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合作学习的目标是提高效率还是学会合作(一)

发布时间:2017-08-30 作者:□本期主持 孙和保 来源:中国教师报

    小组合作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学习热情,挖掘个体学习潜能。

    对此,许多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合作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主要在课堂之上、教室之中、学科之内。也有观点认为,合作学习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掌握合作方法,具有与人沟通交流、协同工作、和谐相处的基本能力与素养。

    那么,合作学习的目标究竟应该如何定位?究竟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还是为了学会与人合作?

    提高效率何乐而不为

组织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合作意识,形成合作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让学生获得更多展示机会。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现,从“想明白”到“说清楚”有一定的距离,大多数学生存在能“想明白”而很难准确“说清楚”的问题。所以,利用小组组织教学可以让更多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只要组内做好分工、健全评价,便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针对一个班级里的学困生,如果让教师一个个去帮扶,受制于时间和精力,教学与管理会顾此失彼。如果把任务分配给四五个小组长,他们就可以进行一对一帮扶。学生之间相处时间长,能随时随地帮扶,具有及时性和灵活性。学生之间的语言、心理更相通,能取得更好的帮扶效果。

充分发挥竞争机制。有竞争才有动力,这点在学生身上尤为明显。利用小组捆绑式评价,在小组之间形成互相监督、相互竞争的合力。学生会因为给小组争光而具有自豪感,增强自信心;也会因担心给小组“拖后腿”,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教师可采用多样的小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长期培养,只有在组建小组时认真分析、合理搭配,在小组运行时正确指导、多元评价,小组合作才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陕西省麟游县镇头小学 李秀芳)

    学会合作是根本旨归

合作学习的目标是提高学习效率,还是学会合作?这要从重新认识合作学习的价值来考量。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当今世界,从人造卫星上天到人类基因图谱解密,没有一项重大科技成果不是科研人员通力合作的结果。合作学习是实现现代教育从“个体独学”走向“团队共学”的必然要求。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以小组学习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既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益;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公民素养。尤其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所以说,学会合作是合作学习的根本旨归。

(山东省泰安市教研室 许兴亮)

《中国教师报》2017年08月30日第7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