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基于学生视角的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研究及思考

发布时间:2017-08-24 作者:包艳华 刘雅雯 于苗苗 马永红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摘要:为了解受教育主体对高等工程教育服务质量的体验情况,基于学生满意度的视角,从学习过程感知和学习结果感知两个方面,对8所“211工程”高校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应届毕业生开展调查。研究发现:超过六成的工程硕士认可当前的教育质量;工程硕士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满意度显著正向影响总体质量评价;其中,与总体评价有较强相关性的是工程硕士对课程的体验、实践的体验及导师指导的体验;中度影响总体评价水平的是对合作培养单位参与的体验以及能力提升水平的感知;而对总体评价影响较弱的是工程硕士对职业发展的感知。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价;学生满意度;学习过程与结果

研究背景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年均招生规模占总体专业学位招生规模的40%以上。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具有明确从事工程相关行业的职业指向,而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体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其生源缺乏实际的工程实践经验,高等教育机构面临着将“一张工程实践的白纸”培养成为“卓越工程师后备军”的挑战。

目前,国内外对满意度的研究和测量多是从培养过程的评价来进行,如陈敏(2009)[1]、傅红(2011)[2]、夏天娟(2008)[3]、张乐平(2012)[4]等人的研究。但学生对培养质量的感知,应呈现在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对学习成果的收获中。要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学生培养成为兼具“学术性、实践性、职业导向性”的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后备军,仅仅依靠高等教育机构是不够的,必须引入高等教育机构以外的工程界人士进入培养体系,开展工程硕士的合作培养。故本研究引入了对合作培养单位参与这一因素的观察和研究。

研究设计

1.问卷

第一,工程硕士在学习过程中的满意度维度设计及检验。本研究将工程硕士在学习过程中的满意度分为四个维度:学生对课程体系实施的满意度、学生对实践体系实施的满意度、学生对导师指导作用的满意度以及学生对合作培养单位参与的满意度。通过SPSS检验得出,这四个维度的划分具有很好的信度与效度,具有分析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工程硕士在学习结果中的满意度维度设计及检验。工程硕士的学习结果包含了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两方面。与学习过程的维度划分相类似,在学习结果部分的维度划分上也用主成分分析法等进行验证,结果说明该划分的信度、效度良好,具有可分析性。

2.样本

在考虑了学校类型和地域分布的情况下,样本既包含综合性高校,也有文科或理工科特色明显的高校;既有中央部属高校也有地方高校;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经济发展一般的地区高校。课题组于2014年6月—7月,对即将毕业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应届毕业生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第一次调研。问卷通过各高校管理部门向学生发放。实际调研了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福州大学八所“211工程”高校。在我国40种工程硕士专业方向中,本次调研涵盖了27种,回收有效问卷909份。

研究结果

从整体教育质量评价的结果来看,近七成工程硕士对本校、本专业的教育质量比较认可。其中,有57.5%的学生认为教育质量比较高,更有8.5%的工程硕士认为教育质量非常高;另外,还有28.8%的学生认为整体教育质量一般;少数学生对教育质量比较不满,有3.6%的学生认为教育质量比较差,1.4%的学生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为非常差。

1.工程硕士对学习过程的感知

第一,课程环节与总体评价的相关性最强。本研究将课程环节分为以下题项: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及职业性、课程教学方式、课程学习与实习占用时间的比例、课程考核方式。其中,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及职业性与整体教育质量满意度相关性较强,但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职业性在课程环节的评价中,满意率却是最低的两项(66.3%、67.3%),也是不满率最高的前三项(课程学习与实习实践占用时间的比例(7.2%)、课程内容的前沿性(6.6%)、课程内容的职业性(6%)。在全日制专业学位开展的初期,高校在学术性和职业导向性两方面的取向上自然存在着混乱无序、顾此失彼的现象,要达到相互融合还需要不断改进。

第二,案例教学对整体质量的作用突显。七成以上的学生认可实践环节对能力的提升作用。其中,与整体教育质量满意度相关性最强的是开展案例教学,余下依次是校内外培养基地的安排、实践活动对能力的提升、实践时间的要求、实践项目的安排、实践基地的配套条件、实践活动对论文的帮助、实践基地的选择和实习补助。样本对本校本专业开展案例教学的满意率达到59.8%,但对实习实践基地(包括实习实践基地的安排、选择、配套条件和补助)的评价相对较低,实践内涵的界定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三,工程硕士的校外导师资源不足且质量不高。目前,工程硕士导师指导形式包括校内外“双师型”导师制、校内单导师制和校外单导师制三种。具有“双师型”导师制的工程硕士有63%,说明仍有三分之一的工程硕士无法得到校外导师的指导。工程硕士对导师指导各题项满意度由高到低分别是校内导师的指导、校内导师对职业标准的熟悉程度、校内导师和行业人员共同指导、校外导师的指导和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合作形式。显然,工程硕士对校外导师满意率较低。因此,“双师型”导师制度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我国,真正了解工程实践的教师不到20%,对工程类教师的筛选和管理仍需加强。

