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教育宣传工作,江苏省无锡市从“时度效”着力,发挥教育宣传在营造良好氛围、激发百姓获得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合“时”,遵循宣传工作基本要求,体现时代性
无锡市的教育宣传工作通过实施分众传播策略,有效组合各类媒体,逐步构建 “三台、三网、三微、三报”的教育宣传“融媒体”综合体系。“三台”即无锡教育电视台、“无锡教育新视讯”公交、地铁移动电视栏目;“三网”即教育局政务网站、教育新闻信息网和手机版教育网;“三微”即教育局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无锡教育TV”客户端;“三报”即《无锡日报·教育周刊》《江南晚报·教育周刊》和《无锡商报》专版。日臻成熟的无锡教育“融媒体平台”呈现出多元媒体强大的复合传播力。
突出及时性。教育是民生之首,舆论热点比比皆是。无锡市教育部门高度重视舆情收集研判,做到及早发现、迅速发声,牢牢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针对网络谣言,微信及时发布《诺如病毒高发,家长莫恐慌,疫情可防可控》。招生季,口耳相传的“小道消息”往往令家长无所适从,各官方媒体及时主动对相关政策作出权威解读。
把握时机性。每逢年初,无锡市教育部门根据全年教育工作要求,编排每月媒体宣传主题,印发年度教育宣传工作意见,引导各地各校提前谋划、精心筹备,全面充分、形式灵活地做好相关时段教育宣传重点工作。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记者见面会,组织新闻采风活动等,向记者提供新闻线索、新闻通稿、新闻背景材料,积极作为。
适“度”,讲究宣传工作方法艺术,有“准度”
无锡市教育部门积极策划专题宣传,努力实现宣传工作的“准度”。2017年,策划了“无锡教育十三五规划颁布”“无锡教育援疆十周年”“让城乡每个孩子享有优质公平的教育”“践行两学一做 学习身边榜样”“喜迎十九大 无锡教育展新颜”“砥砺奋进的五年”“不负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等系列专题宣传活动。
有“深度”。以微观透视宏观,选择典型事件进行多层次、多视角挖掘,在国家和省级重要媒体深度报道。2017年,《新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等媒体都对无锡教育做了不同侧面的报道。
有“温度”。做“接地气”的教育宣传,让宣传语言从模式化的“官话”转变为有温度的“家常话”,增强亲民感。无锡教育微信编发的《无锡教育:从春天出发》的文章,使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得到社会广泛关注,文章避开中规中矩、平铺直叙的传统会议报道方式,以春草、春潮、春风、春雨等隐喻,描画了无锡教育制度改革、内涵提升、事业发展、行风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及规划,得到网友广泛点赞转发。
积极开展各类新媒体活动,2017年学前教育宣传周期间,无锡市开展全市幼儿园推进课程游戏化图文微信展评活动,受到广泛关注,江苏教育新闻网制作专题网页对此进行推荐宣传。
求“效”,着眼宣传工作价值影响,保障效率
无锡市建立了教育新闻发言人、舆情监测等制度,制定了相关工作规程和考核制度,坚持媒体沟通、教育通讯员联络、宣传干部常态化线上培训等机制,用制度机制保障工作效率。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教育政务微博开通全覆盖,在无锡教育新闻信息网开设“无锡教育E家园”,在无锡教育微信平台组建了涵盖县区教育和市属院校单位的“微联盟”,精心打造的无锡教育“新传媒圈”日趋完善。
增强效果。对于百姓关注度较高的招考资讯等内容,无锡市教育部门坚持第一时间权威发布,并连续开发多个“一键查询”功能,便于市民查询当年所有招考政策;通过“搜一搜”,一秒获知居住地对口公办小学;通过“扫一扫”,轻松完成小学入学报名、录取查询全流程;通过“问一问”,及时获取教育部门对市民咨询诉求的官方回应,增强教育宣传效果,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质量。
扩大效益。2016年,无锡教育微信公众号在全市120多个政务微信号中脱颖而出,获评“全市十佳政务微信号”,并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十大教育微信”之首,相关媒体也报道推介无锡教育微信。市教育局还通过组织志愿者走进机关食堂、走进街道社区、走进商业广场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广无锡教育各类宣传媒介。这些“内强外拓”的举措,使得教育宣传信息覆盖面扩大、到达率增长,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共识强化、合力增大,市民共享教育发展成果的满意度提升、获得感增强。
(作者系中共无锡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29日第11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