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课堂新论·李升勇

重新定义文本阅读(二)

发布时间:2017-09-27 来源:中国教师报

如何通过改革有效解决传统语文阅读课在阅读目的和内容、阅读方式和方法、阅读时空和过程方面存在的问题,许多学校和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也有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小学的阅读教学改革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和改进。
    阅读理论从“循序渐进”到“取法乎上”。传统阅读课依据的是“循序渐进”理论,此理论主要是从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考虑的,其哲学根源是“学生是无知的”。知识的学习积累应该由低到高逐渐推进,否则就违背了事物发展规律,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认为,学生作为高级生命体,已经具备人类发展的所有潜能,“循序渐进”的理论适合理科,并不完全适应语言、历史学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是无限的,把有限的生命用在浅显文字的阅读上,是不必要的,“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阅读应该直接与大师进行对话,让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才是阅读的真谛和捷径。学习的恒动力来源于自我认知和自我规划,兴趣仅仅是学习动能的初始动力,真正的学习兴趣与阅读的内容深浅无关,再浅显的文章与电视、游戏比起来,学生阅读的兴趣也不会大过游戏的吸引力。创建阅读的浓厚氛围和势能场,搭建各种交流平台,增强学生阅读成长的体验,才是让学生喜欢阅读的正道。
    阅读内容从“课本”到“课程”。我们没有把语文阅读紧紧限制于教科书,而是设置为五种阅读课程,超越课本、超越课堂、超越学校,把阅读的内容和过程引向广阔的生活世界。
    篇目阅读课程重点培养语言感悟能力。学校把单篇文章的阅读称之为篇目阅读,每学期从各种版本语文教材和其他材料的文章中精心挑选16篇文章作为篇目阅读材料。篇目教学主要解决阅读方法和基本能力问题,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研读、品味课文,学习把文字还原成生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为其他阅读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整体阅读课程重点培养阅读速度和生活观察能力。一篇文章记录的是社会生活的某一个点,一部文学作品是通过小说或影视作品记录人类某个生活横断面或历史阶段。篇目阅读无法解决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速度问题,难以做到让学生深入全面地观察体悟社会生活。所以,我们的整体阅读课程设置了阅读底线。一年级阅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二年级阅读两本现代文小说,三年级阅读《射雕英雄传》,四年级阅读《三国演义》,五年级阅读《红楼梦》,六年级阅读两本世界名著。除此之外,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再选择2-3本文学作品。
    艺术阅读课程重点培养艺术感悟能力。课程标准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既包括知识素养、文学素养,也包括艺术素养、思想素养。如何在语文课上培养艺术素养,既是课标要求也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一幅画、一首曲、一枚钱币、一座建筑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属于文本阅读资源,只要是阅读资源就可以进入语文阅读教学。所以,我们专门设置了艺术阅读课程,名曲课、名画课、影视课、戏曲课等都纳入语文阅读教学范畴。
    经典诵读课程重点培养古诗文阅读能力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经典诵读不等于国学,国学不等于优秀民族文化,我们的经典诵读课程并没有局限于古诗文背诵,而是把诗经、唐诗宋词、成语谚语、毛泽东诗词等内容囊括进来。一方面重视积累,在儿童记忆的黄金时期尽可能多地种下文化的种子;另一方面化文成行,不是让学生单纯地背诵,而是强调体悟和实践,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思想、培育精神、优化行为、提高品位。
    生活阅读课程重点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和生活体验。现实生活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学习,游学体验也是学习,读书的目的是学会读人、读事、读生活。所以,我们专门设置了生活阅读课程,走进农村、走进工厂、走进社区,家政课、一元钱活动、家庭留学生等,把生活作为一本大教科书进行体验,在过程中丰富阅历、增长见识、积累素材、锻炼能力,让课程标准在学生身上落地生根。
    阅读课程紧紧围绕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而展开。所有课程指向的不是某一技能或方法,而是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名曲课不是让语文、音乐、美术教师三人同时上一节课,而是借助曲目这一文本形式,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培养想象、听说等各种能力,掌握各种阅读方法,积累写作素材,最终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课标要求。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7年09月27日第7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