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武汉市江汉区:“六化”一体确保青少年近视率逐年下降

发布时间:2022-06-08 作者:李小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9年,国家教育部公布全国首批84个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名单,作为武汉市唯一一个区——江汉区榜上有名。三年来,江汉区教育局积极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持续推进国家《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实施方案》,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作为健康教育的长效工作。江汉区毫不放松降低青少年儿童近视发生率的防控目标,取得了实际成效:2019-2021年全区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分别是64.3%、61.05%和58.2%,实现三连降。

图片 1.png

盛世红苗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眼保健操。

巩固推广创新成果,近视防控工作制度化

2019年以来,江汉区积极落实《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法(试行)》,巩固江汉区历年在近视防控工作中取得的创新成果。在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中,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将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学校管理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

一是筹建区级健康管理公益服务站点。由市视防中心提供学生视力健康管理教育与监测管理平台、设备及技术服务人员,对学生视力健康进行教育及监管,规范落实学生视力健康公益服务,形成工作常态。

二是加大学校视防硬件建设力度。目前已完成校园学生视觉环境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对学生课间远眺、阳光运动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更新各项检测数据,向学校和班级提供分析报告和预警信息,为考核评估学校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三是落实中小学生视力健康智能监测覆盖。联合武汉市视防中心,充分利用视力健康智能检测系统,及时监管校园视觉环境、学生视觉行为及视力健康日常管理落实情况。各中小学校运用智能视力监测器具完成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开学后进行1次视力复检。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指导家长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图片 2.png

万松园路小学动态屈光监测。

广泛开展宣教活动,近视防控工作网络化

近视防控主要在防,宣传教育非常重要。江汉区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发挥班主任、教师、视保员、家长的积极作用,将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学校领导工作日程,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教育。

学校层面,保证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质量,积极开展课后活动项目类服务,积极落实“一增”工作,即增加户外、课外活动和体育活动时间,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强化体育锻炼,保证学生享受充足的课外活动。

社会层面,积极组织各校保健老师、班主任、家长代表等积极参与“全国爱眼日”宣讲活动,通过专家现场访谈、颁发聘书、赠书、宣读承诺书、主题讲座等形式,围绕“呵护孩子视力”进行宣传,构筑社会责任共同体。

家长层面,做好家长与社会宣传工作,学校通过给家长的“爱护眼睛,预防近视”倡议书,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和方法,使家长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同时,倡议家长积极响应学校的近视防控工作,督导孩子参加家庭户外检验运动锻炼打卡和假期技能大比拼活动,培养学生户外体育运动兴趣和健眼锻炼技能,切实促进学生自主健康行动。

图片 3.png

大兴第一实验小学金雅校区——“校长工作室”开展视力健康知识宣教。

 

源头控制近视发生,近视防控工作系统化

青少年近视低龄化趋势加剧,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19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指导科学规范开展近视防控工作。

源头控制近视发生,就需要近视防控的关口前移。江汉区利用学生视力健康智慧化管理平台,针对全区幼儿园3-6岁、小学1-3年级段实施家校共管、全面落实“不近视”五项行动:一是开展视力健康教育行动,实时对低年级段学生家长健康教育全覆盖,全面提升家长健康素养,落实家庭自主管理责任。二是引导学生家长减少培优早教,要求学校切实落实教育部减负行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三是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孩子正确的用眼行为习惯。控制电子视频使用与高强度用眼,做好学龄前儿童的近视预防。四是对1-3年级学生进行重点管控,提供监测、监控、监管全过程服务。五是实施家校联动,落实老师、家长各方责任,强化家校的学生视力健康管理。

图片 4.png

红领巾学校阳光校区大课间活动(健眼球运动)。

运用智能管理系统,近视防控工作覆盖化

为提升防控管理效率,江汉区在全区范围内的中小学推广应用智能检测设备与大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全区中小学实力健康智能检测全覆盖。

借助先进的智能检测设备,2021年全区完成5万余名学生视力监测工作。首先,做好“学生视力健康手册”登记,各中小学校运用智能视力监测器具完成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开学后必须进行1次视力复检,并将前后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围绕检测数据的差异性,通过家校干预等方式及时帮助学生纠正视力问题。学生的视力检测,由市视防中心统一派流动监测队入校完成,同时对学校视觉环境、视觉行为及学校学生视力健康日常管理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同时,借助日常视力健康风险监控系统,通过在线咨询、干预指导等线上线下双向服务,针对视力不良学生实施分类管理,并给出具体的指导建议。

夯实站点各项工作,近视防控工作常态化

为使视防工作常态化,江汉区加大全区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站点建设力度,按照“五统一工作原则”,从组织管理、工作方法、检测设备、技术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指导各学校规范落实学生健康教育。

2021年3月,江汉区教育局体卫艺站、市视防中心公共服务部、区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站以及全区各中小学保健老师共120多名人员,组成工作站点服务团队。工作站点工作交流会不仅分析了2020年江汉区视力健康监测数据情况,呼吁社会、家长一起将视力健康放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位置,同时启动“不近视”工程,从源头控制近视的发生。

江汉区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站技术专员王雪莉表示,从2021年9月入校一直到12月,学校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小组共组织工作交流会68场,开展班主任培训29场,共计培训461人次;学生视保员培训45场,共计1593人次,做到视保员培训全区中小学100%全覆盖。区教育局体卫艺组织示范校领导专题培训会共1场,江汉区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站技术指导工作职能日益凸显。

图片 5.png

大兴第一实验小学的学生在比赛中。

加大示范学校建设,近视防控工作责任化

2021年11月,江汉区完成“学生视力健康管理校长工作室”试点建设工作,将学生视力健康管理正式纳入校长管理职责。

学生视力健康管理校长工作室是视力健康管理示范学校建设的重要部分,开展学生视力健康实践课,缓解了学校专业人员配备不足、数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并可及时进行多点、多因素分析、预警与评估,同时将知识融入系统激励学生自我学习,用数字化开展健康教育与视力健康促进,并将以上信息形成学生个人电子信息档案,家长可以通过查询学生视力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视力健康状况,主动采取针对性的视力健康管理行动。

学生视力健康管理校长工作室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落实维护学生视力健康的健康教育、监测、监控、监管工作,健全学校学生健康管理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为落实学校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提供较好的支持性环境,形成工作常态,全面提升学校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效率,持续维护学生视力健康。通过“校长工作室”落实学校视力健康教育、监测、监控、监管工作的常态化,实现江汉区学校均已达到视力健康管理工作要求。(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李小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