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一所美国小学的教室文化

发布时间:2018-11-21 作者:沈 波 来源:中国教师报

走进美国加州的核桃谷学区,我们看到了各种肤色的学生。赛勒斯学校(Cyrus J. Morris Elementary School)是该学区的一所公立小学,一共5个年级,师生比1:16。上几年级和年龄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他们认为你的个人能力水平达到要求了,足够成熟了,就可以到适合的年级学习。

美国教室的功能丰富多样,既是教室、实验室、电脑室,还是图书馆,同时也是教师办公区。教学材料、实验仪器和学习资源都放在教室里,教师就在教室里准备教学和上课,用什么拿什么。黑板后面也大有文章,拉开就是柜子,有分层,可以放很多很多的东西。美国学校很鼓励阅读,所以每个教室都会有一个阅读角或图书馆,教师会买很多书,家长也会捐书,他们会放上地毯、布娃娃、沙发,氛围营造得很舒适、安心。

美国的教室大体有这样一些区域:学生作品展示区、班级规范要求区、常用知识点区、主题学习区等。他们还把新学到的知识直接“挂”到墙上,我们可以看到词语认读和解释、对数字的理解和简单运用、科学实验流程,还有对知识的渗透和对阶段性学习成果的展示。教室布置不仅仅是优秀孩子的,它属于每个人,属于这个教室的每一个人,几乎每个孩子的作品都会被展示,不管做得好还是不好。

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很小很具体。我们去之前,学校做了一个“友善周”的活动,他们校园里有许多活动的痕迹,真的是每面墙都在“说话”。每天的潜移默化,学生懂得了很多规矩,规则意识也就越来越强大,并习惯成自然了。

墙上有如何做一个好公民的关键词:尊重别人、责任、公平公正、友善等。对规则的反复强调和要求,正反映出美国社会对制度的重视。他们崇尚自由,但规则是大家的规则,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个人的自由必须在服从规则的前提下才行。正是对规则的敬畏和服从,我们看到很多让我们肃然起敬的细节。

在多功能教室,两三百个人听一个艺术讲座,主讲老师没有用话筒和扩音器,全场的学生听众一点声音都没有。

美国学校极少处分学生,爱护学生的办法之一就是严格的规则教育和管理。如果学生犯错误了,教师处理不了这件事情,要报备给学校一个类似政教主任的人,由他负责和学生谈话。如果问题很严重,那么校长会给家长打电话到学校约谈。

美国的小学教育需要优秀的教师,任教期间他们必须不断通过进修更新自己的教师资格证,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水平。我们走的那一天,正好是那个学区的Teachers’ Development Day(教师发展日),全校学生放假,教师可能会被安排去听讲座、参加工作坊,其实和我们中国的培训研修差不多。

我们在校园闲逛的时候,Power老师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她的教室参观,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她的教室。她就是教室的“女王”,对教室的布置和管理享有绝对的“主权”。比如这个教室的老师是个瓢虫爱好者,她的教室里就有很多不同种类和样式的瓢虫,都是她的私人收藏。这里特别要讲一讲Power老师班级的考勤区和竞赛区。

考勤区的下半部分,分为“我今天在”和“我今天不在”两种,每个孩子来到学校,就把自己的学号移到相应的区域,比如那一天,班里的1号、12号、16号缺勤。

考勤区的上半部分,共有三部分内容——“我在卫生间”“我和护理员在一起”“我在办公室”。

在无须问询和打断的情况下,教师只要看一下黑板就知道学生的动态和去向。

再来重点说说竞赛区,当时我很震惊,几根冰淇淋棒、几个夹子就把学生的胃口吊得牢牢的。每个学生有三根冰淇淋棒,都写上学号,在课堂上,学生每天有3次机会可以不征求老师的意见上厕所,去一次就拿出一根放到旁边的盒子里。如果超出3次,那么要在Think-Act-Reflect(思考—行动—反思)正循环表上体现。

先来看一下这个动态奖惩表,从上到下依次:

Hall of fame 杰出人物

I am exceptionally Principled 我超有原则

I am extremely Respectful 我值得尊重

I am very Cooperative 我有团队精神

I am Balanced 我保持得不错

I need to Reflect 我需要反思

I need to make a Change 我需要做一个改变

I need a new Perspective 我需要一个新的观点

学生的表现就体现在这几个梯度,他们会用夹子的位置来体现自己的位置。比如说那些超级棒的同学已经达到顶峰,那么他的夹子会夹在哪里呢?答案就是“教师的身上”。

每天获得前几名的学生会得到教师的一张奖励卡,放进班级的奖励卡桶,每周教师会进行抽奖,抽到的幸运学生会得到教师的奖励,每天都得到奖励卡的学生,被抽到的机会自然大一些。好表现会得到肯定和惊喜,这和我们许多学校教师的做法其实是一样的。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市大关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11月21日第11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