。根据理论阐释,可将其指导原则分为内在—心理、风貌、价值观念、思想感情;外在—生活方式、行为特征两个方面并对当代大学生群体进行具体考量。根据对“90后”大学生群体的自我评价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思维活跃、价值取向多样的内在特质,有着自我意识强,民主平等意识增强;情感丰富,抗挫折能力较差等心理特点。而个性张扬、乐于表现、独立性强;善于运用并依赖互联网、易被舆论影响、行为取向多样成为了他们外在行为特征的主要表现。

2.设计分层次、多维度的工作模式让美育工作注重实效

基于对当今大学生群体的观察,如何创设新的工作方式成为新时代开展美育工作的关键。以首都师范大学共青团所开展的艺术普及教育为例,其思路是:首先,对学生中有艺术专长的群体进行心理、行为塑造;其次,在校内进行同伴式朋辈带动;再次,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与社会普及,同时反哺于艺术参与者的创作,拓展影响的广度;最后,通过业内交流与竞技,纵向拓展技术深度。据此思路,我们创设了“双核立体”的高校艺术教育工作模式,以期为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双核立体”工作模式中共包含四个工作项目:“双核”,即两项理论架构式的“工程”(2 Projects)—“双馨工程”和“清沁工程”,这是工作的核心抓手;“立体”指的是两项实践反馈式的“行动”(2 Action)—“余香行动”和“筑梦行动”,这使工作向广度与深度拓展。“双核”是工作重心,“立体”既是对工作的拓宽,又是对工作成果的深层检验,从核心到外围的工作模式结构,以期让美育工作能够层次鲜明、思路清晰地展开。

在此模式架构中,包含了若干培养目标。希望通过对工作目标的明确设置,形成评价机制,注重工作实效。例如:在工作模式中的四个工作项目,应分别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艺术价值观;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传播和自我认知效果(接受水平);形成带动与普及周边人群的能力(动员能力)、参与艺术社会实践的动机与行为特质(社会化动机)、从实践中进行艺术创作或二度创作的水平与能力(社会化创作能力);接受多元文化的程度、文化自信水平等。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塑造符合时代标准、认同并能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青年大学生,是研究和设计高校美育工作模式的根本目标。美育,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人们具有美的理想、情操、品格和美的素养。重视和加强高校美育工作,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提升审美素养,塑造完美品格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美育工作应时刻顺应时代发展脉搏,成为坚定的领航者。高校美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作者:郭政,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团委)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 (2017-10-18)[2017-12-20].http://jjckb.xinhuanet.com/2017-10/28/c_136711404.htm.

[2]方小年,曹根记.毛泽东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4):171.

[3]胡爱玲.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探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1):37.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