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创生小学教育新样态

发布时间:2018-09-26 作者:本报记者 王占伟 来源:中国教师报

为什么要创生小学教育新样态?

因为过往教育内容与方式培养出来的人难以决胜未来。

山东省滕州市北关小学以“生活化写作”为突破口,将其定位为“记录生活,发现生活,引领生活,升华生活,品味生长,觉悟生命”,不仅重新定义了校长角色,而且重新定义了教师成长;不仅重新定义了家校合育,而且触摸到学校发展的灵魂。

不做“保姆型”校长

作为北关小学校长,杨颖上任伊始就给自己明确定位:不做生产队长型、学校保姆型校长,而是“为教师、为学生留下点东西的校长”。2016年底,他异常低调地选择了一个学校变革的突破口:既不是课堂也不是课程,既不是管理也不是文化,而是“生活化写作”。

为什么不是“生活化作文”?因为词的改变意味着灵魂的变化,仅仅一字之差,追求的却是对习作的重新定位:“生活化写作的核心是记录生活,进而发现生活的真善美,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快乐。生活化写作追求三爱、三会、三敬,‘三爱’是爱阅读、爱思考、爱实践;‘三会’是会观察、会记录、会合作;‘三敬’是敬他人、敬环境、敬规则。”

为引领、推动全校师生记录真人实事,诉说真心实话,表达真实情感,杨颖于2017年初注册了“生活化写作1+1”博客,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化写作,每天凌晨4时左右起床,不仅自己写作,而且要阅读教师日志,撰写评论。

自此,他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外面的应酬几乎没有了,单位和家庭成了他的两点一线;观察思考、记录心得、浏览日志、回复评论。

虽然每天都要在电脑前坐3-5个小时,但杨颖依然从容,因为副校长、主任都能出色工作。杨颖主持每周一次的校长办公会、干部例会,参加教师例会,主持两周一次的集体大教研,这是他对团队进行思想引领的主要阵地。

校长的写作和点评激发了教师,教师的写作和敬业感动了校长。他们的写作演变成实实在在的网络教研。

一年写了100万字,面对个人的成果,杨颖自己都不敢相信。这甚至改变了他的思维方式,“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春夏秋冬弹指间,百万文字敲键盘。独在小楼成一统,偷得浮生半日闲。”注册教育博客一周年之际,杨颖写给自己的这首小诗,折射了他的精神面相。

杨颖是一位地道的书生校长,他将自己的“自省铭”悬挂在办公桌对面的墙壁上:“每天读书、写作、思考、实践……当小学生,做真教育。”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反求诸己。

作为生活化写作教研组组长,六年级语文教师陈庆安用一首小诗表达同事对校长杨颖的感佩之情:

要我用怎样的速度奔跑

    才能追随你的脚步

    坚守梦想

    是你对岁月的承诺

    你用“疯子”的情怀

    守望生命成长

随着校长与教师关系的改变,学校的内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树状结构的科层式管理逐渐弱化,扁平化的学习型组织逐渐建立起来。

“良师部落”的成长奇迹

为促进教师自学习、自教育,杨颖在学校倡议成立了一个喜欢读书写作、有发展意愿的教师自组织——“良师部落”,并不定期地组织专题研讨活动。目前,已有61名教师主动加入了良师部落。“我的课改与改课”“我心中的好老师”“生命的意义”等主题研讨活动,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思考生命意义,站到人生幸福高度看教育,站到社会发展高度看人生,站到育人高度看管理和教学。

基于生活化写作,“读、写、做”三位一体成为良师部落共同的专业生活方式,其核心是内外兼修、精神成长。正如陈庆安所说:“当聊天以学术研讨形式出现时,手机和网络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这为教师成长注入了血液和灵魂。”

“陈老师,您好!我是杨朔妈妈,三年前杨朔曾立过一个誓言:‘三年后,我一定要穿着一中的校服去母校见我敬爱的陈庆安老师!’孩子马上要中考了,我能明显察觉到他的不安,昨晚又熬到11点多,我想让他早休息会儿,可他不听。这孩子始终把您看得特重,所以我希望您能方便时与他做个沟通。”这是一位孩子已经从小学毕业三年的家长向陈庆安的求助微信,从中能够看出学生对恩师的尊崇。

教师吕红英在众多家长心中是一位“别样的英雄”。去年3月,吕红英把生活化写作带进课堂,带领孩子们观察、记录、思考、写作,“从细节入手,勇敢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特色”。她利用休息时间,批改、整理学生的作品,发到微信圈,常常加班到凌晨,第二天早上五六点钟,再分享到班级群里……她带着孩子们写作,几乎隔天一篇,“累并快乐着”!

