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在课堂教学中,倾听关系的缺失往往会导致问题百出。如何构建课堂的倾听关系?本期,看看台湾师铎奖获得者李玉贵怎样解答。

如何构建课堂的倾听关系

发布时间:2017-11-01 作者:□李玉贵 来源:中国教师报

    李玉贵 台北国语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台湾师铎奖获得者,上海师范大学在读博士。教学理念:所有教学上所踢到的绊脚石,恰恰是教师专业发展循序坚实的垫脚石。

    崇拜偶像是一件既幸福又辛苦的事

会前,有几个老师见到我,热情地对我说:玉贵老师,我是你的忠实粉丝,我在哪里哪里听过你的演讲,看过你给学生上课,听过你的主题报告发言……

我想说的是:追星没有意义,粉丝不是这样当的。真正的粉丝必须靠持续阅读与实践来提升自己,从而接近偶像。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秋田喜代美在福州演讲时曾提到一本著作《另一种评价:学习故事》,是谈论深度学习的。有人去找来读过吗?没有。

再举一例,我崇拜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的学识,因此到这所学校跟着他读博。王老师学识扎实,我只能靠苦读,希望离老师遥远模糊的学术背影近一些。粉丝,必须配得上偶像。心中有崇拜的偶像,是一件既幸福又辛苦的事。

请学校的领导尽可能给老师们空间,那就是最好的待遇。如果说我有点自己的教学见识,主要是因为我遇到了许多好领导,他们给了我非常大的自主空间。

    在整体环境下构建倾听关系

为什么主题是“如何构建课堂的倾听关系”,我却要与大家分享读写体验的相关内容?因为倾听并非物理声音传递后的接收,而是为了构筑学习关系,因此与整个学习场有关。学习场也好,气场也好,环境场也好,指的是整体的学习关系与学习氛围。所以透过视频和图片让大家整体感受,如何在整体学习环境与氛围中建立互相倾听的学习关系。

在台湾,我需要经常去募款。埔里是台湾比较偏僻的乡镇,我到那里举办学生读写体验夏令营。埔里有一个儿童读写体验营,是与巧克力公司募款而开办的,小朋友只要写下学习经验,就可以免费参加。这个企业在台湾长期推动儿童阅读,如果读了10本书就可以换饼干,读了20本书就可以换巧克力。可以说,埔里这个乡镇的所有学生都吃过这个企业的巧克力。只要小朋友提笔书写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都可以如愿免费参加活动。

阅读、写作最容易与生活整合,或者说,阅读、写作是整合生活的重要工具和媒介之一。几天的时间里,为了让学生建立相互的学习、倾听关系,我教他们如何介绍自己、彼此了解,听说读写动手都整合在一起。这些小孩我之前没有接触过,因此在活动开始前,我会让他们根据绘本《小纸船看海》,边听故事边折纸船,故事结尾,小纸船被鲨鱼左右各咬了一口,学生跟着故事情节将小纸船左右各撕掉一角,最后,纸船摊开就像一件T恤,小朋友在上面写下对这几天活动的期待。学习结束后,再回头看当初的期待实现了多少。

    构建概念必须与学生产生意义联系

只有从学生的原始经验出发,让他们通过实践亲自对比,根据自己的思考判断亲口说出来,这样的教育才可能产生作用。通过教师的嘴传达的道理、教训,通常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大家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我的教育信念基本是这样的:学习要有过程,构建概念对学生而言必须有某种意义关联。我最怕的是一问学生,他们马上能给出简单的答案与定论。

比如,读完绘本《爱心树》,我问学生:“作者想通过这本书让我们思考什么?”学生经常能不假思索地说出:父母对子女无尽、无私的奉献与爱。这类怎么听都对的答案,其实挺可怕的。因为,这种结论缺少思考,缺少多元价值精彩纷呈的思辨过程。

再比如,到底什么是幸福?我感知的幸福是什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幸福这个概念产生鲜明的对比:我所感知的幸福都是别人对我的好,可是书中作者传递的幸福事例都是他带给别人幸福感。

