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中英双语讲述地方故事,创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发布时间:2023-05-08 作者:第三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组委会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39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联合主办的《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新书发布会暨讲好中国故事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围绕讲好中国故事这一主题,与会专家高度肯定故事里的中国丛书以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为分卷主题的编写创意,用融通中外的语言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

故事里的中国丛书编写开启 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当前,如何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已成为对外传播工作一项重要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在此精神指引下,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联合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共同策划了故事里的中国系列丛书,面向海内外青少年读者,为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各编写一套中英双语的故事书。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维廉、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王芳、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胡敏,以及《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主编翟博、翻译吴耀武共同为丛书开篇之作《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出版揭幕。该套丛书将由国内外跨文化传播专家、文化学者共同参与创作,旨在通过小切口呈现大视野,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反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各地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成就,展现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多样化生态。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表示,《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作为故事里的中国系列丛书开篇之作,是教育领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更好地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具体举措,有利于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和中外文明互鉴,也将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崭新起点。

中英双语讲述陕西故事 编写翻译体现多重创新

丛书的开篇之作——《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采用中英双语出版形式,收录了50个特色鲜明的陕西故事,内容跨越古今,围绕风物、习俗、艺术、人物、成就、精神六大主题展现陕西上下五千年的人文历史和发展成就。

本书主编,中国教育报刊社原党委书记、社长翟博介绍,陕西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留下了众多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文化坚实的根基。故事里中国丛书将《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作为首卷率先推出与海内外读者见面,有着特别的意义。在目前众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性图书中,丛书将读者定位全球青少年,并结合外宣和内宣不同读者群体的特点,分为中文版和英文版两个版本,体现了编写上的创新。通过一个个具有典范性和贴近性的小故事,展现具体的、真实的、立体的中国形象,传播好中国声音,以帮助外国友人增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

为了帮助海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丛书编委会邀请到中国政府友谊奖得主、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维廉(William N. Brown)担任特别顾问,英国博雅教育专家、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斯明诚(David Symington)担任英文编审。两位外籍专家深谙文化传播之道,且都是善讲故事的高手,在他们的保驾护航下,丛书将更好地联通中外,让世界认识中国、读懂中国。

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潘维廉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讲好中国故事要先讲内心,再讲逻辑,用真诚的故事打动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有着同样的梦想,那就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在跨文化沟通中,既要注重和而不同,也要学会求同存异。每个人的中国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越是个性化的内容越有吸引力。

在中国生活近40年,潘维廉的足迹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在他看来,中国有太多精彩的故事值得挖掘和书写。作为故事里的中国丛书特别顾问,潘维廉高度评价这套书的创意,并亲自参与丛书英文版审定工作。通过阅读一个个地方故事,让他对中国各地文化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也将尽己所能把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分享给世界。

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 丰富国际中文教育资源

会议上,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的出版进行了深入研讨,高度评价该书作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一次积极探索,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教授陈洪捷表示,故事里的中国丛书面向海内外读者,以各省为分卷编写,在内容选择上强调可读性、趣味性,以最先出版的《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为例,体现了雅俗共赏、亦庄亦谐的特点,有助于呈现中国文化多样性。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专家,南开大学祖晓梅教授认为,丛书在内容编写中非常关注选择中华文化典范性的素材,未来可作为国际中文教育资源,推荐给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文化的外国学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何明星表示,书籍读者定位面向海内外读者,在内容撰写上充分考虑到中西方思维的差距,特别是国际化专家团队的加入,成为该书编写最大的亮点。他认为,这类由中外作者合写、共同创作的图书形式值得提倡,是中国出版走向国际的关键一步。

《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副主编、西北大学教授王永智认为,故事里的中国系列丛书的出版,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着力。以故事的叙事方式给世界人民讲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将中华文明以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娓娓道来地讲给大众听,将中国人的追求和贡献在人和事的丰满表述中让世界人民了解和感受,是勾勒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的重要推手。

专家们建议,未来随着各地方卷陆续出版,故事里的中国丛书可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读本,为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重要学习读物,也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帮助外国友人增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了解学习的活教材。

据了解,继故事里的中国丛书陕西卷出版后,目前已有多个地方卷的创作已全面启动,将陆续推出上海、湖南、天津、河南、广西、重庆等地方卷,探索地方故事的海外传播、融合出版,借助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向世界介绍中国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第三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组委会供稿)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