第四,合作培养单位参与度不够。合作培养单位参与度对整体教育质量的影响虽然显著,但这些单位在参与招生、授课、实践指导和学位论文这四个环节的参与度普遍较低,在38.3%~61%范围浮动。学生对合作培养单位参与度的评价低于对课程、实践和导师指导环节的评价。这反映出合作培养单位在高校培养工程硕士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合作培养单位在参与招生、授课和学位论文等环节时并不能实现主动参与,产学研合作整体水平比较低,没有发挥好工程界与高校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的作用。

2.工程硕士对学习结果的感知

第一,学生在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方面感知不明显。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与学生能力提升呈中性相关,71.7%的工程硕士通过工程类专业学位的学习获得了显著的能力提升,如团队协作能力(80.3%)、分析能力(76.9%)和动手能力(75%)。但创新能力(56.9%)和国际视野(47.1%)满意率比较低,说明这两种能力在工程硕士培养中提升较小,反映了培养单位对于工程硕士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可能存在误区,不自觉地将工程硕士矮化、低化,认为工程硕士只要实践能力有提高就达到要求了,反而无视了硕士层次研究生的基本学术性、拓展国际视野和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开展创新研究的要求。

第二,工程硕士专业的社会需求符合度和专业忠诚度不理想。调查显示:专业与就业的相关度满意率很高(85.8%),但学生对专业学位的忠诚度比工作相关度低了八个百分点,这可能受到了学校品牌效应等因素的影响。44.8%的工程硕士认为专业学位的设置不符合社会需求,有的毕业生在求职时发现自身能力与工作需求的能力不匹配。

思考与建议

1.重新合理设计课程内容,使职业性、前沿性和工程综合性协调发展

课程学习是工程硕士知识积累和技术储备的基础环节。在美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中,职业性越强的专业反而对课程的要求越高,因为他们认为工程硕士从不缺乏实践的机会,而对理论知识与技术知识需求强烈[5]。借鉴美国的这种按需分配的工程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和工程师培养目标,我们建议重新设计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内容,在课程中适当融入对学生工程实践意识的培育和思考,使职业性、前沿性和工程综合性三者协调发展。

2.重新理解实践的内涵,设计合理的实践路径,建立全新的实践逻辑

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讲,工程硕士实践的内涵应该是多样化的,实践应不单指企业实践,从广义范围来说,实践还应包括校内的案例教学、仿真实验、综合实验平台、案例撰写和研讨、导师的应用型项目训练等。因此,可以从更多途径加强对工程硕士的实践训练。

3.构建“双师型”导师制,改进教师队伍的评聘制度,适量引进工程类教师

从企业引进工程类人才进入培养体系是培养兼具“学术性、实践性、职业导向性”的工程类人才的有效手段。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40%的教授来自于工程领域,这些工程类教授必须是曾经出版过著作并且活跃于研究或开发的领导者 ①。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应借鉴国外经验,在国家政策支持的有利保障下,建立导师的分类评估体系,适度加强专业学位工程类校内导师的引入和建设,保证工程类教师的质量,使这些导师既活跃于学术研究,又有工程经验,还可以和原有的校内导师合作。另外,充分发挥实务导师、校友导师的作用,实现导师组的多样化建设。

4.建立相应法规,鼓励企业建立实习及实践基地制度,使学生实践研究训练得以落地

合作培养单位的参与可以与高校共同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使工程硕士获得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的全方位培养。在这方面,建议从人力资源机制(如校友企业、导师的社会关系)、互利共赢机制(如产学研合作、校企功能交互)和政策支持机制(如校企合作专项基金、实习及实践基地制度)入手,激发合作培养单位的积极主动性。我国正面临着世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新挑战,“中国制造2025”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工程硕士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复兴我国工业的中坚力量,在工程科技竞争的新形势下,重视工程硕士的教育质量将成为我国晋升为竞争工业和科技强国的新契机。(作者:包艳华 刘雅雯 于苗苗 马永红,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注释:

①资料来自于斯坦巴克(Jorg Steinbach)教授在清华大学2014年国际工程教育学术工作坊的演讲.

参考文献:

[1]夏天娟,杜朝辉,吴世华,等. 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143-148.

[2]本科教学质量现状调查课题组,陈敏,房保俊,等. 工科本科教学质量现状调查报告—三校学生满意度调查[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6):71-81.

[3]傅红,段万春,孙永河. 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学生满意度调查的考察[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17-123.

[4]张乐平,王应密,陈小平.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Z大学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3):11-17.

[5]马永红,李汉邦,郑晓齐. 解读美国工程硕士教育[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4):49-53.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