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通识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美育

发布时间:2018-04-09 作者:蔡劲松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摘要:基于“双一流”大学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背景,剖析通识教育视域中大学美育的问题及本质内涵,提出大学美育应指向以美育人的审美价值与精神境界,要更加重视美育在人才培养和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突出作用,构建闳约深美、创新协同的美育发展体系。

关键词:大学美育;通识教育;审美价值;育人机制

在中国高等教育从超常规发展向内涵提升转型的当下,在通识教育理念与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有必要对美育进行深入剖析和反思,到底何为大学美育?大学美育何为?无论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创新,还是“双一流”大学建设视域下的人才培养,都应当发掘美育内涵,探究美育本质,遵循美育规律,突破美育实践中的共性瓶颈难题,将美育作为人才培养和通识教育体系中更加重要的方面,构建闳约深美、创新协同的美育发展体系。

大学美育应指向以美育人的审美价值与精神境界

历史地看,西方古典哲学家强调美及美育对于生命个体的滋养、浸润作用,突出美的超时空特征及艺术审美的教育、心灵净化、精神享受等功能。例如: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论断,他认为美是无限的,无限的美与理念通过感性交织联系,在一个有限到无限的时空中呈现其“具体普遍性”,突出了美的无限超感性、超时间等特质与功能。18世纪90年代,德国美学家席勒曾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27封信,整理为《美育书简》出版,成为西方美育领域的经典论述。席勒认为,美的境界是“最崇高的人性的实现”,一个“审美的人”,由于超越了感性欲望和理性法则等方面的限制,便能通过与有限的感性物结合而提升为自由的人,从而进入无限的自由境界。在席勒看来,人只有在审美境界中,才能不断完善自我人格,才能达成物质与精神、理性与感性、客观与主观等的统一。审美教育的核心,就在于追求人的本性完善,以及由美而生的理性的、精神的自由。

在中国,一百年前那个兵戈抢攘、风云动荡的年代,蔡元培先生就极力主张“以美育代宗教”。1918年春,他专门书写“闳约深美”赠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刘海粟先生。“闳约深美”这四个字,不仅成为上海美专的办学理念与校训,而且也成为此后一个世纪影响中国大学教育特别是美育的核心理念之一。事实上,中国的美育思想,以孔子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础,到近代“以美育代宗教”“闳约深美”等理念的发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育传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系统地提出了“人生的艺术化”的美育思想。他认为,“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朱光潜先生把艺术和审美当作人生的“必需品”,把美育当作“人生的艺术化”的主要实现途径,这既是他对现实人生及生命自由的体悟与关怀,也反映了他对生命个体艺术化人生的理想设计、期许和追求,对我国大学美育体系的建构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可是,在当下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宏观体系中,美育的发展,正处于如下背景与问题之中。一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宏大背景,使大学内外的目光,都容易聚焦和投射到那些战略性的、有显示度的“重大”议题,如学科、师资、创新平台、高水平论文、科研与教学成果奖项、国际排名等指标。二是从大学教育改革和供给的视角看,几乎每一所高校都将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提高到了空前的地位,但体制机制上的创新、突破和成效,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观察。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宽口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紧密结合,作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其目的是为了摆脱专业教育的“狭窄”,进而转向多学科、多视域、多层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能力素质提升的通识教育改革,而这些探索才刚刚起步。三是在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视域中,大学美育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前景与困境同在。

在上述背景下,大学美育何去何从?笔者以为,不仅应该从观念认知上,回归审美的核心与以美育人的本位,而且应该在大学通识教育体系中,让美育教育占有更大的比重,给予其更多的重视。狭义地看,美育专指艺术教育或人文艺术素养教育,包括美感经验、美学素养、审美体验等。广义地看,一切学科知识之中都涵盖了美:哲学之美、科学之美、技术之美、人文之美、经典之美、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等。美学原理渗透于各个学科专业和教学领域。因而,某种程度上,高校所有的知识课程体系,都能够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与塑造能力,都能够培育学生的审美理想、品格和素养。从这个角度理解,美育上升到了综合素养与美学境界交融、整合层次,有利于强化美育介入日常生活、介入个体生命、介入诗性人生、介入精神价值。

