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特级教师谈教学·季海峰

课前准备的三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7-07-05 来源:中国教师报

听课时,笔者常采用备课组集中听课的形式,一般会在集中的半天或一天内将同一备课组几位教师的课逐一听完。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评课时能与全组教师一起评论、研讨,能提高评课效益,学科针对性强;二是能够检查整组教师的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情况。

上个月,一节高年级数学的评课环节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做课教师自评后,一位老教师对做课教师提出两点质疑:一处知识性错误,一点是教学环节处理不当。对于一堂课来说,这两点不足都是非常严重的失误。看着做课教师诚惶诚恐的样子,我心里没有表扬老教师的想法,也没有批评做课教师的冲动,我知道是备课环节出了问题:首先是个人备课不充分,其次是个人备课后的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出现两处如此严重的失误,全备课组的成员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课前的精心准备是形成精彩课堂的前提。为了避免教师再出现上述失误,提高课前准备质量,笔者有三点思考性建议:

    建议一:学期初整体把握教材

学期初,科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准确地整体把握教材。教师首先要通读教材,厘清全册书的学习要点;然后,再将本册要点对照学科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标准对这些要点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学生们该掌握到什么程度,等等。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进一步明晰每单元重点,并将这些重点合理地分出层次,逐步渗透到每节课中。

    建议二:每一节个人精心备课

学期初的准备,已经让我们对本学期的学习形成了一个“学习任务树”。开学后,我们再对照此“学习任务树”,提前准备每一课的教学设计。个人备课的重点有哪些呢?第一,确定本节课的目标、重点。建议教师不要盲目相信教参、教案等教辅资料,要在“学习任务树”、对照单元重点和结合本课内容及课后练习题等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第二,思考如何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也就是具体教学过程的设计。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确定本课学习内容的呈现、练习、反思等教学过程。

    建议三:每单元集体研讨备课

集体备课的优势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学校也都在抓集体备课,但效果却参差不齐。其实,集体备课的关键是落实,是持之以恒。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集体备课进行规范:

首先,备课组全体教师要统一思想,强调每次集体备课必须在学期初整体把握教材和个人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没有准备、没有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无准备的集体备课就会流于形式,费时低效。

在明确此前提和条件后,各备课组按照每单元教学进度,将课时平均分配到本组教师;每位教师在整体把握单元任务体系、个人认真准备每一课的基础上,精心准备自己分到的一课或几课,并形成规范、清晰的文稿。在集体备课研讨之前,主备教师将自己的备课文稿(学案)复印,发给本备课组所有成员。

集体备课研讨时,主备人首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其他教师对其教学设计进行补充、删减、添加、调整……最后,经大家研讨形成决议,每人用红色水笔记录在主备人发的文稿上,留下集体备课痕迹——这些红色的集体备课痕迹才真正是集体备课研讨的精华。

集体备课应该重点研讨哪些内容呢?

首先是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这是一节课的中心任务,如果一节课的目标和重难点没有找准确,就像大海中航行定错了目的地,后面做了再多、再好的工作,也是偏离了航线,甚至有“触礁”的危险。

然后是知识的呈现方式。比如,我们要重点思考:怎样的呈现方式利于学生了解和接受本课任务,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

最后是巩固练习的设计。笔者建议教师自己设计巩固练习,尽量不照搬课本和教辅上的习题。自己设计练习,要注意以下两点:习题内容要针对目标设计;习题呈现方式要灵活多变,选材要接地气,尽量向真实的生活靠近。

集体备课的关键是用心落实。如何让教师用心落实?让他们尝到集体备课的甜头。笔者建议集体备课的学校要调整常规检查方案,让集体备课的教师少写教案——如果4个人同轨教学,那么每人只需要规范书写(打印)单元全部学案的1/4,其他课时的学案是留有集体备课痕迹的另外3人的学案复印件。集体备课的好处太多太多,相信经过一段时间,教师们就会渐渐适应并喜欢上集体备课。

课前准备,真的没有什“绝招”,关键就是教师们质朴的落实、用心的准备、无私的分享……充分的课前准备,会让教师上课更有信心,底气更足,也为课堂改革、提升课堂效益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涿州市大邵村中心校)

《中国教师报》2017年07月05日第6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