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西安理工大学研究团队给河湖“做体检” 助力水生态环境保护

发布时间:2023-11-01 作者:李博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越过草原大漠,用脚步丈量高原大湖,用科学的力量,为水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作出贡献。

他们就是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潘保柱带领的水生态过程与模拟研究团队。这是一支年轻的科研先锋队,也是一群甘于奉献的江湖医生,长期深入我国干旱区及半干旱区开展野外科学考察。

今年暑期,团队再次出发,在黄河流域陕西段、长江流域陕西段及内蒙古典型河流进行系统的水生态调查。他们从流域整体性出发,采用传统生物学鉴定与环境DNA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开展生境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致力于摸清水生态本底,构建水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助力黄河、长江等流域生态保护。

团队野外考察现场

跋山涉水 深入调研

潘保柱与团队成员大部分时间都在野外实地观测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水生生物学、环境科学、河流动力学、河床演变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还针对黄河流域、蒙新高原和三江源区的河流湖库开展系统的科学研究,他们分析河流及高盐碱度湖泊等旱区典型水体的生态演变机制,提出流域尺度的保护修复对策,为旱区河流湖库的生态水沙综合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除了陕西境内,潘保柱团队还在干旱区及半干旱区,特别是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蒙新高原开展科研工作。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感应区,严寒而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是这里的基本气候特点。青藏高原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湖泊分布最为密集的湖群区,并以咸水湖和盐湖为主。正是由于高原地区环境恶劣、地理环境复杂,所以监测站网稀疏,监测缺少完整性和系统性,有些地区的监测甚至出现空白状态,河流湖库里的水生态研究也相对比较薄弱,需要科研专家团队为区域的河流湖库水生态健康把脉。

这些地方海拔比较高,容易产生高原反应,另外,考察区域通常人迹罕至,有时会有野生动物。我们以前采样的时候会听到狼叫,天气冷的时候,我们会凿冰,要凿几米深的厚度。提起他们的工作环境,潘保柱说道。

不只是青藏高原,从青海的青海湖、茶卡盐湖、岗纳格玛措、冬给措纳湖、阿拉克湖、托素湖、小柴旦湖,到西藏的扎日南木错、扎布耶茶卡盐湖、拉果错、色林错、措那湖,全队20多位科考人员,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开展了艰苦的考察,总计行程逾万公里。

团队还曾2年之内4次沿着黄河一路向东,到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采集水生生物样本,给黄河做体检,也曾两度历时近2个月,跨过阿拉善沙漠,穿行呼伦贝尔大草原,翻越大兴安岭,调查了内蒙古典型的河流湖泊,采集了水样、泥样及水生物样品3000余份。

攻坚克难 潜心科研

除了在野外工作,团队还需要回到实验室做实验,实验过程需要特别细致严谨。

团队成员刘心愿表示:我们在野外采集样本的时候,其中有一类生物叫底栖动物,它是在河流或者湖泊泥巴里边或者石头上的生物,我们白天采样晚上回来后,必须从石头上或者沙子里边把它分离出来,因为这种生物不能过夜,我们经常做实验到凌晨两三点。

潘老师经常会提醒我们,搞科研工作就是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看准方向后坚持到底,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团队成员李典宝说道。

长期繁重的工作,让潘保柱刚过不惑之年就有了很多白发。作为团队带头人,潘保柱不仅在科研上作表率,更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感染和激励着团队。团队形成了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并在水生态保护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发表高水平论文数十篇。潘保柱本人也参与主持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潘保柱与学生

治理黄河 成果显著

除了取得显著的科研成果,团队更是将生态保护的理念践行到工作实践中。他们长期关注黄河上中游流域的水生态问题,该区域为我国典型旱区,水生态保护对维系生态系统健康意义重大。

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团队系统研究黄河水生态演变规律,建立数据库,提出关键技术,形成了有效的综合治理模式。

目前,黄河水域清洁物种和鱼类种群数量均有所上升,预示着水生态环境正在好转。团队科研成果被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山西黄河河务局、黄河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局、察哈尔右翼前旗人民政府、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达拉特旗水土保持监测站等单位在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健康维系等方面应用,有效提高了水生生物多样性,提升了水资源配置水平,促进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对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推广和示范意义。

潘保柱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立足西北黄土高原,深耕水生态科研领域。未来,他们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