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回归科研本质评价

www.jyb.cn 2016年01月27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是科技创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主动性,是高校提升科技创新力的重中之重。因此,重视科技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优化科技创新体系中“人”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高校和科研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满足人对物质和精神上的不同需求是激励人的内在斗志和激发内生动力的最好方式。对于高校而言,针对不同的科研人员类型,优化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激发科研活力,提升科技创新动力。

  高校科研人员的类型

  笔者根据在高校科研与教学工作中的长期观察,大致将高校科研人员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主动科研型。他们对科学研究有着精神上的追求,甚至迷恋,在科研之路上坚持探索,沉浸其中,也乐在其中。其科研的目的就是要对问题进行深入钻研,揭示规律,并以科研成果转化满足社会需求。这类人员不管科研绩效多少,不管荣誉高低,都会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主动工作。如果他们的科研任务或成果正好符合评价指标的要求,他们可以在学校和社会上获得较高认可,也会有较高的待遇。

  第二类,改善生活型。此类科研人员将科研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哪类科研的绩效高,此类科研人员就多,哪种成果绩效高,追逐者就多。在高校中,这类科研工作者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例。

  第三类,职业被迫型。他们作为高校的教师,迫于职称晋升的需要等,不得不做一些学校规定的最基本的科研工作。应付、作表面文章、委托他人或参与他人科研做些边角工作成为了这类人员从事科研的主要方式。

  第四类,随波逐流型。一部分科研人员长期处于被迫型,对职业前景已不抱很大希望,随时间推移造成科研能力差、科研资源少,教学后的空余时间很少投入科学研究,或者挂名科研(科研队伍中有名字,但实际不参加科研)。这类人员占据了科研人员的编制和空间,是一种资源浪费。

  当前高校科研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科研的兴趣爱好、改善生活条件、晋升职称等因素是推动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主要动力。但当前高校单一的科研人才评价体系不仅难以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动力,还为高校科研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重跟踪轻原创。我国的科研体制经历了从学苏联到学欧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所学习的对象科研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科研工作者长期习惯于跟踪学习,形成了惯性,使部分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很少尝试原始创新和冒险探索,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方向领域不敢去涉及。在很多的项目评议过程中,不管是领导还是专家,都不自觉地问一句“国外在此领域的研究有先例吗?”如果是国外已开始研究的领域,则获得项目资助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此,国内部分学者,往往更关注国外几个重点研究机构的前沿动向,忽视自身科研原创力的提升。

  重申请轻产出。各科研单位一般都把获得的科研经费数作为衡量本单位科研实力重要指标,但对科研产出的质量考核不够,导致在科研过程中,科研工作者把大量的精力花费在项目申请上,使争大经费项目成为很多科技工作的目标,而对项目的最终验收、鉴定、成果质量不够重视。

  重数量轻质量。我国每年的科研论文发表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科研经费逐年递增,授权发明专利数也位居世界前列,学术研究在数量产出上获得大丰收,但由于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导致我国学术界在世界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很少,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的贡献率也比较低,世界公认的、有分量的一流成果迟迟难以出现。

  调整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

  要解决当前科研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对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行改革和调整。一方面,要根据人们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两重需求科学设计奖惩体系,做到奖勤罚懒、优胜劣汰,敦促并激励科研工作者奋进。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要做大学问,就要耐得住寂寞、厚积薄发、养成大气。急功近利者,难成大学问,因此,要给予主动科研型人员以宽松的环境,考核评价的奖罚“鞭子”不必常挥舞。

  科研以人为本,要重视智力投入。在现实生活中,科研工作是科研人员生存之道,不论是主动科研型还是改善生活型的教师,通过科研任务的完成获取相应的报酬理所当然,关键是一个“度”字。当前我国大学的一般教师特别是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工资收入偏低,维持和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的物质性条件一部分要靠争取项目获得补贴。在我国现行的科研经费制度下,科研人员的人力智力不计入成本,从事科研的教师或科研工作者不能够从科研经费中直接获得报酬,其报酬不得不通过间接方式获得。这难以从正面体现人力和智力的价值,也难以调动改善生活型和职业被迫型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性,长期以往,也会损伤主动科研型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必须要调整科研经费的设计。

  改革机制,实施分类评价。受各种大学排行榜的诱导,现今的高校科研评价高度重视数量,一切科研成果都有量化指标,科研工作量被空前地重视。重视科研固然是好事,但为了实现量化指标,不管论文对解决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是否有帮助、只有发表论文数量才是关键的现实状况,导致在高校中出现“千军万马写论文,大牛小牛找经费,论文一俊遮百丑,经费千万压阵脚”热闹的科研场面;而面向实际问题,攻克技术难点的有效方法、系统和装置则很少有人问津,因为做这些太花时间了。因此,应修正当前以量为主的科研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员实行分类评价。

  加强诚信建设,回归科研本质评价。要淡化对科研外在数量的关注,重视内在的科研质量,引导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向务实科研方向发展。在实际考核中,数量是客观的,易操作,且不受外部干预,但是外在的;科研质量是主观的,难评价,做的不好易受外部干预,但是本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文院士认为:“大家对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不要过分重视,但对发表论文一定要重视。你有一个想法、一个成果,一定要把它记录下来、发表出来,你可以用任何语言,可以在任何水平的杂志上发出来,没发表出来就空口无凭。这就是我们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追求高影响因子,也不是追求有多少人引用,而是把最原始的想法和研究结果记录下来。”这一观点非常适合主动型科研人员的想法,但对其他类型的科研人员,如何评价他们的论文质量仍然是一个问题。同行评价,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科门类,从立题创新性、思路新颖性、解决问题实效性等诸多方面,给出论文质量评价的维度,由同行专家作出客观的评价,这是国际上最通行的做法。但同行评价在我国的实践中受到了“人情”等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要建立专家诚信制度,在学术中弘扬诚信文化,树立诚信氛围。可以说,科研评价事关我国科研的发展,重产出重质量重实效的务实的评价是我国科研能够站在世界科学前沿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而要做好这一保障的根本就在于做好科研学术的诚信建设。

  【作者石光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