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教古诗文突出“生本”

发布时间:2018-11-21 作者:郑更妙 胡业承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6年,教育部审定发行的七年级语文教材(以下简称“统编版”)沿用了此前人教版(第3版)中的不少古诗文,其中古诗18首,曲1首,乐府民歌1首,文言文8篇。篇目虽同,但在教材编写上却有诸多变化。这些变化,促使教学者重新定位统编版古诗文的教学侧重点。

通过对统编版和人教版中古诗文的部分对比,我们发现统编版古诗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习惯的培养。主要表现在:

编排体例。从编排体例来看,人教版为“导读—正文及注释—研讨与练习”,统编版为“预习—正文及注释—思考探究—积累拓展”。相比而言,统编版更有利于学生在每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养成预习思考的习惯,也通过积累的方法不断拓展视野。

课外古诗词。从篇目所配文字来看,人教版重在导读,统编版重在让学生学会如何理解诗歌。二者内容都涉及背景、诗意、写法或思想感情,但人教版相对简略,统编版几乎兼具这些内容,既详细又十分注重诗词中关键词、名句的鉴赏,有的还直接强调“想象”这一“学”法。统编版古诗词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两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是相较人教版的一个重大变化。

重视文化传承。首先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上,主要体现在积累拓展板块对文言实词、虚词梳理总结的重视。在梳理总结中,尤其重视古今异同词语,如《〈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要求梳理总结文言词语和语法知识,让学生区别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无论对文言词语的梳理,还是对古今异义的重视,都要求学生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文言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体验。

其次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论语〉十二章》理解“君子、忠、信、义、仁”这几个传统文化核心观念的含义,《爱莲说》教学设计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同花的文化内涵,《短文两篇》教学重点“鸿儒、白丁、金经、丝竹”等有较为固定文化含义词语的积累。

最后体现在传统文化的运用。《古代诗歌五首》衍生义的理解、积累运用古诗文的要求,《短文两篇》引导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在现实中的表现、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重视思维发展与提升。首先重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统编版比人教版更强调通过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产生画面感,补充“艺术空白”,以形象思维带动理解、分析,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

其次引导学生质疑思辨。统编版和人教版皆通过比较分析语言、文学现象表达自己的观点,但统编版“你有不同看法吗”的追问,更突出对学生质疑思辨的引导;《河中石兽》统编版既比较分析语言、文学现象,又让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探究发现语言、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文学的认识,比较新颖。

从统编版与人教版古诗文对比所体现的特点来看,统编版对学生的思考、动手能力的要求显然提高了几个台阶,明显突出了“生本”特点。因而,教师在备课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转变“教什么——怎么教”的观念,牢牢抓住“生本”特点,以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为基本点。

同时,统编版更强调思维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通过描述画面、情节、情景或改写古诗文等方式,丰富学生对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提高形象思维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探究、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并指导学生设法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系广州市广大附属实验学校)

《中国教师报》2018年11月21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