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思路与举措

——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25 作者:楚国清 孙善学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摘 要: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最为关键的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总要求,坚持服务宗旨,把握需求导向,主动调整职业院校办学功能、专业结构,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在高职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中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要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围绕深化产教融合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适应首都发展新要求,主动调整办学功能格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地处首都,要立足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着力增强学校发展定位与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高精尖经济结构相契合,科学规划学校事业发展布局,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专业集成优势和所处区位优势,丰富办学功能,增强服务能力和竞争实力。为此,学校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分析研究了北京市“三城一区”创新体系建设相关规划,以及打造高精尖经济体系的十个产业专项规划,明确了服务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学校党委提出,在发挥既有国民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加快提升学校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功能,形成职业教育与培训同等重要、初次职业教育与继续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新格局;在夯实基础、练好内功的同时,主动调整内部机构,健全和完善学校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参与办学的双向机制,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办学新格局;贯彻落实我国“一带一路”建设部署和国家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加快提升学校参与国际合作、开展涉外培训、发展留学生教育的能力,形成师资队伍建设“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职业人才培养面向国内与国际兼有的办学新格局。

促进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相适应,主动调整专业布局

要解决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性矛盾,职业教育需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按照“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的原则科学合理优化、设置专业,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相适应的专业布局。近年来,学校依据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建立起了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在专业数量做“减法”的同时,提升了专业对接产业的匹配度,并努力改善生源结构和就业结构。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根据新时代、新要求,学校认真研究了自身特点和优势,围绕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提出专业建设品牌化新标准,重点建设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优势专业、短线专业、特色专业。2018年1月,学校组织进行了学校专业群和骨干专业调研论证,围绕智能装备制造技术和智慧服务技术两大领域组织专业群,形成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的专业架构,着力形成一批重点发展的优势专业、“即插即用”的短线专业和重点培植的特色专业,并从实际出发研究老专业的发展方向,明确新内涵、调整新定位、发挥新作用。

为企业参与职教开拓空间,主动调整办学机制

《意见》指出,要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支持引导企业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近年来,学校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紧密合作关系,开发区在支持教师企业实践、学生企业实习、校企合作研究和开发等方面出台了有力的保障政策,学校与开发区共建图书馆、共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开发区企业提供了多方位支持和服务。但在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方面还存在不足,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学校与企业合作育人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此,学校将进一步开放办学,着力为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开拓空间。一是强化校企合作,主动拓宽企业参与教育教学的渠道,改进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将企业和职场要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改革试验,创新现代学徒制实现途径。二是学校联合企业共同完善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一批新课程,构建适应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强化标准建设,推行科学评价。三是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布局和提升“教学实训中心”功能,与企业共建、共管、共用“生产性体验中心”“未来技能中心”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顶岗实习、企业见习、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规范管理,推进学生实习实训规范化管理。

发挥校企协同育人作用,主动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北京市职业教育生源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等职业学院的办学功能从单一的高中后学历职业教育拓宽到初中后、高中后以及成人职业教育等多方面。要使这些不同类型的学习者都能成功就业,必须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创新针对不同需要、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学校党委提出要加快探索初次职业教育、继续职业教育以及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中高职衔接、军事职业教育、国际职业教育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利用好贯通培养、自主招生、士官人才培养、中高职衔接等政策,形成面向复合化生源结构的职业教育解决方案。坚持立德树人总要求,深入实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专项计划,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深入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不断完善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机制,探索建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以就业竞争力为核心、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人才评价新机制。建立“一带一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服务“走出去”企业的需求,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与企业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化人才;与拓展国际业务的大型企业联合办学,共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配合国外的中资企业面向当地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

推进产教协同创新,主动调整科研体制机制

《意见》指出,支持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校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和高校共建产业技术实验室、中试和工程化基地。同时,提出要开展产教融合城市、产教融合企业试点。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建立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平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中心、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亦庄工作站电科院分平台、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代表的科研体系,在开放共享学校科技资源,为企业提供开发新型产品、攻克技术难关等科技服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在承担企业技术研发、产品研发任务,发挥学校与企业联合科研优势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此,学校党委提出要积极融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生态系统,采取校企共建研发机构等措施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探索与企业、科研机构和兄弟院校合作加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研究。面向企业创新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应用型研究,加强横向课题引导,加大纵向课题培育,激励教师将创新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源用于人才培养。同时,重视加强未来技能研究,提高职业技术、职业技能开发的前瞻性。

加大培训产品开发,提高职业培训服务企业的能力

面向企业开展培训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责,在当今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下变得越来越重要。“鼓励企业向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购买培训服务”是《意见》的又一政策亮点。通过学校调查发现,培训服务呈现“两头热”的现象。一是以国家职业资格和企业生产运营基本要求为重点的基础性培训需求量较大,如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安全生产培训、职工素质培训等;二是以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的企业创新前沿领域培训需求量大,如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近年来,学校持续承接了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组织焊装工、冲压工、模具工、发动机装调工、机动车检验工、汽车涂装工等七个工种的初、中、高级技师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承接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数控加工技能大赛、叉车技能大赛、北汽集团可编程控制器技能大赛等各个行业企业不同的技能大赛,还承接了开发区首席技师培训、京东集团物联网及人工智能培训等高端培训项目。学校党委认为,能否在开发区企业职工培训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能否开发出企业创新发展所需要的高端培训项目,同样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此,学校要深化继续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整合培训资源,改善培训条件设施,鼓励各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了解需求并开发培训服务产品,将培训服务纳入二级学院考核和教师绩效分配制度改革范围,切实提高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意见》中提出的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学校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的制度环境,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一是按照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标准制定教师队伍建设战略规划,明确近期、中期、长期的队伍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采取教师下企业实践、参加国内外培养等多种手段和方式,打造优秀教师队伍。二是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的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和学术带头人。多渠道、多形式聘请企业专家、行业企业技能大师、国内外专家学者加盟执教,与企业合作建立“大师工作室”“专家工作站”等师资培训基地,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三是构建科学的教师职务评聘体系,完善“双师型”教师考评办法,实施符合职业教育办学特点的职称评审制度。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指导学生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各类竞赛以及老中青教师“传帮带”等纳入教师的工作职责,促进广大教师各施其能、人尽其才。

学校办学进入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时代,对比《意见》提出的一系列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理念、政策、目标和举措,我们在调整办学定位、专业布局、办学机制、科研机制、职业培训、人事制度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提出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这四个“合”是指导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始终遵循、一以贯之,努力探索首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新路。(作者:楚国清 孙善学,楚国清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孙善学系学院院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7.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EB/OL].(2017-12-19)[2018-04-03]. http://www.gov.cn/zhengce/,2017-12-19.

[3]楚国清. 在中共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017.

[4]孙善学.产教融合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90-94.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