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对孩子各个领域发展有重要作用。充足的户外活动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户外活动有助于幼儿学习自然科学,培养幼儿的审美和艺术力,带给幼儿更宽广的胸怀,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户外活动还可以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团结合作的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上海学前教育在多年遵循“幼儿发展为本”的基础上,倡导“幼儿发展优先”理念,并以落实“户外2小时活动”为抓手,“为孩子减去一件衣服”,让每一个孩子在一日课程中呼吸到新鲜空气、沐浴在阳光里、嬉戏在蓝天下,实现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善育”的美好期盼。
一、用足没有门槛的资源,打造幸福的“童年院子”
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但由于场地制约、认识程度不充分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大批园所更习惯将幼儿圈在室内,如何从“应然”走向“实然”成为上海学前教育研究重点。
上海鼓励园所主动作为,确保有限时间用足园所的户外场地,保障“户外2小时活动”落地落实。一些园所还着力与社区达成园门口场域错峰使用的共识,为幼儿争取更多的空间环境。
不仅如此,大批园所秉持“每个空间走得进,每个场域是乐园”的主旨,持续改善户外材料存储收纳条件、添置装备、调整布局,挖坑挖池、填土造坡……为丰富幼儿经历,朝着“有限空间、无限可能”而努力,一家家富有童趣的“游戏乐园”出现在百姓家门口。
嘉定等区域着力探索“支持幼儿户外成长经历的基本保障”,确保每个班级提供雨披、雨鞋、日历、温度计、雨量计、医用箱等装备,每个儿童拥有自然笔记本、自然口袋、小画板等,满足幼儿户外活动中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雨中撒欢
金山等区域还通过盘活“家门口三公里”资源,围绕“自然资源”“农业资源”“民俗文化”“红色基因”等全方位梳理符合2-6岁儿童可行可用的资源,为家长提供亲子“打卡地”,确保幼儿节假日开展“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
二、重构师幼关系,成就幼儿丰富的“童年经历”
幼儿最喜欢怎样的户外场地?幼儿在户外活动中会获得哪些经验?风霜雨雪能不能成为课程资源?如何呵护幼儿正在发生的学习?户外活动与室内活动应该建立怎样的关联……
上海明确幼儿有“走近自然、适应天气、感受冷暖”的权利,激励园所在切实保障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时长与频次的基础上,重构户外活动中的师幼关系,实现从“我想教你这样玩”向“我想看你怎么玩”的转变,以“最少的干预、最多的欣赏”支持幼儿持续投入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保障幼儿拥有“探索—试误—自发练习—获得经验”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奔跑在自己的热爱里
玩沙水、挖泥巴、滑索、攀爬、踢球、骑车、奔跑、草地打滚、池塘网鱼、放风筝、看蚂蚁、植物种植、玩树叶、追影子、自制小船、听雨声、跳水坑、利用大自然创作等成为幼儿N件户外“玩事”。孩子们在经历中认识植物、亲近动物、理解生命、体会收获……
其次,上海推动教师“站稳十分钟”做实观察记录,辨析幼儿正在发生的、有意义的学习。通过开展“户外活动后分享交流”的研究,拓展提升幼儿活动中的经验,探索教育目标的“软着陆”,夯实教师成为联结幼儿与课程的纽带,活化幼儿、教师、课程三者互促互进的关系。
一些区域和园所还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监测分析“户外2小时活动”的时长和幼儿活动轨迹,结合儿童视力、身高、体重等数据的个性量化分析,掌握幼儿体质体能的健康状况,保障幼儿更科学地投入户外活动。
三、做实过程自评,持续优化中捍卫“童年味道”
“户外2小时活动”实施切实保障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激活幼儿生命力量,也唤醒教师的儿童意识、课程意识。园所与教师如何立足实际水平,走出“自我诊断、自觉反思、自主更新”的成长之路,是持续提升园所户外活动实施质量的关键。
上海珍视“户外2小时活动”对幼儿成长、教师专业水平提升以及园所发展的积极意义,市、区行政与教研部门协同提升活动的实施质量,通过问卷、调研、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区域与园所的实践难点,研制政策、保障经费、提炼并传播质量提升的有效经验。
上海强化园所树立质量自评意识,推动园所以户外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为依据,促进教职工主动参与、集体诊断,不断反思与调整户外环境的创设使用、夯实协商式家园共育、开发城市社区的资源,不断提升质量监控与过程管理的能级。
上海鼓励教师定期归类户外活动的视频与照片,在复盘中看见幼儿的丰富经历、发现幼儿在户外活动中习得的经验,并自觉审视材料提供的适切性、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呼唤起持续改进活动实施质量的内部动力。
“户外2小时活动”研究和实践,是上海学前教育持续提升保教质量、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幼有善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须承诺;是园所提升办园质量,办好家门口幼儿园的必修课程;更是树立幼儿立场、促进教师及管理者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