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努力超越日常的琐碎

——一个乡村教师的阅读选择

发布时间:2017-07-05 作者:□ 殷国雄 来源:中国教师报

这些年,翻过的书大都记不得内容。不过细细回想,无论是不是还记得书里写了什么,有些书其实就在记忆深处,早已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让我成为今天的样子。我感念这些书,是它们帮助一个普通的乡下教师获得勇气、习得方法,努力去超越日常的琐碎。

无论是个人的阅读选择,还是为学生编选专题阅读讲义、设计电影课程,我都尽可能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因此,除了文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的常识都有涉及。

    专业翻书

作为教师,佐藤学的《课程与教师》对我的课程观念和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011年的冬天,读完佐藤学的《课程与教师》,我前所未有地兴奋。这本书厘清了我许多的疑惑,特别是如何看待所谓的语文专业性。我意识到,语文特有的学科知识只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因为课程的内容必须以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基础,那种强调“语文味”却无视丰富多彩的生命体验,进而按照成年人的需要而选择内容强加给学生的教学,是一种极为荒唐的做法。把师生的生命放在语文课程的中心,既要关注学生对于考试的需求,也要解决师生在成长中的问题,这是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意识,应该承担的义务。我不能挑选学生如同医生不能选择病人。我的责任和义务在于让现在的学生相对自己的过往取得进步,而不是粗暴地把他们与别的学生进行比较,我要用自己的努力推动他们的进步和成长,致力于师生生命之成长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学。

因为这本书的阅读,使得我对课程理论的兴趣大增,有段时间集中阅读了有关课程理论的书籍。《后现代课程观》《儿童与课程》《课程与教学论》让我更加了解课程的演变和内涵,特别是明确了教师和学生应有的课程权利,让我更加有意识地进行自己的课程实践。这6年,我不仅一直坚持书影课程,还进行剧本编演和整本书阅读等新的课程实践探索。

2016年,因应报社之约写关于佐藤学的稿件,我读完了佐藤学在大陆出版的所有著作,更加佩服他对于课堂变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洞见卓识。但我不认同他对自由市场下的学校方发展的判断:佐藤学觉得这会加剧个人竞争,割裂人与人的联系,无法形成“学习共同体”,因为自律、合理的个人应该在其与环境的交互中形成,他怀疑市场经济的前提——自律、合格、道德的个人的现实性。

我没办法同意他的这个观点:如果不是自利带来的自律,何以产生真正的规则认同?共同体何以成立?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市场经济的自由与竞争会催生人的自律、合格与道德,而不是先有人的自律、合格与道德才有自由的市场。在这个意义上,我更认可自由市场下的学校,也就是在自由竞争和个人选择基础上的学校更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转变为“学习共同体”。对于我们来说,降低办学门槛,形成多元办学格局,才能真正倒逼学校进行真正的教育变革,共同体的形成才有更为现实的基础。

前段时间,《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先生引起了一些争议。但雷夫先生的做法,特别是他依据经济学原则设计的学生奖励券的教学管理,让我获益良多。

参照雷夫先生的做法,我设计了学生从每个学习环节获得积分奖励、兑换加油票的管理制度。因为加油票可以兑换奖品——书籍或免除作业,所以学生热情很高,慢慢有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我也从班级管理的低效和重复中抽身出来,把精力更多放在了课程实践。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写法也影响了我的教育写作观:做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派,教师的好文章是实践出来的。也因为这个原因,我很尊重《不拘一格教语文》的作者史金霞、《教室里的电影院》的作者夏昆,他们是真正的心怀理想又勇于践行的典范。

有次和一位同行聊学生作文,他推荐我看《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写作》,我买来一读,顿觉眼界大开。这本书把写作视为生命成长的方式,又有非常好的实践方法:它会鼓励学生写自己最尴尬、最痛苦的事情,让学生告别过往、获得勇气;它反对形容词和比喻句,因为这些除了塞给读者大堆无用信息之外,更会破坏学生观察的敏锐性和表达的准确性;它建议学生调动自己的感官直接描述,让读者感受而不是直接告诉读者……

这本书对我的作文教学观念和实践影响巨大,后来我又买了不少关于写作教学的书籍,开始作文课程的实践。看得多了,我越来越肯定:作文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作文是可教的,只要激活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思考,辅以必要的方法练习,学生不仅可以写好作文,更能通过作文实现自我成长。

    眼界始开

2005年4月末的一个晚上,我站在一个孤立于破败码头的小楼,透过老旧纱窗,看着江水缓缓荡漾,月光散在水汽里。当时,刚读完朱学勤的《道德理想王国的覆灭》,我的内心升腾起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兴奋。这本书的说理方式和思维视角,完全不同于我已有的知识结构,着实让我眼界大开。一个25岁的青年,触碰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开始了独立思考和自我摸索。

法国大革命美好目标和血腥结果的悖论激发了我更多的探求欲望,顺着《道德理想王国的覆灭》,我又进入了雨果的《九三年》和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最后买全了林达的所有著作……历史慢慢得以清晰,武力革命的神圣开始在内心解构,我慢慢变成一个坚定的温和改良者。

林贤治先生反对把武力革命污名化,让我的内心又一次撕裂:武力革命释放的暴力如同《国王与小鸟》中被放出的猛兽,难以约束。但不能以此否定武力革命的正当性,它们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万历十五年》里,海瑞妄图用道德律己解决制度问题最终头破血流,张居正、戚继光顺应现实弥补制度缺陷又落得死后名节不保,李贽反抗现实的封闭与停滞却又无法摆脱现实的种种矛盾,给予我的不仅是观念上的更新,更让我知晓了自己喜欢怎样的历史著作——不是简单地陈述历史,而是带着自己的洞见去重组那些看似不相关的历史事件。