为此,深化大学美育,理应指向以美育人的审美价值与精神境界。尤其应当注重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从中西优秀文化传统中发掘艺术审美价值的特殊性,拓展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二是面向人类文明积淀的共通性,使上述能力拓展为精神滋养、心灵浸润、人格净化的载体,进而提升为创造美的能力与境界,最终为促进学生实现艺术化、审美化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美育应成为大学通识教育更加重要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一直在探索作为专业教育补充的美育、素质教育、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等的改革尝试。从美育、素质教育、博雅教育到通识教育,不仅是简单的称谓以及公选课到核心通识课等课程体系的变化,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厚基础、宽口径、重素养”的育人理念逐渐被广泛认知和践行,在人才培养领域的推陈出新与不懈求索。

近几年,通识教育的概念和模式,在许多高校得以推行实施。2015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创立了“大学通识教育联盟”。2017年8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第三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达成了诸多共识,如认为建设“双一流”大学应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条腿”走路;通识教育不仅是大学教育自身发展阶段的要求,更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要求;通识教育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的范本,其核心是育人,应该服务于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特色通识教育之路等。应该说,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的大学通识教育在克服专业教育狭隘性、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也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和实施,取得了显著进展。

但从局部或分支看,美育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核之一,其受重视程度和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在本科教育阶段,无论专业课程还是通识教育课程,都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需要在有限的学时总数基础上进行调整优化。现实中,通识教育容易受到专业教育的“挤压”,通识课程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升、高水平师资配备等,在各高校都存在诸多困境。另一方面,不少高校在进行通识教育改革和探索的过程中,比较突出和强调模块化、体系化设计与分类。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数学或逻辑学四个模块;复旦大学形成了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探索与审美体验七大模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初步构建了经典研读、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科技文明四大模块的核心通识课程体系。观察我国高校的通识课程体系设计和实践状况,虽然模块分类不尽相同,但大致都存在涵盖面较广与优质课程深度开发不足的矛盾,特别是某些领域,如美育类课程,课程比较薄弱甚至严重缺失,亟待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的改进举措。

在“双一流”建设的“潮流”中,必须更加理性地意识到,美育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内涵,有助于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综合素养的提高、精神境界的提升、人生修为的完善。美育的成效,一定程度是隐性的,其“潜伏期”较长,甚至不可测度、不可量化。但长期以来,在高校专业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现实构建与调整中,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不可替代性,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被简单地替代或删减。这种现状或倾向的存在,并未引起高校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或者已经部分意识到了,却办法不多、措施不力、改善不够。

让美育真正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涵,意义十分重大。高校应该在探索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教育教学经验与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效地融合专业能力、通识基础和人文艺术素养教育等方面的优势,将“闳约深美、创新协同”的美育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构建“闳约深美、创新协同”的大学美育发展体系

在大学中,美的气息无处不在,审美的意蕴像空气一样滋养校园时空。大学美育,不仅是在通识教育中设置一些人文、艺术、美学类课程,而且还应该注重在所有通识类甚至专业课程中,凝练审美的特征、赋予审美的质地,更要发挥校园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文化景观等载体的美育职能。要充分认识到,美育在人才培养和人的智力开发中,有着专业教育和其他课程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所谓科学源自想象、艺术唤起情感、审美涵养生命,美育之深、之博、之广,是大学育人激荡智慧、启发心灵、阐发诗意的本质诉求,是培育一种使人“慢下来”的能力,以及求真、向善、向美的“气质”与“眼光”。

构建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美育发展体系,首先应进一步树立“闳约深美”的理念。“闳约深美”,不仅意味着面对广博知识的选择、吸收与内化,而且还意味着在此过程中的审美追求、感悟、体验与批判性、创造性探索,特别是从哲学与审美的视域与世界悟对,从生命成长、运动的状态中探究美的价值、意义及精神境界。这些中国本土的美育文化精髓,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继承和转化。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要重视培育学生对科学之美、人文之美、实践之美、创造之美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思辨力、鉴赏力、表现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使审美教育更加具有适切性、通达性,成为一种育人自觉与常态。

构建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美育发展体系,还应着力构建“创新协同”的育人机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美育发展规划,夯实美育作为大学育人内核之一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进一步明确通识教育总体构架下美育模块的目标及实践路径,不断丰富完善美育核心通识课程体系;三是加强校内外联动,注重发挥校外文化艺术专家的作用,吸引其以驻校艺术家、讲座教授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进校园,举办系列课程、报告,或举办展览、展演活动等,形成浓郁的审美教育与艺术传播氛围;四是在学校层面建立美育发展协调联动机制,打通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文化场馆和相关院系之间的隔阂,形成稳定持续、灵活高效的美育工作模式和良好的支撑保障体系。(作者:蔡劲松,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