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清华附小发布2017届毕业生6年成长报告,展示“1+X课程”育人实践成果

毕业了,带着梦想去远航

发布时间:2017-07-05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本报讯(记者 白宏太) 日前,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毕业报告会上,每个2017届毕业生都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张始发站是“清华附小”的登机牌,他们将在“修远楼”的登机口“登机”,飞往属于他们的“梦想之地”。

当日,清华附小2017届毕业生用“数字”的方式办了一场儿童自己的毕业报告会,围绕“六年,6的+、-、x、÷”的创意分享,通过动人的故事、难忘的瞬间、多姿多彩的生活和沉甸甸的收获,生动地诠释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

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1+X课程”成志育人实践成果:清华附小2017届毕业生6年成长报告》的发布。该报告是在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海淀区教委的全程跟踪和指导下,由学校与第三方机构合作,面向学生、教师及家长,对2017届毕业生在品格素养、阳光乐学、主题全学科阅读、体育健康等方面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产生的。报告显示,2017届毕业生在言行得体、协商互让、诚实守信、自律自强、勇于担当、尊重感恩等品格方面集体他评认可度均在85%以上,且各维度之间高位均衡,平均分在6分以上(总分7分),同时在健康、阳光、乐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素养。

作为教育部“课程教材改革”试验项目学校,清华附小从2011年进行整体育人的改革实践,从此开启了一条“寻变之路”。学校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学会改变、审美雅趣、天下情怀”校本表达,构建了“一流好品格、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种好思维,一品好审美”等“10+”素养目标,并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尊重儿童成长规律,教师拆掉三尺讲台;为更好地发现儿童,教师告别办公室,坐在了班级里。深耕课堂,教师从教学设计转变为儿童的学习设计;工具撬动,学生从黑板世界走向实践世界……6年后,第一批完整经历了“成志教育”理念指导下的“1+X课程”培育的学生们,用这样全新的形式展现了他们的幸福、快乐。

同时,《2016年海淀区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测试报告》显示,清华附小2017届毕业生的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质量均在海淀区名列前茅。体质健康指数连续4年提升,肥胖率和近视率连续4年下降,各项指标数据均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在学生即将离校之际,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给他们上了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课”。窦桂梅将这样三句话作为毕业赠言,送给所有毕业生——“永远拥有一颗友善之心”“永远要追求向美的境界”“永远拥有一种执着的梦想”。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约定,当你们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大学毕业,当你们成家立业,万里归来,请带着你的‘梦想机票’回来,给母校分享你的成志感言。”窦桂梅深情地对学生们说。

《中国教师报》2017年07月05日第2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