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西安市教育局主办,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未央区教育局及未央区教师进修学校协办,西安锦园学校承办的“西安好课堂 助力西安‘名校+’”系列活动暨第十四届“锦园之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举行。此次活动旨在落实新课标理念,推动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
西安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纲,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解慧明,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局长王细芳以及来自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育专家出席开幕式。活动现场,锦园小学学生通过节目“美术走秀表演”和情景剧《花月入诗醉长安》,表达了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情景剧《花月入诗醉长安》
解慧明表示,希望教育工作者以此活动为契机,加强研讨交流,探索学科融合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构建创新课堂新生态,为西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西安锦园学校校长樊锁强在致辞中,强调了学校在课程体系和课堂创新上的努力。
王纲表示,西安“名校+”和“西安好课堂”作为西安教育的品牌和特色,已获得广泛认可并取得显著成效。他强调,教育的核心在于课程和课堂,倡导回归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学校与家庭教育,培养“身体好、思维好、习惯好”的学生。他提出,教育的发展趋势需要关注五个方面的引领:高质量、专业化、教育价值、创新和数字化,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以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活动中,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郑鑫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题开展讲座,强调了学科学习和跨学科学习并重。
足球团体操
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成果展示
与会嘉宾还观赏了锦园小学学生表演的百人啦啦操和足球团体操。随后,7个分会场分别进行了涵盖小学英语、劳动、体育、美术(书法)及中学数学、英语、体育7个学科的14节教学研讨活动。锦园学校的14位教师展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成果,如小学英语分会场的英语与道法、英语与科学融合课,小学劳动分会场的非遗文化传承课,中学体育分会场的校园花球啦啦操套路与音乐相融合的课程等。市、区教研员对课例进行点评,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活动最后,嘉宾为授课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鼓励他们继续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锦园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和课堂创新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和学习机会,为更多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