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以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为目标,以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为方向,通过树标杆、搭平台、建桥梁、改评价等举措,着力打造政治素质强、教育站位高、国际视野宽、五术要求精的职业教育“金师”队伍。
树标杆,营造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学校依托陕西省“大思政课”均衡发展示范校建设,育名师、树标杆,激励广大教师快速成长。选树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2名,全国职业教育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名、委员3名,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师德标兵2名,陕西省教学领军人才1名,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陕西省技术能手27名。强化教学中心地位,评选思政育人、教学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技能大赛等方面的育人标兵、教学英才55名,并在教师节大会、教学工作会等重要会议上进行表彰。
搭平台,建立全面发展的成长机制
学校聚焦“政治素质强”要求,依托数字马院、文林大讲堂等平台定期开展教师思想政治轮训、教师集体宣誓等活动。举办“各界名家讲思政”“思政云讲堂”等活动5期,“菁英论坛”活动17期,增进教师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聚焦“教育站位高”要求,定期组织教师参加革命传统教育、社会实践锻炼、教育政策学习、制度交流研讨等活动。开展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大国工匠进校园报告会3次;开发“工匠精神大讲堂”“煤炭产业发展论坛”“煤炭工人运动史”等特色项目与课程;建设社会实践基地64个,选派69支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乡村振兴一线开展实践,引导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中涵养高尚师德和教育家精神。
聚焦“国际视野宽”要求,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打造“能源职教”品牌。先后选派80名教师赴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开展学习交流。牵头为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制定采矿技术员、药学技术员职业标准2项。与亚钾国际、旭阳集团共建海外技术技能培训基地2个,参与建设吉尔吉斯斯坦“秦岭工坊”、马里中医药鲁班工坊。
聚焦“五术要求精”要求,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的“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开发“教师发展云平台”,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实现定制化培训,服务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岗课赛证融通,让教师在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社会培训中不断强化能力。常态化实施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支持教师参与虚拟仿真实训室、智慧教室、大数据中心建设,鼓励教师参与专业、课程、教材数字化升级改造,让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数字技能。
建桥梁,贯通校企融合的发展路径
牵头组建煤炭行业、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个,组建渭南经开化工、咸阳绿能、秦创原高端装备(矿山)人才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对接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与陕煤集团、延长石油集团合作,建设能源化工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依托联合体、共同体成立了碳中和研究所、智慧矿山研究院等技术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横向技术服务96项,合同额达1427.66万元,科技成果转化20项,获评陕西高校秦创原建设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估A等次。支持各二级学院成立虚拟教研室,与企业一线人员共同开展课程建设,增强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印发《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管理办法》,聘请大国工匠、技能大师、非遗传承人等15人来校任教,根据专业建设与企业需求,定期组织教师前往企业挂职,参与企业真实生产项目。不断完善双向聘用机制,进一步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改评价,形成争做先锋的发展环境
建立以服务学生成长为根本、以促进教师发展为中心、以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重点的积分制绩效评价体系,着力解决“让鱼上树”的考核现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学校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项一等奖、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2项三等奖;获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国奖5项;实现“技能大赛获奖数量翻一番”的历史性突破。学校教师成就感、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全体教师奋勇争先、积极奉献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然形成。(陕轩)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