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从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加强慕课建设

www.jyb.cn 2016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优势明显、发展迅猛的慕课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风,也带来了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新问题、新挑战。目前,所谓的西方优质慕课并非完全安全可靠,其中不少具有明显的西方价值观色彩,我们既未对引进的西方慕课进行有效甄别处理,也难以限制那些有条件、有需求的中国公民在世界慕课平台上接受带有西方意识形态色彩的在线教育,若这一现状不扭转,慕课将成为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平台、新领域。基于此,我们不能仅仅把慕课看作教学模式的改变,而应该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角度去考量。

  客观认识慕课自由、自主学习的优势

  自由学习是慕课的明显优势。学习者通过在线观看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进行自主学习,不再拘泥于课堂线性的授课模式,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听课方式。但对这样的优势,我们必须客观看待。

  1.自由、自主是慕课的巨大优势

  慕课碎片化的知识学习方式使学习变得更为自由。慕课作为视频课程的一种,其实类似于网络公开课。不同的是,在课程设置上,慕课教师会将以往系统性的知识框架切开、打碎,重新组合为一个个小的知识点。每个视频的长度缩到10分钟左右,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10分钟的长度也使得学习可以穿插在生活的“边角料”时间中,只需一部手机终端即可完成听课。慕课着力于将知识碎片化,但是它本身的教学环节与结构依然是非常完善的。从课程目标、讲师授课、每周话题,到作业、测试和颁发学分证明,慕课打造了一整套可复制的完整课程模式,也为大批量地上线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发布的《地平线报告》提出了对高等教育产生影响的主要趋势:推动变革和创新文化,日益增进的跨院校协作;量化学习,开放教育资源的激增;混合学习的广泛应用,学习空间的重构。而这几种趋势,基本都能在慕课中得到体现。

  2.所谓的“慕课革命”并不存在

  慕课会对传统教育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进而引发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吗?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慕课也不例外。慕课面对的第一大难题就是专注。相比传统的学校课程,慕课学习者需要更多的教育训练、知识积累和自我管理。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对100万名大型公开在线课程的用户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注册网络课程的用户中,只有大约一半听过一堂课,而只有4%的用户完成了全部课程。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学教授塞巴斯蒂安·特伦的在线课程曾吸引了全世界16万名学生听课,但学生完成课程的比率很低,并且参与在线课程的学生的表现不如在校上课的学生。“慕课很难说是一种教育。”澳大利亚学者迈克尔·斯诺提出,慕课尽管很便捷,但它不可能与教室里的对话和通识教育相抗衡。

  在2016年4月闭幕的第31届清华教育信息化论坛上,应邀参会的全球第一门慕课课程负责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人乔治·西门子教授指出,慕课不会使教育受到颠覆性影响,进而引发系统性的变革,所谓的“慕课革命”并不存在。慕课已经被证明仅仅是另外一种学习方式,而不是对高等教育本身的直接挑战。

  慕课发展引发意识形态领域新问题

  慕课一方面为全世界渴望学习的人提供了高水平的教学资料和难得的听课机会,另一方面也事实上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上的漏洞。

  1.部分优质慕课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与传统课程不同,一门慕课课程动辄上万人听课,最多能达到16万人;慕课不设门槛,任何人不分国籍地域,都可以注册参与。从授课方的角度来说,面对大规模、更广泛的传播空间和对象,观点的传播变得极为简单便捷。

  调查发现,几大主流慕课平台的上线课程主要是欧美一流大学的课程,西方内容多,中国内容少,一些慕课课程中甚至包含有关中国的负面内容。长此以往,慕课会成为新一轮西方意识形态涌入的场域。

  当前,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此,中央先后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文件,对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做出了全方位设计,提出了明确要求。“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加强国家观和民族团结教育,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坚决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种国家层面的设计和要求,在我国大学教育的诸多方面得到了认真贯彻和执行,但是对于世界网络平台上的慕课而言,显然有“鞭长莫及”“束手无策”之感。不能说西方的优质慕课均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但据目前的实际观察,世界平台上的相当一部分西方慕课都存在这一问题。而“对冲”西方慕课意识形态色彩的可行办法,就是努力打造我国大学的自主慕课平台,发挥我国大学的特色优势,积极发声、主动发声,向世界传播新识,阐释中国理念,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引领意识形态话语权。

  2.中国慕课虽追赶发展但仍显滞后

  慕课建设方兴未艾,我们不能置身其外,而要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值得庆幸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纷纷加入国外慕课平台开设课程,本土化的慕课课程和平台大量涌现,如清华大学独立建设和运营的“学堂在线”、北京大学和阿里巴巴联合打造的“华文慕课”、上海市60所高校加盟建立的“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网易公司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推出的在线教育平台“中国大学MOOC”等。各大学也积极引入Coursera、edX等国外优秀慕课平台和国外知名大学的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发布的《中国MOOCs建设与发展白皮书》对国内14个慕课平台、1388门课程和22952名学习者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中国慕课初步形成了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的政府指导、高校推动、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但慕课在中国的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从中央到地方,从各高校的网络学院到各商业平台,我国慕课资源逐渐丰富,但质量良莠不齐。网络课程技术不断提高,但建设模式大多是各校各平台各自为战,投入产出的规模效益如何、技术模式和资源共享是否可以互通等问题仍然缺少研究与关注。相较国外而言,我国的慕课建设还相当滞后。