……

概念学习并非把结论生搬硬套给学生,那是没有用的。如果学生到学校学习,概念未曾丰富,概念内涵未曾透过审辨而成长,那么教师灌输再多知识和道理也灌不进孩子的心,无法长期留在孩子的脑海中。

阅读与写作都需要过程,都需要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发现。在各种活动和学校教育中,我为什么特别强调学习活动必须避免定论式的教条,为什么强调借助一些工具使抽象的思维具体化,为什么特别说明课堂最好让彼此思维相互可视?因为,构筑相互倾听的学习关系,对教师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任务,必须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贴心“脚手架”,协助学生专注于学习之中。如此,相互倾听、相互学习才有可能。

    有意思、有意义的学习是倾听前提

除了探究概念,我也教学生学习的方法。例如,如何做笔记,如何提问,提问之后如何根据对方的回答继续追问……我想问各位老师,平时我们的语文课有没有教这些?我们当班主任有没有教这些?

语文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而言,有意思、有意义、有意味的学习,是构筑相互倾听、相互分享、相互交流学习关系的前提。

读写体验营中,巧克力作品完成后,让学生为自己的作品命名,接着写下制作过程。写作由简单到复杂,学生必须说明命名的理由。例如,这个巧克力作品是用模子做出来的,由于巧克力倒入太多溢出了模子,好像一只满脸通红的兔子,因此学生取名“害羞”;那个巧克力作品是因为没有将模子填满,像是少了一只角,学生取名“少角羊”。

类似有意思、有意义的学习,会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充满兴趣。

    学生要有存在感、归属感与学习感

我必须再次强调,选择“如何构建课堂的倾听关系”这一主题,并与大家分享读写体验营的案例,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人是一切的根本。学生必须有“存在感”,没有存在感,学习可能是奢望;其次,人在团体里必须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必须拥有“归属感”。有了存在感和归属感,克服学习困难、挑战学习才有可能。

若学生成长的过程经常受到肯定,拥有体验的机会,拥有思考的时间,拥有习得的成功感,学生的内心就会有力量,这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老师可能会问,读写体验营里学生写得怎么样? 我一向的做法是:拿到学生的作品、作文、作业等,先不批改,而是浏览欣赏。因为,老师一旦进入批改学生作文的那个角色,眼中读到、看到的多是学生的缺失。一旦老师视学生所写的为“作品”时,读到、看到的多是优点。有老师会追问:那孩子岂不是被宠坏了?我的经验是,老师经常低估学生,其实几乎所有学生都希望自己越来越有能力,而他们往往会为了这份希望而努力。

学生要将整天的活动写成文章。我不会告诉学生怎么写,学生需要自己回想,用铅笔简要记下可书写的写作材料。通过同组分享交流,看看是否有什么重要的细节,可用蓝色圆珠笔加到自己的书写架构表中。最后,由我回放这次活动的照片,学生边回味边用红色的圆珠笔,继续检视是否有可以放进写作架构的事件或细节。

写作教学即便缺乏具体的指导过程,每个班也能出五、六篇好文章,但那是小孩天生就能写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那我就要问: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指向此刻学生不必教就会的能力?还是透过老师教学,学生非常清楚下一次遇到什么情境,他知道运用什么知识和方法来展现能力?

    好老师要像猫头鹰一样专注倾听

当然,除了写作,倾听也非常重要。我喜欢在PPT文档中放一张巨幅猫头鹰的图片,用意是什么呢?猫头鹰颈部以上的眼睛、耳朵、羽毛等生长形态,都是为了尽其所能精准搜集声音讯息。

我们的世界太吵了,我们其实已经习惯争吵,急于表达。身为老师,想培养学生透过倾听构建学习关系的话,就必须练习像猫头鹰一样:集一身力气,专注倾听。

在践行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我对构筑课堂中倾听关系也有一点思考。

在许多地方,因为语文老师专教语文,数学老师只教数学,因此教得比较专业,同时也产生一些缺点。有时语文老师教得比较深,会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或者说语文老师经常在搬运知识。例如,教小说,就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教说明文,就教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教参里有许多这类术语,同时这也是学生必考的考点。

