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课堂教学评价新思考

发布时间:2018-06-06 作者:赵宗江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教育问题纷繁复杂,课堂教学评价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可以说,每一张“课堂教学评价表”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主张,拷问制定者的教育素养。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方案”很难,但我们又绕不过去。

想要让“课堂教学评价”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制定者必须要有深厚的教育情怀、先进的教育理念、广阔的教育视野、真切的人文关怀,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当然,还应该透彻理解和准确把握国家课程标准、学校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具备了先进、完整、深厚的教育教学素养,才能在“课堂教学评价”上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制定“课堂教学评价表”给课堂评出等次和优劣无可厚非。不过,只有确保它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才能增强它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有效引导教学教研工作健康发展。

我建议做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仔细遴选出能影响和体现教学成效的若干重要因素,作为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如“方法习惯”“课堂文化”“个体成长”“教师素养”等;二是给每个标准设计出具体的、可以观察或量化的评价细则,如“课堂文化”的评价细则可以表述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然表现出责任、独立、宽容、合作、尊重、专注等文化特质,心理安全,平等互助,和而不同”;三是给每个标准确定恰当的评价权重,这也取决于制定者对教育的价值追求。此外,“课堂教学评价表”在命名上应该更开放、更包容,如“课堂教学指引”“教学观课记录”等。

(作者单位系广东碧桂园学校)

《中国教师报》2018年06月06日第4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