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自己很“懒”,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教别人如何做一位“懒”教师。因为“懒”,几年来觉得自己的生活过得平淡无奇——上课、批改作业,偶尔出去给别的老师讲讲游戏教学。但是2017年,一个偶然的因素,我触网了,而且还很深,深到给人感觉已经被互联网附体。
我很早就有电脑,可能算是最早的一批网民。15年前,用着52K速度的拨号上网在一个著名的教育论坛跟人胡吹瞎侃,后来在某网站做了N年版主。再后来,我的互联网知识就仅限在购物和百度之间了。但2017年,这个局面改变了,源头还是百度。
因为经常要搜索资料,发现许多资源来自百度网盘的分享,有许多一线教师把自己的教案、课件分享在网上,于是就有一部分人将这些资源的链接做成网站,非常有用,也非常有意思。
我突发奇想:自己能不能做一个专门检索教育资源的网站?于是,我到处了解网上是否有这样的程序。说干就干,租服务器,买代码,因为分类的需要,又花钱请人做了专门分类的“爬行蜘蛛”,至此我开始互联网加身了。从此,每天都会自动爬取出来各种课件、教案、教材的音频,还专门买了一个大的硬盘存储它们。半年后,我的网站居然有了很大的流量,2017年7月,酷热难耐,一个网友找上门来:给你钱,网站卖给我!想一想,网站卖给他,我还是能用的!没有丝毫犹豫,卖了。钱拿到手后,去泰国玩了一圈。现在,我依然每天从那个网站下载东西。
一转眼到了9月。一想到互联网+带来的效益,又开始蠢蠢欲动。自己正好谋划一本关于英语语法的书,要查找资料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检索比较多的语法点、大家问的比较多的语法知识等。按照以往的方法,网上下载,整理成文档,然后进行分类,整理供自己以后参考。因为有了互联网+的美好经验,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个文章系统,弄了个采集器,短短一个星期,采集了3万多篇文章,最关键的是检索非常方便,输入关键词就行了,想想就开心。
因为我自己是英语老师,深知学生的单词默写,工作耗时耗力,于是联系了一位会网站制作的家长,加上10多位家长义工,帮我开发了单词默写自动生成系统和专项练习自动生成批改系统。现在,每天只要发个消息到家长群:请按照第几册第几单元生成练习,就万事大吉了,深受家长欢迎,他们调侃说“你在抢人家出版社的饭碗”。确实,作为一线教师,我开发的这个东西更有针对性,特别是对本校教师来说!
作为一位工作了20年的“老家伙”,每天的工作多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但是因为这个偶然的“互联网+身”,让工作又充满了挑战和乐趣。接下来,我还有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计划。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01月03日第9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