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北京海淀区中小学教师研修“诗词赏析与创作”

发布时间:2018-04-27 作者:余闯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余闯) 近日,以“诗教传志,惟吾德馨”为主题的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中国诗词赏析与创作”专题研修班举行。研修班由海淀区教科院、中华诗词研究院与敬德书院联合主办,海淀区各学科教师参加,内容涉及诗词概论、诗词赏析与诗词创作3个方面。

中国诗教传统源远流长,诞生了大量精妙的诗词佳作。2017 年9 月起,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语文教材统一使用“部编本”,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小学6个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加了55篇,增幅高达80%。初中3个年级,古诗文总篇数提升至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

“我们读古人诗,是以心会心。”“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查洪德说,诗歌品鉴需要境界、灵心、功夫。在他的眼中,读诗具有洗涤心灵、塑造人格、提升境界、变化气质的功效。

教师是开展古典诗词教育的关键群体,教师的诗词素养和诗教能力直接关系到广大青少年学生对诗词的认知及接受情况。引领教师主动走进古典诗词,提高赏析品鉴能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对此,海淀区教科院院长、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吴颖惠说:“把诗词教育跟教师德性、品行的养成结合起来,就是‘诗教传志,惟吾德馨’。”引导学员通过培训了解、欣赏古诗词,学写古诗词;不仅要提升诗学素养,还要提升“诗教”能力。

“很多人甚至所有人都梦想的某种思想或情感,你把它挖掘出来了、完美诠释了,这就是最好的诗。”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廖可斌看来,好的诗歌应该追求独到性和普遍性相结合,必须挖掘和抓住别人没有过的、自己最独特的体验。培训班上,他重点向学员们讲述了诗与歌的异同和两者关系的流变。

“声韵在诗歌中占有很大比重,声韵和‘诗情’密不可分。”88岁高龄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程毅中表示,诗歌具有音乐之美,讲究声调的平仄是格律诗彰显音乐之美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段。他重点讲解了古典诗词中平仄问题的历史演变,以及在诗歌创作与吟诵中的重要性。

集体“学诗”,提升“诗教”与“诗德”,广大中小学教师走进了诗意的殿堂。学员代表、北京中法实验中学教师佟丽新表示,古诗词的学习是学生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新课程标准内容的具体体现。

据悉,2017年5月,海淀区举办了第一届中小学教师“中国诗词赏析与创作”专题研修班,培训中小学干部教师232人。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