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一群有担当的教育人

发布时间:2017-09-20 作者:□ 本报记者 梁颖宁 来源:中国教师报

原本是一个发现成果和亮点的座谈会,却变成了一个“区域教育改革研讨会”,这就是记者在乌兰察布采访时碰到的特殊场景。当时,出席座谈会的都是乌兰察布市教育局和各旗县教育局负责人,按照常理,他们应该介绍本地课改的亮点和经验,但他们却无一例外在说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大家讨论得如此激烈,浑然忘记了记者还在一旁采访。

是什么让乌兰察布教育人如此执着和忘我?

是一种精神,乌兰察布教育人对待教育的执着精神。众所周知,一所学校、一个县域在课改时都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而作为一个地级市整体推进课改更是步履维艰。乌兰察布市的区域课改是从观念、思维、制度、体制上做改革,不是换外套,不是换标语,是把不合乎时代潮流、不适应社会发展、不顺应未来社会进步的东西改掉。是实现“教育文化再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乌兰察布教育人共同的精神追求。

是一种情怀,乌兰察布教育人对待教育的殷切情怀。课改是乌兰察布教育人心中最重要的事,当一些地方还在怀疑、质疑课改时,他们出于对教师和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尊重和敬畏,形成改革一盘棋,上下呼应,共同行动,让当地百姓看到了教育的希望。

是一种态度,乌兰察布教育人对待教育的大爱态度。有人问诗人泰戈尔,什么事情是最伟大的?泰戈尔回答,爱是最伟大的。因为有爱,乌兰察布的教育是有温度的、有情感的。教师不断地研究学生、读懂学生,给了学生期望得到的表扬和赞赏。在学生充满自信、内心充盈时,在学生突破自我、敢于表达时,在学生互助合作、收获能力时,都能看到教师的身影,他们享受着学生成长的喜悦,也见证着自我实现的喜悦,这难道不是乌兰察布教育改革获得的最大价值吗?

是一种担当,乌兰察布教育人对待教育的勇气担当。课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乌兰察布通过行政推动、经费支持,用科研引领、制度建设闯出了一条具有乌兰察布特色的课改新路,他们摒弃了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改变了“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更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为当地的孩子修建一条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

几天的采访下来,记者深深感受到乌兰察布的教育生态,不仅尊重和激发了学生的成长和求知欲,而且唤醒和解放了教育者的心灵和思想。乌兰察布市正通过课改提升教育资源的均衡,深化教育质量的内涵,破解教育发展的难题,践行教育人的使命。

记者看到学生已不是考试的机器,被禁锢已久的求知天性被释放出来,课堂上不断地激活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他们变成了主人,在自由宽松的空间里绽放出纯真的笑容,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当记者与教师交流时,发现课改带给他们最大的收获是和学生一起成长。师生互信、互助,师生快乐、感恩,师生勤奋、进取,“师生学习共同体”健康、持久、良性地发展。教师通过“发展学生”成就了自己。

当记者深入各旗县学校采访后,感受到各区域和学校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的氛围,感受着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支持,体会到他们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的团结与协作,不禁为他们动容。

改革的艰难不言而喻,但在内蒙古这个少数民族地区,一个被称为红色山城的地方,有那么一群人,正构建着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的教育新生态,他们正坚定不移地在课改路上前行。

能主动选择改革的人,是时代的勇士,让我们为他们鼓掌!

《中国教师报》2017年09月20日第7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