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从被动培训到主动学习

发布时间:2018-07-04 作者:项海刚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局长 来源:中国教师报

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不论是学校还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是常见的做法。国培、省培、区域主题培训和校本培训日益完备,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也得到落实,培训体系越来越完善。但近年来,教师对各类培训的兴趣却呈现下降趋势,动力有所减弱,情感有所疏离,产生了一种“培训倦怠感”。

究其原因,是因为许多教师处于“要我培训”而不是“我要培训”的窘境,培训内容适切度不够,教师兴致不高却又不得不接受,于是产生消极心理,加之培训方式的参与度不够,培训获得感不强,教师培训生态受到冲击而变得脆弱。

如何缓解教师培训倦怠?只有当教师的个体生活与工作结合在一起时,教师的生命价值才能在个体与社会两方面得以体现。

我认为,要让教师实现从被动“培训”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正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以“规划设计—同伴互助—研究资助—专项研修”为核心的教师专业成长体系,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有所发展,进而让教师成为成长的主体,通过自主发展获得成功。

一是科学的规划设计。设计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教师成长必经之路。教师通过分析个人优劣,摆正自己位置,认清所在学校优势,用好各种资源,确立五年发展目标,再将目光聚焦到每一年的发展规划。教师真正从“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三个维度激发自我反思,再结合自身实际主动建构新经验,形成新理念,生成实践性智慧。

二是有效的同伴互助。遇到难题,一种是默默承受“闭门思过”,一种是请教名师或与同伴讨论,哪种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实践表明,应当是后者。通过集体备课、教学沙龙、案例研讨等活动,与同伴、专家及各种学习资源进行互动、对话交流、澄清思路、达成共识,在区域助力教师成长过程中,不断进行碰撞,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资源得到分享和共享。

三是显性的研究资助。对教师的研究资助,就是为了鼓励教师将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促进教师教学反思和行动研究能力的提高,显现自己的成长过程。为了“做好教育科研的后半场”,助推骨干教师逐步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上城区教育局帮助学校与教师“著书立说”,推出了资助出版成果的“金穗”计划。截至目前,“金穗”计划共出版各类专著50余册。

四是独特的专项研修。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连续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补充不同的“营养”。教育管理者需要提供个性化专项培训项目,搭建不同阶段各层面的研训平台,让教师的个别成长需要得以实现。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走上优秀之路的前提,同样对于培训效果的高度认同感,也是教师自主成长的前提。教师为自己的成长负责,正是让教师职业文化具有灵动之美、庄严之美和人性之美,这将越来越成为教师教育工作的共识。

《中国教师报》2018年07月04日第1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