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教师在职教育的5个转向

发布时间:2018-11-21 作者:余 新 来源:中国教师报

我国教师在职教育未来发展将从低效的信息输入向专业的价值产出转变,从理论化课程拼盘向实战性项目设计转变,从培训者的独角戏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集体舞转变,从封闭保守的单打独斗向开放创新的纵横联合转变,从专门的事务性管理和学院式课堂向不可替代的专业化学习转变。

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教师培训在教师队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办学机制、发展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教师在职教育发展中仍出现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与研究解决。未来中国教师在职教育要实现有效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目标,迫切需要基于人力资源开发中绩效管理的专业化理念,着力推进以下5个方面的转向:

结果导向:从低效的信息输入向专业的价值产出转变。教师可能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但回到学校、回到课堂采取的行为和产生的结果并不一定那么有效。比如,有的教师在培训时高高兴兴地做了一堆笔记,但不一定学得到、用得好。有的教师能够充分吸收培训时的各种内容,并将其与自己的专业价值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职教育摒弃培训工作中存在的“职业性机械行为”,明确教师在职教育为学习者个体专业发展、岗位工作改进、学校组织变革以及社会发展等不同方面带来的专业价值,并将这种价值以专业化目标和可视化成果形式呈现出来。

系统设计:从理论化课程拼盘向实战性项目设计转变。教师在职教育课程包含单元、专题、模块和项目等由小到大四个不同层级的单位,之间的关系犹如零件与机器,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为保证培训绩效,需要对教师培训中单元、专题、模块和项目等不同层级进行系统设计,以实战性项目替代拼盘式课程,运用整体性、结构性、综合性等系统思维,统合零散的学习时间、空间、资源,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组合拳,以改变教师学习和工作效果。这项工作国内外都有探索。比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团队将教学方法与行为迁移的结果做研究对比后发现,讲报告只能让5%的人学会迁移,于是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系统方法的整合,这样才可能让效果真正提升。

激活活力:从培训者的“独角戏”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集体舞”转变。教师在职教育方式经历了3次升级过程:从1.0时代的文化课业余补习教育,到2.0时代的学历补偿教育,演进到3.0时代的教师继续教育。虽然教师在职教育基本完成了两次升级,但仍然体现着外部学习动机的主控作用。当下呼之欲出的是4.0时代的专业化培训,更趋向于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包括学习者的求知欲、责任感、学习兴趣和成就感等,即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为什么有些培训的效果不大?就是因为培训未能激活教师的学习活力,没有让教师真正“学”起来。

伙伴协作:从封闭保守的单打独斗向开放创新的纵横联合转变。教师在职教育,主要存在5种力量的合作性博弈:各级政府的行政力量、培训院校的专业力量、学员单位的组织力量、学员自身的内在力量以及四种力量构成的最重要的力量——伙伴协作力量。当然,可能还有一些力量是看不见的,这是第N种力量。伙伴协作力量的形成既需要多方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与其他参与者沟通协调达成协议,更需要同类组织之间、内部成员之间形成团队或联盟,共同寻找对各方均有利的结果,以实现多赢。特别是在认识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问题上,要反思存在的困境与出路。

专业升级:从专门的事务性管理和学院式课堂向不可替代的专业化学习转变。微笑曲线理论指出,要让产值提高,前期研发设计、后期营销服务这两头也要提升。将该理论放到教师培训领域,就是要注重前期的研发设计和后期的转化指导,组织管理和教学是办班,办班的前后微笑曲线怎么做,教师培训的附加值怎么能够放大?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专业培训机构要在几个方面提升,比如核心价值,为什么做教师培训?比如,拿什么东西激发教师的活力?比如,有什么新技术运用在产品中,从而吸引教师?比如,有没有核心团队和核心动力,能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

教师教育的初心是什么?教师培训的初心是什么?这是我们始终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系北京教育学院基础教育人才研究院培训师研修中心主任、教授。本文根据作者在“第三届基础教育人才发展20人北京论坛”上的演讲综合整理)

《中国教师报》2018年11月21日第12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