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www.jyb.cn 2016年06月03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在当前全球化进程加快、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激烈和复杂的形势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革命经验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丰富养料。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1935年到1948年在延安生活和战斗的13年培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其所包含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丰富的内涵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具有丰富性和先进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延安时所说,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长期奋斗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党,也是一个紧跟时代步伐、善于与时俱进的党。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结合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以延安精神为滋养,能够为广大师生构筑坚实的思想屏障,保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纯洁度、适应性、生命力和战斗力,提高广大师生拒腐防变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确选择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保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纯洁度

  大学作为传承文明、传播知识的特殊社会组织,不仅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使命,同时也有引导社会正向价值观的社会责任。高等学校“为谁服务”的问题是其立校之本。高校广大师生作为知识和文明的传承者、创造者和传播者,自然也是高等学校办学目标的最佳承载者、实现者和代言者。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堡垒和重要力量,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和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支撑。广大师生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坚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共同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回顾延安时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正是延安的同志们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才能焕发“没有丝毫消极态度”“完全不怕困难”的状态,“像生龙活虎一般能够征服一切困难”,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让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扭转战局。当前,在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激烈、多元文化深度交融的背景下,高校广大师生在意识形态上所受的困扰和冲击空前频繁和巨大。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保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纯洁度,抓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才能让师生心无杂念,不摇摆,不动摇,积极应对非主流意识形态所带来的潜在威胁;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汇集智慧、实现目标,筑牢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思想基础。同时,高等学校当前正处于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化综合改革、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过程中,各高校在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改革、学科布局和调整、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困难。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来认识、理解、阐释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实践问题和改革任务,才能最大限度地解放思想、化解矛盾、释放活力,形成发展合力。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适应性

  高校意识形态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不断地在吸收、批判、吐纳的过程中达到动态的平衡。尤其在当前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不断涌现,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碰撞频繁的形势下,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使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发展、有效传播、深化影响。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正是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最有力说明。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避免了脱离实际、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也避免了无视理论、盲目蛮干的经验主义,对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要不断学习领会贯彻国家发展战略总体需要和高等教育发展内在需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维护学校党委的权威地位。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要关注、研究、判断高校广大干部和师生的思想状态,切实解决困扰广大干部和师生的实际问题。东北大学从实际出发,面向全校教职工开展了“东北大学教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工作,通过广覆盖、多角度、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方法,摸清教职工整体思想状况,构建职工思想建设诸要素互相影响的关系模型,明确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策划实施“教工学堂”和教职工“1+1”学习计划,内容涵盖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职业规划、形势政策教育等方面,让教职工思想教育真正贴心、入心、走心。三年来,学校的教职工思想教育活动的灵活性、服务性和吸引力大大增强,仅以“1+1”学习计划为例,全校年均举行各类教育活动近200场,教职工人均参与活动达到3次以上。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要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地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应对广大师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尤其在新媒体时代,需要进一步建设好高校网络舆论新阵地,建设好高校的官方微博、微信等,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讲好校园好故事、传递校园好声音。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努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生命力

  党在延安时期,在复杂的革命斗争、敌众我寡的背景下,能够自信地判断革命胜利一定属于中国共产党,是基于“天下人心在我”的良好群众基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是毛泽东同志为张思德写的悼词。在延安,“只见公仆不见官”是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延安精神的核心,也成为党的宗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具有真正的影响力,不能仅靠说、靠讲,不能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而要真正地贴近广大干部和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真正接地气。

  领导干部作为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其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都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应加强学习、坚定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克己奉公、执政为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榜样,传播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能量。在领导干部考核、选拔与任用中,应重点考核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能力和水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鲜明导向。各学科教师尤其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意识形态宣教工作者要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让党的理论入耳、入脑、入心,切实帮助师生明辨是非、理性选择、正确行动。各类文化建设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从师生实际出发,尊重师生需要,科学设计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让师生自动、自觉、自愿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情感认同、理念认同、价值认同,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东北大学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2007年以来,学校领导坚持为本科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开课前多渠道收集整理学生思想困惑,围绕青年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专题教学设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从2000年开始,建立了“理论之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全员参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思政课教师根据理科、工科、文科、艺术类、社会、体育等不同专业学生特点设计专题,开展个性化教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认为“思政课有意思”“党的政策离我们很近”。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战斗力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千年传承。在战乱不断、民族存亡危急之中,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延安精神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转化成强烈的生存意志和革命热情。在延安的窑洞里,毛泽东同志挥毫写下《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关键篇章;在延安的土地上,边区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同志曾对抗日军政大学的干部说:“我们种田、生产粮食,是农民;做桌子、造房子,是工人;办合作社是商人;读书、研究学问,是学生;懂军事、会打仗,是军人。”正是边区全体军民“一面战斗,一面生产,一面学习”,才使边区全体人民丰衣足食,在抗战建国的艰苦过程中奠定自给自足的基础。当前,我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同时面对着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广大人民能否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国家发展共同奋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注重传播党的发展建设历史和宝贵经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辉煌成绩凝聚、感召、激励广大师生,帮助广大师生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校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更好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伟大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不断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文化,教育广大师生遇到问题不抱怨、不逃避、不推卸,积极面对,努力行动,用无畏艰难险阻、勇于创新创造的姿态造就新时代的丰碑。

  【作者熊晓梅,东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