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强调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意义与作用,明确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战略任务与根本要求,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学习贯彻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加强学习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全面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着力建成一批有示范影响的重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院和队伍。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研究阐释,引导广大教师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各领域,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质量。依托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课程改革为中心,把资源和经费更多投向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教学要素体系建设上。继续开展教育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示范点、教学改革创新重大项目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从机构、学科、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推进综合改革,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学水平。
推进理论创新,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就北京高校来说,充分发挥11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引带动作用,实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中心的多学科协同创新,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聚焦我们党执政兴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做出有针对性、有现实感、有说服力的研究和回答。将学术话语体系创新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的重要任务,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善于提炼中国概念,打造中国学说,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统筹平台资源,培养造就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深入实施“扬帆资助计划”“择优资助计划”“领航学者计划”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特级教师评聘等举措,加大一线教师激励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骨干、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名师。推进落实“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培养支持力度,本科生培养纳入“双培”计划,研究生培养建立优秀学生“双百”奖学金,打造优质人才后备军。统筹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类人才支持计划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培养各层次的哲学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
明确主体责任,强化党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高等学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担负着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责任。各高校要用总书记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科研协同机制,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统筹,落实好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大经费和政策保障力度,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弘扬优良学风,为专业人才潜心教学科研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
【作者韩俊兰,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