“我心里有多爱孩子,我就有多大程度的幸福。”吕红英说。

一年来,良师部落发表博文1168篇,接近260万字,这不仅改变了教师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而且提升了教师的幸福指数,激发了工作内动力。

今年“三八”节前夕,语文教师常家美让学生预习《暖流》一课,因文中有《水调歌头·中秋》顺便说了一句“特别喜欢王菲唱的《但愿人长久》”。第二天上课时,两名学生带领全班吟诵这首词。正当常家美想结束这个环节时,一名学生大声喊了一句“预备唱”,顿时全班学生起立吟唱这首词。唱罢,学生集体说“祝常老师三八节快乐”。那一刻,常家美幸福得泪流满面。

“在真心对待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们给了我太多的感动,也让我学会了爱的表达。”常家美说。

去年暑假,陈庆安一行6人到杭州师大培训。他们白天听课,晚上集体研讨学习内容,每人每天至少写一篇学习心得,并上传微信群。6个人近乎疯狂的学习状态,感动了所有同事,也感动了负责培训的大学教授……

短短一年时间,良师部落就生长出2名枣庄市教学能手,4名滕州市教学能手。

重新定义家校合育

“生活化写作是现代学校教育建设的一种模板,教师、学生、家长组成了生命成长共同体。”一位考察了北关小学的专家这样评价。

吕红英不仅与学生一起写作,而且鼓励学生家长注册“1+1教育”微博,大胆写亲子日记。许多家长从刚开始时的不敢下笔,到开始尝试着用文字表达亲子关系。

学生王思涵的妈妈邱玥在一年里写下了近100篇亲子日志,她都惊讶于自己的进步,“上学时数理化英始终前三名,唯独作文写不好,没想到现在居然能写成篇了。记录的过程就是梳理的过程,如同又交到了一位心灵知己。”邱玥说,“我战胜了惰性,突破了生活舒适区,体验到了成长的幸福。”

“其实,孩子是家长成长的一面镜子:孩子不爱读书,我自己在家里爱读书吗?孩子喜欢看电视、玩游戏,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今后,我要在关心孩子生活、学习的同时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灵,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二(3)班学生赵铭政家长说。

像赵铭政家长一样,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通过孩子开启自身的生命成长。学生刘佳音妈妈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天然的心理治疗师,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感恩孩子吧,孩子是来成就我们的。”

北关小学学生家长成长的主要载体除了撰写教育日志,还有智慧父母大讲堂。在不定期邀请专家讲座的基础上,杨颖也经常给家长上课。在智慧父母大讲堂上,杨颖一般不会一讲到底,而是提前将学习资料发给家长。在课堂上,杨颖首先会让家长写出感悟、心得以及自己的打算,并在小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在课堂上展示,然后他来点评。这样的课堂形式将教学关系从“以权威和输入为中心”升级为“以对话和共创为中心”,深受家长欢迎。

亲子日记、智慧课堂仅仅是北关小学家校共育体系的两个支点,除此之外,还有家长志愿者、爱心护学岗、家长驻校、书香家庭评选等。这些要素有机组成为家校共育的一种新生态。

德育走向“生活化”

生活化写作让北关小学教师进入了一种研究、创新的专业生活状态,进而催生出崭新的学校文化。

“少教多育,自化贤圣”是北关小学的核心办学理念。“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学习、自教育、自成长”。在杨颖看来,课堂上教得太多、学得太少,校园里教得太多、育得太少,是现实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通病。“少教多育”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具体体现为:在课堂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管理中少一些“他控”,多一些“自主”;教育上少一些“教”,多一些“育”。

杨颖认为,“自化贤圣”有三层含义:一是贤人与圣人是有次第关系的;二是每个人都有贤圣的潜质,“人人皆可为舜尧”;三是学习、内化贤圣的智慧,融化在自己的生命里。

由此,学校水到渠成地演绎出办学的特色定位:“多学少讲”的生活化课堂,“多育少教”的生活化课程,“多自少他”的生活化教育,形成自学习、自教育、自成长的教育生态,以成就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

基于这样的理念,北关小学将德育定位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活化德育。

“我是一名光荣的北关小学生,我宣誓:幸福北关,读书成长;诚信善良,乐学阳光;安静有序,合作专注;忠孝仁义,我智国强”“我是一名光荣的北关小学教师,我宣誓:爱满天下,世界眼光;教书育人,一起成长;敬业赢爱戴,专业赢尊严,阳光赢健康”。每逢学校集会,师生集体宣誓,“声震社区,气场感人”。

在北关小学,升旗课程和离校课程是生活化德育最耀眼的两颗星。离校课程是一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核心课程。学校运用校刊、校报、毕业纪念册、心愿墙、留言卡、给老师和家长的信、拥抱、鞠躬、荣誉收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体验中触动心灵、内化感恩。

升旗课程则与生活化写作有机融合。升旗班在文明班级中产生,旗手、护旗手由文明学生担任,讲话稿在全班范围筛选。升旗结束后,所有参与升旗队员,每人写一篇“今天我是升旗手”,校报、校刊择优刊登。

“这样的生活化写作,不仅让我爱上了写作,爱上了学习,更重要的是让我开始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五(1)班学生王思涵告诉记者。

“生活化教育”是北关小学的教育实践体系,“少教多育、少教多学、少他多自”作为其教育实践的方法论,正在成为全体师生、家长共享的教育价值观。“这也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心和战略任务。”杨颖说。

《中国教师报》2018年09月26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