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探索名师群起的奥妙

发布时间:2018-03-28 作者:任 勇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谁赢得教师,谁就赢得未来。近年来,厦门名师群起,托起了基础教育的璀璨星空。

名师群起,厦门是如何做到的?

师德,从传统师德到现代师德。师德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师德的底线。道德之师,应有更高的道德境界。时代赋予师德新的内容,从现代师德看,教师的知识、道德规范内化程度、慎独程度、情操、责任感等都属“德”的范畴。

就课堂道德而言,课堂是师生互动的时空,是师生唤醒潜能的时空,是师生创造奇迹的时空,这就是课堂道德带来的“时空”。课堂是点燃每一位学生思想智慧的火把,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情迸发的舞台,这样的课堂就具有了课堂道德的意蕴。

师能,从选拔参赛到抽签参赛。时代在呼唤师德的同时,也在呼唤师能,德能并重才能树立教师的新形象,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涉及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育人水平。好教师当有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这种技能体现在教有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体现在自己的学识魅力让学生钦佩,自己的“绝活”让学生难忘。

为了提高教师的师能,厦门每年都进行以教育理论、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微课制作等为主题的教师技能大赛。前几年,各级各类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是由学校选拔优秀教师参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优秀教师的“秀”。近年来,技能大赛采用随机抽签确定参赛教师,从被选拔到平等参赛,这一过程的改变让教师参赛机会均等,也让教师心里明白“功夫在平时”。

师智,从教精其术到教明其道。教育的智慧是鲜活的,有生成、有碰撞才会有智慧的火光;智慧的教育是民主的,畅所欲言、充分交流是展示学生才华的保证;智慧的教育是自然的,矫揉造作只会给师生之间带来隔阂和冷漠。

要成为智慧型教师,可从教精其术走向教明其道。术,是方法、手段和技巧。万物运行都有方法和规律,如果方法运用得当,则事半功倍;运用失当,则功亏一篑,这便是“术”的重要性。“教精其术”就是“正确做事”。

道,是道理、规律等形而上的概念。老子《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今日教育之人,理应在“道”上做足文章,因为做教育就是一个明道、悟道、得道的过程。“教明其道”,就是明教书育人之道,就是“做正确的事”。

明白了“道”“术”的含义,便知:无道术不精,无术道难达,天下万物皆不出道术。大道为基、术行天下、道术合一“三位一体”,是师智的充分体现。

师魂,从全面发展到全而有特。一个优秀的教师,应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教师,这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要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还必须努力成为有特色的教师。

教师的全面发展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可以归纳成以下十点:身心健康,完美的人格态度;忠于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育人为本,良好的职业操守;学高身正,高尚的品德言行;一专多能,多元的知识结构;精通业务,娴熟的教学艺术;学以致用,较强的工作能力;广博精深,深厚的文化素养;与时俱进,先进的教育观念;积极进取,执着的创新精神。

教师的全面发展不是平衡发展,也不排斥个性发展。叶澜教授说,“教师需要有自己独特而富有整体性的高标准的专业修养”,强调的是“全而有特”。

师者因“全”而厚实,师者因“特”而精彩。

(作者系福建省厦门市教育局巡视员)

《中国教师报》2018年03月28日第15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