以后看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和姜戎的《龙旗飘扬的舰队》,我似乎都看到了《万历十五年》的影子:没有制度的全面反思与革新,只是局部零敲碎打地改进甚至以道德批判来回避真正的问题,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因为对历史细节的兴趣,我有段日子特意读了《史记》的一些片段,最深的印象是皇权专制下的骨肉相残、人伦丧尽,貌似活到自然死亡是件很稀罕的事情。

安东尼·刘易斯的《批评官员的尺度》和《言论的边界:美国第一宪法修正案简史》,也是我私人书单上最重要的两本书。翻完这两本书,感觉在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书籍有关言论边界介绍的基础上,我对于言论边界和个人权利以及司法原则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深读慎思

前年,我边读边想边准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读书报告单,突然发现,这哪里只是爱情悲剧,分明揭示了人的懦弱:罗密欧有自杀的勇气,却不敢带着朱丽叶私奔;朱丽叶可以殉情,却不敢在父亲面前表达对罗密欧的爱;神父可以私下帮助两个孩子,却不敢当众支持他们的爱情……剧里的每个人物都很矛盾和分裂,莎翁对于人性的挣扎与矛盾的解剖真是让人赞叹。这三年,我陆陆续续看了莎翁的七部剧作,终于多少能够明白什么是一流的文学。

这两年我又把《边城》看了两遍,这个年纪的我,终于能体会沈从文平静如水的文字下的悲悯与伟大。去年,我给《了不起的盖茨比》编写读书报告单,总能从这本书里看到莎翁的《仲夏夜之梦》的影子。

29岁时,我读了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这本书让我对经济学的常识产生了浓厚兴趣。去年下半年,在原《教师博览》编辑张伟兄的引导下,我对经济学的兴趣更为浓厚,看了《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一课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原理》等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书籍,对诸如教育公平、教育市场化之类的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尤其是读完《知识分子与社会》里的法律部分,我对保守派大法官的看法完全改变,有了深深的敬意:保守的立场缘自警惕司法扩张,是对个人权利的呵护。正是意识到经济学的重要性,去年底我专门编了“为什么电瓶车爱占机动车的道”这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公地悲剧”。

接下来,我想认真读完米塞斯的《人的行为》和罗斯巴德的《人、经济与国家》。 因为《通往奴役之路》,我开始了经济学的阅读,这彻底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作为教师,我也会尽自己所能,对学生进行经济学的常识教育。

    别有滋味

许多年,科普类的题材几乎不在我的关注之内。除了个人兴趣的偏好,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偏见:科普虽是大众读物,讲述方式通俗明了,但它的着眼点在于专业知识的普及,缺乏价值关怀。

读曹天元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我却颇为入迷,忍不住向隔壁办公室的两个物理老师抒发感怀——原来好的科普著作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述专业知识,而且在方法论和认识论层面都给人带来裨益,同时又有极强的价值关怀。

书中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认为,物理学的全部意义不在于它能够揭示自然是什么,而在于它能够明确关于自然我们能说什么,没有一个脱离观测而存在的“绝对自然”。这个观点又刺激我读完了霍金的《大设计》,卡洛·罗韦利的《七堂极简物理课》。就像霍金所说,每一种理论都有它对应的模型,用一种理论统一解释世界还在努力之中。阅读这两本科普书,除了知识和思维方式的全新冲击,也让我更加理解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思考起点:因为知识和信息的分散性,所以要相信和捍卫从每个个体出发进而产生的自发秩序。到现在,我对科普书籍依然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了解这个世界是一件非常过瘾的事情。

我看的第一本关于音乐的书,是张铁志的随笔《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但我更喜欢的还是张铁志在此书前言中提及的马世芳。我感觉马世芳更加重视音乐的独立性,而不仅仅是从政治学和社会学角度去看音乐。马世芳的《地下乡愁蓝调》介绍了鲍勃迪伦、披头士等人的故事,台湾歌曲的发展演变,是一本简单通俗的音乐片段史。我读得兴致勃发,此书激起我了解音乐的兴趣和欲望,让我得以窥见音乐的魅力和它对自由美好的追求,我愿意尝试以音乐激发学生的自我成长。这几年,我的课程实践也非常重视音乐的引入,我让学生改写过《朋友》这首歌的歌词,然后小组合唱。接下来,我又读了郝舫、李皖、王晓峰等人的音乐随笔。

回想生命里的这些书,除了感叹这些人类杰出大脑构成的丛林的无法言说的魅力,我更想一直读下去,了解这个世界的有趣,让自己也有趣些。

殷国雄 江苏省张家港第八中学语文教师,秉持“激活体验、激发思考、合作分享、跨界整合”的理念,致力于探索立足农村中学实际的读写课程的可能与实践。

    《道德理想王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

    朱学勤著

    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著

    中华书局2006年版

    《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

    安东尼·刘易斯著 何帆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罗密欧与朱丽叶》

    威廉·莎士比亚著 朱生豪译

    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著 王眀毅 冯兴元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曹天元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版

    《地下乡愁蓝调》

    马世芳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课程与教师》

    佐藤学著 钟启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雷夫·艾斯奎斯著 卞娜娜译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年版

    《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写作》

    艾利斯编 刁克利译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中国教师报》2017年07月05日第8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