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夯实专题教学环节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基础地位

www.jyb.cn 2015年11月13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首先要遵循教材指导并结合学生需要解决好“讲什么”的问题。这是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切实发挥功效的基础环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简称“05方案”)颁布以来,东北师范大学围绕“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知识和信仰体系”的主题,紧扣“讲什么”这一基本教学前提,建构了问题导向的专题教学内容体系。基本做法是,组织全体专业教师集中攻关,对教材内容进行逐段逐字的深度解析,确立教材体系的关键点群和疑难点群。结合此前课下课外专题调研和经典案例分析所反映出的学生思想成长规律,把学生关注点和困惑点渗透到专题设计中,最终形成每门课程相对稳定的教学专题。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指导精神,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的引领地位,学校在已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突破每门课程专题体系相对独立设计的界限,从课程整体性高度整合优化专题结构,形成架构精致、内容浑然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题群。同时,以优化教学队伍结构和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为保障,把“讲什么”与“由谁讲”、“怎么讲”同步协调起来,夯实专题教学环节在教学全过程中的基础地位。

  构建以教学总目标为轴线的一体化教学专题群

  高校本科阶段设置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有各自指定的教材或“教育教学要点”作为教学基本规范,拥有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但从整体性和教学落脚点来看,五门课程又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有着共同的教学总目标。只有坚持系统思维,把各门课程的专题设计纳入到高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统一框架内,形成一体化的专题群,才能从整体上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才能在服务于教学总目标中发挥课程之间的合力效应。

  1.坚定“三个自信”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总目标

  作为党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总目标必须与党和国家的阶段性历史任务和根本要求相一致。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的最重要使命就是面向青年大学生,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国内与国外等多方面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个人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的最可靠社会条件,进而使他们从心底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学校以此总目标为轴线,结合对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把握,明确课程定位,吃透教材,锁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教学专题群。

  2.紧扣课程教学特性确立专题模块

  构建一体化教学专题群的关键环节是要依据对教学特性的把握,准确定位不同课程专题模块与教学总目标的逻辑支撑关系,围绕课程主题确立专题模块的层次和内容。

  解决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真信”问题是“原理”课教学特性的核心所在。在构建“原理”课专题模块上,学校坚持“以理服人”的设计理念,紧紧围绕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转化为学生的理论武器和政治信仰这一主题,确立专题层次和内容。

  解决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实选择的“认同”问题是“概论”课教学特性的核心所在。在构建“概论”课专题模块上,学校坚持“说理”与“解惑”相结合的设计理念,紧紧围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转化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认同这一主题,确立专题层次和内容。

  解决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根源的“认识”问题是“纲要”课教学特性的核心所在。在构建“纲要”课专题模块上,学校坚持“大历史视野”的设计理念,紧紧围绕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演进转化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历史规律的认知这一主题,确立专题层次和内容。

  解决学生思想实际和成长发展中的“困惑”问题是“基础”课教学特性的核心所在。在构建“基础”课专题模块上,学校坚持“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互动”的设计理念,紧紧围绕将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目标转化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这一主题,确立专题层次和内容。

  解决学生对当代中国根本发展方向的科学“认知”问题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特性的核心所在。在构建“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模块上,学校坚持“价值观承载”的设计理念,紧紧围绕将“形势政策”的事实性描述转化为学生对“国家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这一主题,确立专题层次和内容。

  3.专题群要体现“时代化、整体化、精品化”的要求

  专题群的设计既要充分体现教材所反映的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又要充分反映当代大学生对课程教学的主要诉求。为此,专题群的构思必须体现“时代化、整体化、精品化”的要求。

  “时代化”要求,就是把党的最新理论性成果及时融入专题群之中,保持专题教学与党的思想理论发展同步。在融入过程中,要根据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将融入内容有机地分布到相应的专题中。

  “整体化”要求,就是突破教材内容边界,按照一体化教学的逻辑思路,实现教材内容向专题群的整体转化,强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性质、目标和内容的整体把握程度。通过专题群教学,使学生全面领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意义和价值。

  “精品化”要求,就是在既定的学时学分下,把握学生的合理接收区间,以每一专题集中回答某一重大理论或实践问题为主线,以服务于教学总目标为各专题的连接线索,确定专题群规模和结构,实现教材内容向专题的精准转化。

  优化教学队伍结构是专题群“动”起来的关键因素

  专题群本身只是解决了静态上“讲什么”的问题,而“由谁讲”直接决定着能否把专题所蕴含的内容和价值动态地体现出来。为此,必须把优化教学队伍结构纳入到专题群建设之中,确保专题群真正“动”起来。

  1.按照学科和科研方向配置专业教学队伍

  学校坚持“以科学研究带动教学进步、以教学进步促进科学研究”的指导方针,根据教师的学科知识储备和专业研究方向统筹协调各专题的教师配备,形成结构与梯次合理的教学科研一体化的专业教学团队。同时按照“精品化”要求,推行自我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制”。在每一专题开始之前,学校要求相近专题模块的全体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从“每个专题有精彩,各个教学有特色”的目标出发,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年级特征,围绕“讲什么、怎么讲、为什么这么讲”等问题,全体献计献策,增强专题群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2.以拓展学科队伍建设为牵引吸纳优秀政工资源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长期工作在学生一线,对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多元化需求有切身了解,在“基础”课等一些专题模块上有着专业教师不可替代的教学优势,把这部分队伍中的优秀者纳入到学科队伍建设范围之内,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发展规律。学校通过制度设计将这部分人员纳入教师序列的职称评定体系,引导其主动参与理论教学。同时,面向这部分群体设置委托或招标项目,以此吸引其中的优秀者进入专题教学队伍,带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3.设立特聘专家制度吸引校外资源进课堂

  优化教学队伍,不仅需要对校内资源进行整合,也需要有效挖掘校外优质资源。在科学配置校内教学队伍的基础上,学校从专题群中拿出部分专题,面向校外各类型专家开放,同时依托政策性条件和自身资源,设立奖评一体的特聘制度,吸引符合条件的校外专家承担适当的专题教学任务,提升专题群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

  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是专题群“活”起来的重要途径

  教学方法集中体现“怎么讲”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专题群能否在课堂上“活”起来,能否让学生真正地“听下去”。因此,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是加强专题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树立方法论意识,提升改革的科学性

  学校从队伍合力、课上与课下衔接、手段创新与理论提升一体化等维度拓展对“教学方法改革”内涵的认识,突出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和系统性。从服务于教学内容、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角度确立教学方法改革的科学理念,使教学内容既有助于完成党的期待,又满足学生的需要。从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成长规律、国家期待目标与学生发展需求、教师主导与学生参与、主渠道教育与主阵地教育之间的对接角度,科学研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

  2.抓住关键节点,推进整体突破

  学校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立足于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特点,从学生、教材、教师、课上课下衔接等关键环节切入,重点研究每一环节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以点带线,最终确立“集成式”、“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模式。同时,坚持顶层科学统筹与基层积极推进、课程设置整体性与课程设置独特性、教学方法改革主体动力发挥与教学质量科学评价、专业教师与其他队伍角色定位、传统教学形式与现代信息手段相统一的指导思路,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革保障体系。

  3.构建课程教学论,增强教学学理性

  教学论是对课程教学规律和特点的系统化理论概括,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提供重要的学理支撑。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关键环节是加强对课程基本范畴和基本要素的深入研究,科学把握课程在性质和教学实现方式上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教学的基本规范,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有的教学论体系,为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有力的学理指导。

  【作者李忠军,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责任编辑:韩晓萌)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