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非遗进校园,文化有传承——

巴彦淖尔市开展“我是非遗小小传承人”主题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3 作者:李小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认知本土非遗文化,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近日开展“我是非遗小小传承人”主题研学活动。该活动由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和巴彦淖尔市教育局组织,并得到临河区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积极配合。活动现场,学生们兴致高昂地体验着各种传统手工艺活动。

主题研学活动现场

在研学基地,学生们先后学习了剪纸、团扇、皮雕、糖人糖画、扎染、活字印刷等传统工艺品的制作方法,重拾传统技艺,领略手工之美,感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这次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校外实践经验,同时也提升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让孩子们既能看又能学,还能自己动手参与制作,真的受益匪浅。”—位学生家长为研学活动点赞。

今天的活动我自己做了糖人,这个技艺我只有在电视里见过,今天自己动手之后才体会到了什么是非遗文化,真的很有意义。汇丰学校五一班学生刘睿兴奋地说道。

研学活动现场教师讲解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积极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项保护措施,统筹推进非遗传承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教育局、文体旅游广电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在做好普查、挖掘、整理、申报、保护体系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宣传推介非遗,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将各类特色非遗项目引入“第二课堂”,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进行传统文化授课和培训。同时,在临河区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工艺美术展厅及传承人工作室内,一件件优秀的非遗和手造作品多维度展示,多形态绽放,吸引着每一位来到基地参观的学生。在一个个非遗展示区里,孩子们漫步其中,了解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也在心中埋藏下了传承保护非遗文化的“种子”。

据了解,巴彦淖尔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张硕文,于20225月建立了临河区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是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唯一的非遗展示基地。张硕文表示,“非遗是传承地方文化最生动的载体,基地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了一个平台,将大家聚集到一起,创造传统文化的氛围。”据悉,该基地运营以来,已接待超过20000名中小学生前来体验学习。

下一步,临河区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将根据基地定位,结合长远发展战略,创新非遗体验课程,把非遗宣传展示基地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让非遗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研学成果剪纸展示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