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建立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协同育人平台运行机制

www.jyb.cn 2016年05月18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未来一段时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我国改革的主攻方向。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是重要的创新要素。如何有效增加人才供给,提高人才资源的创新价值,更好地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是国家“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当前,一些地方在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人才的需求,面向产业,建立高校协同育人平台。其中,建立科学高效的平台运行机制尤为关键,关系到能否真正为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凸显高校人才供给短板

  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这就必须破除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面向整个社会需求质的提升所进行的结构性变革,意味着我国从过去强调需求侧改革转变为突出供需两端改革,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

  从目前产业结构形态的变化来看,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占比下降、新兴产业占比上升。这一变化凸显出传统的人才供给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低端人才供过于求,人才同质化现象严重。二是技能型人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以及中高级专业人才供给不足。尤其是在高精尖产业领域,人才不够用、不适用问题尤为突出。这必然要求高校改变传统的人才供给方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同时也为当前的高校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指明了方向。

  从高校来看,对新产业、新业态所需人才的培养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客观上,高校人才培养与专业设置有直接关系。专业结构的调整和设置必须经由国家批准才能进行,较难以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另外,人才培养必须经过三到四年的培养期才能进入产业领域,其间产业的变化又将会给人才培养带来新问题新要求,这往往导致人才培养的被动适应或新的不适应。主观上,一些高校对服务产业的功能定位的认识不足,在人才培养的方式和路径上习惯于陈旧套路,新招妙招不多。这就要求高校转变发展思路,减少中低端人才培养、加大高端人才培养力度。当前,高校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开展协同育人,建立实体性平台,就是为着力解决这一人才供给结构性失衡问题做出的一种探索性实践。

  当前高校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1971年,德国科学家哈肯提出了统一的系统协同理论。他认为,在一个系统内,若各种子系统(要素)不能很好协同,甚至互相拆台,这样的系统必然呈现无序状态,发挥不了整体性功能而终至瓦解。也就是说,协同是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整个系统形成个体层次所不存在的新质的结构和特征。协同在本质上就是打破资源(人、财、物、信息、流程)之间的壁垒和边界,使它们为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调的运作,通过对各种资源最大化地开发、利用和增值以充分达成一致的目标。

  高校协同育人平台就是这样一个系统,聚集了高校、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解决人才培养的资源局限性问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问题。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和其他技术创新机构,通过产学研合作机构、合作项目、专用基金共同培养人才。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科技攻关、科技服务开展人才培养。行业企业要发挥在产业领域的实践优势,结合产业人才实际需求,把创新、资金、设备、信息等资源投入到协同育人平台上来。科研院所要提供科技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支撑,聚集既有学术水准又有产业经验的高端人才,进行协同培养。

  1.目前高校协同育人的主要方式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在协同育人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式:1.重大项目协同式。重大科技项目能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为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与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2.“项目+基地”协同式。该模式是以科研项目为企业和高校双方的结合点,以产学研基地为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汇聚结合的平台,除了科技攻关、技术转移之外,校企在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3.“渗透型”协同式。这种形式要求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有机地渗透到教育管理、教学活动、课程体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所有环节。目前采用的主要形式包括:一是构建“专业+企业+项目”嵌入式合作教育新模式。目前许多高校建立的“校企联合班”就属此类。二是探索多途径、多模式产学合作教育新机制。如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是该形式。三是积极打造国际化合作教育大平台。以高校与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公司)合作共建的联合实验室为代表。

  如果说以上做法是协同育人的初级形态,那么建立协同育人平台则是高级形式。如广东省开展建设的高校协同育人平台、武汉大学教育教学协同育人特色基地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做法。广东省连续两年分别遴选了一批建设名单,主要围绕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等领域,有针对性地协同培养高层次人才。这些平台体现了“高效、集成、开放”的特点。一是协同育人平台的目标指向明确,解决的是产业急需的中高端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二是立足产业实际需求,制定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聚集高水平师资授课,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建立了长效机制,破除边界和壁垒,聚集各方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使人才培养规划和产业需求无缝对接。无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高校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和发展带来新的资源、空间和条件,注入新的活力。

  2.当前高校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有利于平台建设的外部环境尚未孕育成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角色认识,从传统的管理中走出来,转变为主要在政策引导、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定者和人才发展的规划者,为高校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指导方略。企业作为市场和创新的主体,应从人才的使用单位转向协同培养单位,为高校协同育人平台提供资金、创新、培训等多方面的支撑。科研院所应把科研优势转化为协同高校的人才培养优势。高校协同育人平台面临着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自身转型,需要的良好外部发展环境目前正在形成,还未成熟。

  平台协同主体的价值取向不尽统一。高校协同育人平台一般由高校作为牵头单位、行业企业或科研院所作为协同单位。由于高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各自的定位、资源和能力、发展目标上存在着差异,会形成不同甚至是潜在对立的组织文化和行为准则。比如,企业通常具有明显的利润导向,注重合作带来的经济价值;高校则是科研导向和人才培养导向,考虑合作是否有利于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这种价值观的分歧会影响协同育人平台的实际运行,容易导致只是高校“独舞”,协同单位沦为配合的角色,最终被边缘化,这样就发挥不了协同共建的真正作用。

  平台资源聚集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由于条块分割的历史原因,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不同主体更多关注本领域的人才问题。同时,各主体间在人才工作的功能方面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定位重叠、混乱的问题。建立健全协同育人平台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性功能,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在协同育人平台的资源投入的积极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如何投入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比如投什么、投多少、怎么投等这些问题,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

  平台运行的体制机制有待建立健全。在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中,政府应从传统的角色和作用走出来,为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过去的合作大多以资源交易为主,企业希望从高校获得技术解决方案,高校则希望从企业拿到科研经费,合作层次停留在某一个项目或技术培养上,而在人才培养合作方面基本上处于零散状态。因此,有必要建立有利于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把协同各方的资源聚集到同一平台,制定管理办法,明确要达到的共同目标,规定好各方的权利义务。

