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特级教师谈教学·郭淑岚

发布时间:2018-01-24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教出语文之趣

这学期,学校语文组的每一位教师与主管约一节课,校长、教学主任按照约好的时间前去听课。一次课后,教学主任说了两句意味深长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语文课应该教什么?如何上更有意思?

先来谈谈语文课应该教什么的问题,这也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因为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而其他学科不存在这个问题,数学课教什么,教材中直接呈现出来。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而课文并不是教学内容,它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因此,才会有“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的说法。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在确定目标之前,教师要弄清楚“我们现在在哪里”,也就是明确教学的起点是什么。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节课必须清楚、准确地回答“我们要到哪里去”,即找准目标。最后思考“我们怎么到达那里”的问题,即寻找到达目标的途径与方法。这个过程,不可以颠倒顺序,否则就会本末倒置。

低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教师重在夯实基础,培养学生习惯,努力打造一个“打基础”“重语用”的课堂。

第一,加强识字写字指导。教师要给方法、给时间,一二年级学段重点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三年级学段重视考查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生字学习应贯穿课堂始末,帮助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第二,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是重点。词语的学习,教师要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体会其表达效果。

第三,坚持读写结合。低年级是儿童学习母语启蒙阶段,应“读”字当头,“正确、流利、有感情”是对朗读三个阶段的要求。课堂上,教师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平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比如,在学习《神奇的书》一诗后,学生进行了课堂小练笔,个个文思泉涌,出口成章:

没有一个天籁般的嗓音/能像一本书/留下永久的绝唱(刘畅)

没有一盏神奇的灯/能像一本书/让我们领略到智慧的光芒(黄越)

没有任何金钱/能像一册书籍/带给我们永久的财富(韩泽宇)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教师主要思考如何省时高效,努力建设一个“高效益”“有文化”的课堂。

第一,善于取舍。一篇课文教师要教许多内容,如果面面俱到,只能是浮光掠影。我们提倡一课一得,实现“人人有提高,个个有发展”。教师要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确定要讲的内容是创造“高效益”课堂的前提。

第二,目中有人。教学中,教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情感去观察、理解和感受语言文字中的世界,习得语言,陶冶情操,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本应是情趣盎然的,为什么有时让听课的人感觉枯燥?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课堂上,教师过多重视文本的言语内容而忽略了言语形式,过多注重了工具性而弱化了人文性。具体体现在课堂上,教师过多关注了课文写了什么,而忽视了怎么写;过多重视了文本内容理解与人文感悟,而忽视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过多重视了词语的正确书写,而忽视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这些,势必造成教学的失衡与无趣。

有趣的课堂,教师会引爆学生的兴奋点。备课时,教师要独具慧眼,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甚至是争论,课堂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比如,《儿子们》一课结束时,我们可以这样发问:“是不是孩子会唱歌、会翻跟头就一定不好呢?文中老爷爷之所以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是由人物身份所决定的,因为他是‘儿子’,相对于‘母亲’而言,懂事孝顺最重要。明天孩子们长大了,成为歌唱家、体育健将,有能力去孝敬父母,谁又会怀疑他不是好儿子呢?”再如,《田忌赛马》一课,大家都在赞扬孙膑的足智多谋,我却说:“孙膑的做法并不可取,你们觉得呢?从课文中找出依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特别活跃。设计这个问题,我是想强调规则很重要,否则我们的学生也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后果不堪设想。

有趣的课堂,来自于教师对语文发自内心的热爱。要想语文有趣,教师自己必须先有趣。教师要吃透教材,努力做到“堂堂出新,课课有异”,于激昂处还它高亢,于婉转处还它柔情。语文教师应把语文教学看作实现人生价值和享受人生乐趣的方式,教出语文之趣,这也是一种教学境界。

(作者单位系北京中法实验学校)

《中国教师报》2018年01月24日第4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