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第一届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论坛暨AI教育科技成果展在北京举办。论坛以“AI强校大时代,用新质生产力打造金钥匙强校”为主题,旨在加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产学研用合作,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和推广,用科技赋能教育发展。
本届论坛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委会指导下进行,由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主办,学科网和行行AI承办,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管理中心和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协办。10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工智能专家学者、一线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科技企业代表齐聚北京理工大学参加了活动。
论坛现场
北京市房山区副区长高武军在致辞中表示,房山区以平等开放的原则、共赢合作的理念,建设智能教育发展共同体,探寻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建议和做法。
北京理工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杨志宏表示,北京理工大学形成了智慧教育的知识核心,定制开发乐学平台、延河课堂、学业大数据分析、教务系统,形成了智慧教育的平台支撑。
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学科网总经理陈学艺代表主办单位在致辞中表示,联盟以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为核心目标,本次大会是联盟打造高水平人工智能教育合作平台的创新之举,将秉持精诚合作、开放共享的理念,广泛凝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一起对“人工智能+教育”进行有益探索,促进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应用,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行行AI董事长李明顺代表承办单位在致辞中表示,AI是国际竞争中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引擎,被视为下一个时代的关键竞争力,其中教育是人工智能应用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AI技术可以在促进实现教育公平上起很大作用。李明顺表示,师生都要积极拥抱智能时代,这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并使学校整体实力得到加强。
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智能时代教育变革
论坛现场,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秘书长王文湛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石,人工智能引入教育,将改革育人模式,提高育人质量,将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我国创新和高科技的发展。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民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它不仅赋能教育,更会重塑教育形态,包括教育内容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教学方式创新、学习过程个性化、评估方法多样化等。
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科学院院士韩力群在主旨演讲中分析,须尽快通过AI技术赋能教育和AI人才培养与科普等途径开展智能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智能化社会的能力。
AI技术走进校园课堂,赋能教育质量提升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杨从实时画像反馈、即时精准推送、全时智能学伴、虚拟学习场景等方面,介绍了个性化学习新范式框架设计,并结合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个性化学习”应用场景进行了阐述。她说,智慧教育的“高效、智能、精准、融通”可以解决人才培养遇到的许多问题,通过AI技术赋能,教育生态系统更趋于稳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开城表示,开辟教育实践新业务,要重塑教育产业链,生成教育的新质生产力。AI工具要能够完成海量的信息创生、挖掘、结构化,需要专用的AI工具而不是通用的AI工具。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卢宇分析,在小学阶段对于AI的学习主要以体验和讨论为主,让学生理解AI思想;在初中阶段则要强调对于重要基础概念的构建,同步开展简单的人工智能项目式学习和实践;在高中阶段,可以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进行实践性学习和创新。
分享名校落地案例,共创AI强校大时代
一些地区和学校将AI技术深入应用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全环节,取得了系列成果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用人工智能这把“金钥匙”开启了强校建设。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陈德收从智能校园建设概览、数据驱动决策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在人工智能赋能学校管理方面的经验,并从智能课堂探索、智能评估与反馈、跨学科融合教学等方面分享了学校AI教学应用的实践案例。
辽宁省辽阳市教育局新媒体主编李宝在介绍了辽阳市三通两平台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校辽阳市第十一中学的信息化建设经验。他表示,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学校要做好迎接人工智能时代教学改革的准备,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主动拥抱AI技术,提高AI文化素养。
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原主任林冬青从内容创作、文本处理、创意图像和视频等方面,介绍了AI教育的具体应用。林冬青表示,教师需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从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要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加强跨学科领域的合作能力。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副教授、智慧教育研究所所长周雄俊介绍了成都市金花中学等学校的人工智能教育案例,并解读了AI技术在作业批阅及个性化作业辅导方面的应用。
人工智能教育专委会成立揭牌,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
揭牌仪式现场
论坛现场举办了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人工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该专委会由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北京宏志中学、北京第十五中学、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旧宫实验小学、唐山市开平区开平小学等20余所人工智能实验学校及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单位共同发起,未来将围绕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交流、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组织学术研讨会及课例展示会议、为学校提供人工智能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积极在基础教育领域推进人工智能的应用普及,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
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陈德收现场发布“AI金钥匙强校计划”。陈德收介绍,专委会将构建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教育专家库,围绕教育部指导方针,为学校提供AI指导服务,形成AI金钥匙强校群,打造一批可推广的学校案例在全国推广,共同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