但知识是有脉络的,不能只把知识当标签贴。我曾经发给四年级一个班学生一篇科普类说明文,让学生现场预习。我惊讶地看到,一个班约50名学生,几乎都快速且熟练地在文章相同的句段处,写下几乎完全相同的注释,如设问句、反问句、比喻、首尾呼应、过渡句……

孩子们的表现通常是我们教育的结果。四年级孩子阅读一篇科普类说明文,他们预习的历程,在我看来仿佛工厂的生产线快速地贴着标签:这里是设问句,那里是反问句,这里在打比方,那里是首尾呼应,这一句是过渡句……

我非常震惊!这还算是阅读吗?这样有理解吗?这群学生是读者吗?这群学生是有目的、有意识、主动思考的读者吗?

    让模糊的集体个别化、具象化

前面提到的读写体验营,我同时结合了教师的培训。上午我给学生上课,下午主要是培训老师。但这群接受培训的老师上午也来,一个老师固定观察同一个学生的学习。不少老师几天后对我说:玉贵老师,我教书那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几天时间里仔细观察着同一个学生。

在平时,老师们嘴里常指称“我们班”“同学们”,其实他们指称的往往是模糊的班集体。身为老师,需要练习眼里、心里有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非面目模糊的小组或班集体。组建学习共同体,组织协同学习的班级,老师必须要拥有“观察”能力。

一个老师不可能同时观察每一组的每一个孩子。但是,身为老师就必须练习。课上,老师中间进行巡视,主要观察全班的整体学习状况,但是老师必须刻意停在今天的一两个焦点小组前,定在那一两个小组旁边两三分钟,仔细观察小组内几个学生之间的意见交流、相互支持、相互倾听、社会互动实况。透过观察,还原出协同学习时一个个孩子的学情。唯有如此,老师才能使模糊的小组、班集体具象化、个别化。如此一来,老师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我在数十所学校开设教师培训工作坊,工作坊基本结合了“共同备课”与“课堂研究”。共同备课重点在课前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研究包括现场给学生上课,老师们进学生小组观课、记课与课后议课。在学校进行这项活动时,我经常意外地发现:观课老师们即便进入学生的学习小组,他们的耳朵专注的还是授课老师说什么、怎么说,他们的眼睛看到的还是授课老师在主导什么、做什么、写什么。这说明,老师们进入学生的学习小组,心里想的都还是教学。

    教师要学会多问自己问题

当老师,每天会问学生许多问题。但我们是否问自己同样多的问题?“自询反思”就是把自己当作陌生人,对自己发问,从中反思,这样才会进步。追问自己:何谓“学生”?何谓“课堂”? 何谓“学校”? 何谓“同学”? 何谓“学习”? 何谓“发展”?这些问题听起来好像很具体,其实很抽象,很难有简单的答案,每个问题都值得展开深究。

我自认为自己的优点是“耐烦”,会将教学过程尝试书写下来。我想分享的是:课堂就是最珍贵的专业成长田野,珍视我们在课堂遭逢的困惑与挑战,再来分析实际面对的问题。

2004年,我发表了一篇行动研究论文《合作需要学习——合作学习融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回顾》。我当时问了自己三个问题:第一,合作学习对学生的个性和群性的意义是什么?第二,合作学习融入语文教学的可行途径有哪些?第三,有了这一年零碎获取的经验,第二年想更系统地与课程进行整合,我该如何规划?我就是问自己这三个问题,通过实践累积自己对合作学习的认识、理解。

实践过程中,我做了详细的课堂记录。更准确地说,我教书时,持续书写每一节课的教学札记。课堂观察记录是写文章、写论文最重要的原始资料。好的教学文章、好的课程与教学论文,都需要来自课堂的一手原始资料作为材料。这份资料是教师专业思考的基础,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探讨。谁说教学不是专业?

(根据李玉贵在2017年学习共同体暑期工作坊公益活动上的演讲整理而成,内容有删节)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01日第4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