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细雨,浸润了僵硬的柳条;一场暖风,光滑的柳条上便冒出了点点新芽。
不知是春天唤醒了柳枝,还是柳枝唤醒了春天,河岸上升腾起一道淡绿的云烟,新燕在云烟中穿梭、歌唱,热情的河水拍下了新燕戏柳的靓照。
儿童在新柳下徘徊。不是捕蝉的时节,没有鸣蝉招引,是嫩绿的柳芽挑逗了他们,他们折一枝带芽的柳条插在河水边,让河水感受到柳条的心愿。
在我刚够得着柳条的儿时,也曾折过柳条,回家插在房檐下,给细雨中的清明献上一份绵绵的思念,给自己的未来送上一个美好的祝福。奶奶说,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只知道柳枝是极易生长的,只要与河靠近,就能永葆青春。
那时,柳枝对我有着另外的诱惑。我们手拿柳枝经过军营旁边,有位战士产生了兴趣,要过一段柳枝,抽出里面的柳骨,剩下吸管一样的皮,再用小刀削一端的皮,稍稍压扁,含在嘴里,竟然吹出了好听的声音。原来这就是柳哨,我们也学着做,一边吹,一边在河边跑。小河刚刚接受了柳条的绿意,现在又理解了柳哨的呼唤。
爷爷说,柳木不成大器,可是没有柳树,春天就会迟到,河边就少了生气。那时我听不懂,觉得爷爷可能说的是古诗。后来渐渐弄懂了这首“古诗”,觉得柳树天生就是河的卫士、河的伴侣。河因柳美,柳因河媚,它们是一对恩爱的情侣,所有人都见证了它们的真挚。
每年春来,第一个向小河报告的就是柳树。它用早春的细雨洗去一冬的慵懒,借着暖风伸开柔软的枝条,开始吐露爱慕的芽儿,向小河发出一串串多情的短信。小河微波荡漾,适时接收到柳树的电波,发出热情的呼应。于是,尽显“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的情境。
可是,有一年,村头的小河干涸了,岸边的柳树便打不起精神。后来干脆伐了柳树,换上梧桐。可惜梧桐不懂柳意,只知招凤引凰,不思清流之源。到头来,河枯树单,其状可叹。直到再次治理小河,重植岸柳,才换来河水清清、烟柳蒙蒙的和谐。早有晨练乐,暮有落日闲,安然自得。
其实,有情者并非只有柳树与河流,大自然中比比皆是,天人和谐,自然情深意切。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04月04日第16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