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教育的形态,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师范院校,必须尽快适应教育新变化,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
近年来,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互联网+教学”和“互联网+教师教学发展”为抓手,以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系统规划、逐步实施,依托“互联网+”全方位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互联网+教师教学发展”平台建设
目前,陕师大基于“互联网+”理念设计的“互联网+教师教学发展”软硬件平台已建设完成。该平台的投入使用,让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内容可视化、智能化,实现教学发展过程的碎片化、泛在化。
利用该平台,青年教师可以进行教学能力培训、教学观摩、教学录制、教学研究、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在线学习、问题研讨、专家点评、教师互评、教学反思、自动测评等。功能完善的网络化评价规定,让专家指导和教师反思科学化、规范化;教师教学发展多元化评价方式及质量监控体系,成为教师教学发展实效性的保障。
利用新媒体,陕师大营造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师教学发展学习环境:定期推送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技巧、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利用直播平台让教师教学发展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培训资源共享;构建“互联网+教师教学发展学习共同体”,实现个性化指导与咨询服务。
“互联网+教师教学发展”培训模式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相互融合,陕师大致力于建设“互联网+教师教学发展”理论体系架构,提出了规范的教师教学发展内容体系,即新入职教师聚焦基础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发展,学科教学教师聚焦教育能力和针对学科特色的教学发展,卓越教师聚焦教学学术发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泛在学习的优势,陕师大将现代学习理论、心理学研究成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索形成强化理论学习和应用实践的“互联网+教师教学发展”三阶段PAA服务模式,一是介绍(Presentation),采用面对面培训,专家引导学习相关理论与技能学习;二是内化(Assimilation),基于大规模在线网络平台,采用结构化控制学习流程,按周设计学习内容及实践任务,主要包括在线自学、教学实践、同侪互评、专家点评和教学反思;三是顺应(Accommodation),采用面对面培训和个人展示相结合方式,主要任务是解决参训教师在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个性化问题,并分享教学心得与体会。
“互联网+教学”青年教师提升工程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特别是以手机、微信等移动互联设备和技术的推广应用,催生出一批新的教学模式,也为教师创新教学实践提供了更多可能。
正是顺应这一变化,陕师大审时度势,以翻转课堂教学等混合式教学应用实践和MOOC、SPOC等网络课程建设为抓手,采用专题培训、科技与教学论坛、教学沙龙及个性化指导等服务形式,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互联网+教学”能力:一是教师个人自主设计制作微课解决方案,让每位教师掌握制作微课的简易方法;二是基于教学重构的翻转课堂教学,让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从理念到实践都有章可循;三是自主研发课堂互动系统,让每个学生的手机成为课堂学习互动的利器,课堂互动不再成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难题。实践证明,有效的“互联网+教学”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青年教师节约了大量科研时间,让青年教师的教学从重复的“体力劳动”转变成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的“脑力劳动”。
此外,陕师大还设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青年专项基金,采用线下研讨、线上“互联网+教师教学发展学习共同体”的形式,指导青年教师进行申报书撰写、界定教学问题、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制定研究思路及路线、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同时指导教师收集、分析教学数据,凝练教学成果。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活动在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实现教学学术发展的同时,也成就了一批青年教师成为相关教学模式应用实践的指导专家。
《中国教师报》2017年12月13日第15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