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和实效性

www.jyb.cn 2015年11月13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本着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多年来,清华大学始终把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研究,与时俱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作为中心工作抓好落实。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

  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简称“05方案”)颁布实施以来,在巩固研究型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大力推行“因材施教”教学模式,即根据学生成长背景、专业基础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分门别类地设计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学中一个年级读同一本书、做同一道题的一刀切的授课方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率先推出“六个一百”工程,即百本好书、百篇好文、百道问题、百个课件、百段精彩历史纪录片、百幅稀见历史图片。课程注重因材施教,如针对美术学院艺术类学生的特点,鼓励他们用自己擅长的“专业语言”来完成课程作业,深化对历史的感悟。5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先后举办了以“百年印‘像’”、“人间正道”、“寻梦中国”、“峥嵘岁月”、“山河浩气”等为主题的学生作品展,作品形式包括国画、雕塑、陶瓷、染织、书法等等,学生们在读史中创作,更在创作中感受先辈们坚守理想与信仰的力量。学生作品展受到了《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专门刊发了部分学生的作品,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课程针对其他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鼓励和指导学生用读书笔记、调研报告、诗歌、剧本创作等方式,表达他们对历史的认知和体会。精仪系一位学生对毛泽东思想有着浓厚兴趣,他认真研读相关资料,完成了长达1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和论文。经管学院一位学生结合经济学原理,对国共两党在内战中的此消彼长关系进行研讨,用经济学理论论证了国民党必败的原因。自动化系一位学生创作《中国不能实行多党制》,运用统计学等多种理论方法,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论证了中国不能走西方式的多党政治道路。计算机系三位女学生用动画等多种方式合作创作了《百年清华百图游——从清华风物看近代史》,把百年清华历史与近代中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些学生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创作了“三字经”体的《毛泽东传》、《邓小平传》、《五四运动》、《中共九十年》等学习成果。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 “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点教学,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理想信念不仅进教材、进课堂,更进入学生的头脑和心灵。

  推行“教学相长”课堂管理模式,将平面化教学拓展为现代立体式教学

  在研究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学校对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组率先推出了全程实行“教学相长课程手册”管理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这种“教学相长”教学模式,强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要调动学生“反哺”老师的主动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精神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

  学校制作“教学相长课程手册”。课程管理手册开篇是《致同学们的一封信》,主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与大纲、教学相长交流卡、格式化读书报告表、评分表等。每学期开课前,“教学相长课程手册”就被及时挂到网络学堂上,使学生们对教学安排既了然于心又充满期待。每次下课前15分钟,授课教师都要给学生们布置几道题,要求学生填写教学相长交流卡,归纳教师的观点并给出自己的观点与评论。格式化的读书报告则将经典著作目录公布于网络学堂,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部精读并写出读书报告。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教学相长”课堂管理模式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得到学生们的普遍认可。最直观的体现是学生的出勤率和参与程度都有很大提高,形成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气氛自由、互教互学、公正亲和的良好局面。

  “教学相长”模式所推崇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延伸意识、互为主体意识、开放意识和能力培养意识等极大激发了教师研究问题以及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相长”过程中,教师要落实专题教学,即加大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加大对学生关心的思想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的课堂教学专题。这样的专题教学使教学有更高的理论深度、更强的现实感和鲜明的针对性。同样,在“教学相长”过程中,学生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学生们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思考问题,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与提升。“教学相长”过程中“教”与“学”的有效结合使传统的平面化教学拓展为现代立体式教学,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近年来,学校结集出版《清华学子的人生感悟》、《有清华学生这样学习马克思主义》、《博士生关注的当代问题探析》、《祖国母亲,为我们骄傲——千名清华学子感言录》等学生学习体会和文章,反映出清华学子在“教”与“学”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教学中的学习收获和成果。

  探索慕课及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驱动创新

  除了将网络学堂作为丰富教学资源、深化师生互动的重要载体之外,学校还及时抓住大规模在线教育(慕课)快速兴起的契机,于2014年9月在全国高校率先推出首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课程。该课程一上线即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多家中央主要媒体都作了采访报道。截至目前,该课程选课人数已突破2.4万余人,其中校内选课人数为3000余人,台湾地区也有100余人。2015年春季学期,学校陆续推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3门在线课程,实现本科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部上线。为了使在线教育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更加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2015年秋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又适时推出线上线下交互的混合式课堂,努力探索出基于慕课的线上统讲和线下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2015年9月15日,经过5个多月的筹备,《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受邀登陆由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创建的国际知名慕课平台edX(三大国际慕课平台之一),面向全球开课,成为中国首门登陆国际英文慕课平台的思政课。该课程形式为中文讲述、中英文字幕(可选)、中英对照片花。课程内容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概要性介绍,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四个部分。课程通过理论阐述、片花展示、影视插播、诗词吟诵、师生问答等多种形式,展现了毛泽东的深刻思想和传奇人生。截至9月30日,全世界选课人数达3100多人,分布于130个国家和地区。选课人数居于前十位的地区分别是美国、中国、英国、印度、加拿大、中国香港、西班牙、法国和澳大利亚。

  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平台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课堂为基础进行的创新与探索,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课堂多年来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的积淀与传承,是传统课堂在慕课平台上的运用与升华。目前,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各类慕课平台的授课总人数已接近5万人。

  通过几轮慕课混合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充分感受到了慕课的规模优势和发展潜力。慕课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产物,不仅是教育手段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在慕课的推动下,未来教育会更加个性化和更加普及。目前,将慕课元素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也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探索之路上还有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比如,单纯的线上慕课教学无法取代传统课堂,要弥补其不足,就必须丰富线下的活动形式;慕课的线上课程只能“点对面”普及性地讲解知识点,无法进行“点对点”的深入探讨。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小班教学或线下小班讨论来解决。因此,线下讨论课是学校未来慕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

  总之,学校通过创新与变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扬弃了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对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教学内容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真正实现了由重“教”到重“学”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既拓展了教师的教学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力,使清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做到了“老师讲得带劲,学生听得解渴”。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驱动,在增强教学针对性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014年11月,集结了近2000名学生学习成果的《信仰·信念·信心——清华学子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果丛书》共9本出版,在校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清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建30年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又红又专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学校将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努力建设一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形成一套手段先进、方式多样、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教学方法,切实激发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作者邓卫,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责任编辑:韩晓萌)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