  建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高校协同育人平台运行机制

  所谓运行机制,是指复杂组织系统存在、运行、发展所依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它反映该系统存在、运行、发展的规律,是该系统内在结构得以完善、外化功能得以实现的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实施高等学校协同育人计划,推行政、校、所、企结合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政、校、所、企“政策、人才、技术、资金、设备、信息”等多方面资源在高校协同育人平台中的最大效益,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建立满足多方主体需求的更加协调有效的运行机制,从而真正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和任务,达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目的。

  1.建立互利共赢的需求动力机制

  需求是产生行为的内在动力。高校建立协同育人平台既是高校人才培养顺应产业需求的主动作为,也是因产业环境和形势倒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实践。因此,高校协同育人平台的需求动力机制既有内部的需求动力机制,又有外部的需求动力机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内部需求动力机制是指共存于平台的各主体(包括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基于对人才的共同需求所产生的内驱力,主要包括建设需求、利益驱动、外部诱发转化成内驱力等三方面因素,而外部需求动力机制是指能对协同育人平台起推动作用的外部动力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推动、社会心理、市场需求拉动。这些外部动力因素能驱动或转化为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的内在因素,共同推动协同育人平台运行。

  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考核评价等方面,引导高校协同育人平台健康有序发展。从高校的专业实力、依托的教学平台和科研平台情况,以及协同单位的资源优势等方面,对协同育人需求的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让协同育人平台成为各方对人才需求的契合点、结合处。行业企业通过协同育人获得符合自身需要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利用高校的人才、科研、服务、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上的难题。高校通过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教师发挥自己的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提供舞台和空间。政府通过主导高校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和高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协同单位一起提供人才、科技、服务支撑,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2.建立协同共建的资源配置机制

  资源配置机制是指调节资源使用的数量、规模、结构、布局等方面的经济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高校协同育人平台要建立“政府引导、高校主建、协同共建、市场调节”的资源投入和配置机制。政府在政策制定上,要更加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财政、科技、金融等领域政策创新,减少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为高校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创设更多有利的外部条件。高校要依托自身的学科资源优势、人才资源优势、科技资源优势,协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优势和企业的实践资源优势,进行深度整合,聚集于协同育人平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暴露出中高端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为此,要围绕产业中高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建立高校协同育人平台。高校要打破学院、学科、专业壁垒,加大投入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的资源,主要依托专业、依托教学平台、依托科研平台,高起点高标准加强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培养高精尖人才。科研院所要凭借在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从海内外为平台聚集高端人才资源,通过重大科技合作,或举办专题讲座、论坛、沙龙等形式,培养人才具备国际视野、掌握专业知识、熟悉行业规则、富有创新精神。从企业和高校自身发展来看,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具有契合性。企业要围绕技术难题和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校协同促进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双导师制”,也可以建立培训基地或共建实验室,请权威专家进行指导,使人才培养更加满足产业、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建立规范有效的动态协调机制

  动态协调机制就是协调、调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系统内部纵横向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之分工合作、权责清晰,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机制。由于共存于高校协同育人平台的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分别属于不同的社会组织,在价值观念和合作理念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必然导致各方在协同育人中产生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建立平台的动态协调机制,既要处理好高校和外部即协同单位的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又要解决好平台内事权与财权、人事权与决策权的协调机制。

  人才培养目标怎样制定、课程如何设置、教学怎么组织、质量如何保障,等等,都是各方关心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围绕协同育人的思路和发展目标,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协调推动的工作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这是平台运行高效顺畅、动态协调的保障。平台组织领导机构组建成立,以高校为牵头单位,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为协同单位,明确各方的权益和责任,以此作为动态协调的依据。平台组织架构还要根据平台运行涉及的工作大类进行工作设计和组织构建。建立规范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包括制定议事目录,建立沟通机制和议事机制等,同时要加强方便快捷高效的沟通平台建设。

  4.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

  绩效评价机制是对平台运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评价,对平台的人才培养绩效、平台建设绩效具有重要的引导、诊断、激励作用。具体来讲,重点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评价主体,应当包括政府评价、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等;二是确定评价标准,应当有分类、分层、动态的标准和程序;三是确定评价方法,做好指标的赋值与标准化、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模型的选择、以及评价结果的运用等;四是应用评价结果,考核本身不是目的,关键在于对结果的有效应用,才能达到考核的目的。因此,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人才的要求,建立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科学、公正、有效,操作性强的绩效评价体系,十分重要。

  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关系到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指导性。比如一级指标,在学科建设上,是否形成以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资源投入上,各方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占比;在运行机制上,建立运行办法和合作模式情况,是否体现各自的责任和权益;在队伍建设上,是否聚集了一流师资力量,建立了合理的组织结构;在人才培养效果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是否满足与企业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在一级指标下,还要下设二级指标,主要聚焦平台建设各项工作的要素评价。为开展好绩效评价,还需要政府牵头成立一个由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绩效评估工作组,可以通过自评检查、实地考察、综合评价等方式,对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成果成效进行验收,总结提升、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贾康,苏京春.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2]吴帅.如何改进人才的“供给侧”[N].光明日报,2016-2-18.

  [3]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

  [4]周晓辉.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协同体协同机制研究[J].高教探索,2013(6).

  [5]万美容,徐振珍,明月.大学校园文化机制及其建构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5).

  [6]杜栋,王钰云,卢勇.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研究[C].第八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2012.

  [7]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

  [8]普清民,李微波,黄春平.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4(10).

  【作者:詹勇,广东工业大学;王文婷,广州中医药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