  加强和改进中国慕课建设

  国家和政府层面要对慕课的西强我弱状况,以及慕课对意识形态、文化价值的复杂影响,给予必要的警惕和关注。

  1.提高安全意识

  不能仅把慕课当作一种纯技术手段亦或是普通教学方式的改进,而应该把其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我们要从“文化战略”的高度,重视慕课环境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以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内容,体现“中国声音”,打造文化精品,展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对于国际慕课平台的教育教学资源及课程,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彰显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与崇高信仰。要积极搭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慕课平台,推动教育资源开发、共享,积极做好平台的培育和推广工作。同时注意研究慕课内容的传播规律,中国学者向世界传播课程内容时,必须关注西方人的接受方式、学习习惯、心理行为特点,既要不失原则、不牺牲立场,又要让西方人能够接受、认同。只有把握住这个宝贵机遇,从国家教育创新的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才能逐渐从被动适应走向主动的文化渗透。

  2.加强顶层设计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优势,包括优势学科、优秀师资和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等,如果各高校都拿出自己最好的教育资源进行共享,那么高等教育就真正在朝着“提高教育质量”的方向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各高校要以协同创新的方式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加强投入,研究和开发精品课程资源;要系统推进大学之间、大学内部学员之间的慕课建设,坚持信息透明公开,避免重复建设;要传播中国学术新知,集中精力打造几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课程,让世界认识中国。中国特色慕课课程的关键在于质量与数量并进,而非仅在数量上贪多求大。 

  3.实施团队作战

  建设优质慕课需要多方用力,既要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也需要引入专业化运营团队。制作一门慕课课程需要涉及课程选题、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拍摄、录制剪辑、课程上线、论坛答疑、作业批改、证书颁发等9个环节。杜克大学在介绍本校课程时指出,尽管任课教师有着20年的授课经验,但8周课程所花费的准备时间仍然超过了620小时。同时,课程管理者也是慕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的工作涉及课程发布、资源分享、引导课堂讨论和通知活动作业等方面,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沟通技巧,要能熟练运用社交工具。比起现实中的助教一职,其重要性有过之而无不及。

  慕课形成了独特的教学形式,因而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的呈现方式、作业设置、新技术运用等方面,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不仅需要提供课程内容,还需要承担营造教学环境、主持讨论的责任。教师需要选择讨论主题、准备讨论问题,通过这种非正式的介入,激发学习者的参与热情并培养学习者的相关技能。慕课中大量新兴技术的使用,也是教师必须适应的。新媒体联盟报告指出,数字媒介素养已经成为未来各学科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关键技能,但同时很多研究者还没有接受过以数字化技术开展教学的基本技能训练。因而,学校应当向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使教师更好地掌握慕课的授课方式,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大学应当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领导本校的混合学习或在线学习项目,建设专门的支持团队向师生提供咨询与指导,完善基础设施如建设视频录制影棚等。为了保证慕课的顺利发展,大学在机构设置与教师待遇等方面都应当有所调整,鼓励和支持教师为慕课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4.提高教学质量

  在慕课的浪潮中,为避免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出现,中国高校应积极发声、主动发声,让慕课成为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契机。高校应利用慕课平台,把全球的优质课程“拿过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外听课,课堂内则侧重深入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真正实现“翻转课堂”;老师应该走在学生的前面,在全面了解慕课的知识内容后,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引导学生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赛茜.慕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新媒体与社会,2014(1).

  [2]CHRIS PARR,6 key trends accelerating technology adop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 2015[EB/OL].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news/6-key-trends-accelerating-technology-adoption-in-higher-education-in-2015/2018706.article,2015-2-23.

  [3]Penn GSE Press Room.PENNGSE STUDY SHOWS MOOCS

  HAVE RELATIVELY FEW ACTIVE USERS,WITH ONLY A FEW PERSISTING TO COURSE END[EB/OL].http://www.gse.upenn.edu/pressroom/press-releases/2013/12/penn-gse-study-shows-moocs-have-relatively-few-active-users-only-few-persisti,2014-1-15.

  [4]顾小清,胡艺龄,蔡慧英.MOOCs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对[J].远程教育杂志,2013(5).

  [5]HenryC. Lucas,Jr.Canthe Current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 Survive[J].Educause Review,2013(9).

  [本文为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建立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体系研究”(项目号15JDSZ2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