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推迟发布会:我得先给学生上课
据耶鲁大学官方网站10月9日报道,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和纽约大学教授保罗·罗默(...
来华留学生本科临床医学(英语授课)课程标准研讨会暨教学大纲审定稿会在京召开
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承办的“来华留学生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课程标准研讨会暨教学大纲审定稿会”于2018年9月1~2日在清华大学顺利召开,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的主编、课程负责人,...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迎来首位中国掌门人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梁杰) 在9月1日结束的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第36届世界大会上,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版协理事、中少总社原国际部主任、阅读推广人张明舟获选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成为...
“丝路新语•中外文化小使者”国际青少年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启动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春铭)“我写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想表达我们和丝绸之路的人民成为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7月12日,在“丝路新语·中外文化小使者”国际青少...
第三届中非青年大联欢在京开幕 为进一步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领导人共识,迎接今年9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6月21日,由外交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非青年大联欢在京开幕。
“洋”学生唱评剧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李小伟 通讯员 胡军)外国留学生和中国传统评剧,这两者之间好像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河北唐山外国语学校却把这两者结合在了一起。现在这个学校的“洋”学生所唱的评剧不仅...
诺奖得主丹•谢赫特曼:“爷爷的放大镜成就了我” 谢赫特曼(左)与作者(右)合影 与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理工学院丹·谢赫特曼(Dan Shechtman)教授见面,是在特拉维夫市郊海兹利亚一家咖啡馆。这个街区人不多,很安静...
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青少年 时代在发展,人才培养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面对这个日趋多样化的世界,中国青少年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需要重新审视英语学习——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能力,它赋予青少年走向世界、探索未...
陈宝生:让中国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外学校优质教育 今天上午10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谈到中外合作办学问题时,陈宝生说,中国政府对中外教育合作历来高度重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
来华留学生关注两会
本报讯(李英涛)近日来,全国两会正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下顺利召开,来华留学生也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图为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2017级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自发组织观看两会直播,据悉,他们大多来自“一带一路...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ACER)近日发布了2016年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国家报告。报告显示,澳大利亚四年级学生的平均阅读成绩有所提高,但仍需关注长期处于阅读成绩尾端的学生...
本报讯(陈佳文)近日,国际教育局负责人曼特塞萨·曼若佩(Mmantsetsa Marope)对教育系统的改革提出警告,教育系统必须加速改革以满足快速发展的21世纪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要求。
...
本报讯(陈晓敏)新西兰政府宣布从2018年起取消国家教育标准,将重点放在通过课程评估监测所有儿童的进步和成就方面。据悉,国家教育标准取消后,学校每年仍至少向家长报告两次孩子的进...
近日,世界银行全球教育实践首席专家拉贾·卡坦发表了一篇题为“教育驱动,东亚正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做准备”的文章,指出最近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自动化和快速技术进步趋势,正在...
本报讯(赵芳)英国教育部近日宣布,全国教学与领导力学院和教育部将组建一个新部门,旨在通过协同合作吸引最优秀的专业人员加入教师团队,并为教师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提供支持,为教师...
通过社会科学,优质教育摒弃绝对主义,承认人类社会的错综复杂和其内在的平衡之道;借助人文主义,优质教育教会我们从他人的视角感受世界,见其所见、闻其所闻、感其所感,学会推己及人...
通过对16万人所做的调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麦克·萨瓦格(Mike Savage)出版了《21世纪的社会阶层》一书,认为传统英国社会阶层的三分法已过时,并提出了七分法,即精英阶层(Elite...
本报讯(刘楠茜)近日,由中国—东盟中心主办、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中心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联合承办、天津大学与河北师范大学协办的第一届京津冀地区东盟留学生汉语大赛总决...
近日,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副校长奈杰尔·海明顿(Nigel Hemmington)在北京宣布该校接受中国高考成绩。这一留学利好举措的背后,折射出中国教育实力的提升。奈杰尔·海明顿本人于访问...
这一年,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纵观全球,教育的改革、创新和探索并没有停止,而是像我们的地球一样,继续运转。
这一刻,即将迎来崭新的年月。放眼世界,教育的问题、瓶颈和挑战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