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腹地,经济活力澎湃,人口规模庞大。如何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力厚植民生福祉?近年来,深圳市龙岗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超常规力度加大教育投入,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深圳市龙岗区文理学校师生上跳绳课
扩优提质让更多孩子“近”享优质教育
“以前周边好学校不多,孩子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初中。”王女士家住龙岗布吉片区,自龙岗区文理学校2023年秋季投入使用后,女儿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了,“步行六七分钟就到学校了”。当年,龙岗文理学校新增1680个学位,有效缓解了布吉片区优质学位紧张的局面。
与很多人口持续涌入的大城市城区一样,学位供给也曾是龙岗区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因此,龙岗区根据区域常住人口规模、学龄人口结构变化、新增楼盘投入使用情况等因素,科学预测新增的学位需求,在布吉等学位压力较大的区域,打响学位建设攻坚战。
为把“纸上蓝图”落实为学校建设计划,龙岗区制定了详细的学位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分年度、分街道的学位建设实施路径,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十三五”以来,龙岗区共新改扩建97所公办学校,新增公办学位17.86万个,基本提前实现学位供给十年“翻一番”的目标。
为了让学位的数量、质量同步提升,龙岗区出台了《高品质校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向全球征集校园设计方案。学校提前介入校园设计,合力打造“集约、弹性、友好、共享”的新型校园。同时,龙岗区推行项目代建模式,引入优质企业资源,推动学校项目建设。
龙岗区文理学校的最终设计方案,就是从全球征集的204份方案中脱颖而出。学校通过连廊设计将3栋教学楼连接起来,在一楼欢迎大厅打造了星空剧场,打破了很多传统校园的封闭格局。学校还计划在有限的空间内打造科学中心、艺术中心、创客中心等,致力于构建开放、共享、充满活力的学习共同体。
为让更多新建学校“开门就成好学校”,龙岗区实施“引进名校办名校”战略,努力引入更多先进教育理念、管理经验和优质师资。龙岗区与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及深圳中学等市属优质中学开展了25个合作办学项目。
龙岗区对标先行示范,通过精准施策、着力攻坚,目前在各片区都布局了优质学校。这让更多孩子可以“近”享优质教育,“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美好愿景正照进现实。
“领头雁”带动优质学校飞向高远
“开始做题!”在龙岗区麓城外国语小学的一节数学课堂上,教师话音刚落,学生们就拿起手中的遥控器开始作答。此时,智能终端设备即时收集并分析学生的答题数据,为教师呈现出清晰的学情画像。教师则根据这份学情报告,开展有针对性的讲解与辅导。
作为龙岗区首批10所卓越学校的试点学校,麓城外国语小学凭借信息化优势,打造AI交互系统等信息化设备赋能课堂。教研员定期进校,指导教师利用技术设计有效评价维度,实现教学评一体化。麓城外国语小学的成功经验,为周边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龙岗区布吉中学曾专门组织教师团队前来观摩学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知新学校也积极引入先进的AI交互系统。
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云和学校机器人社团指导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
为着力打造优质学校“雁群”的“领头雁”,龙岗区积极探索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卓越学校培育工程应运而生。龙岗区遴选10所潜力学校开展卓越学校培育工程,组建“名校长+教授”专家指导团队,从机制创新、定位提升等五个方面摸准制约学校发展的真问题,精准施策破解学校发展的天花板,“一校一策”打造在全市具有示范引领力、辐射影响力的“头雁”学校。
短短数年,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云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快速发展和跃升,荣获深圳市科创特色学校年度奖。这背后体现的是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的“融合式”帮扶模式的作用。集团通过公开竞聘方式重塑行政团队,选派骨干教师,并推广先进的“五I”教学模式和课程建设经验,助力云和学校打造特色“云创”课程体系,开发出数十门校本课程。
近年来,龙岗区以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等举措,推进教育公共服务扩容提质。为强化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效应,龙岗区创建了清林绿谷教育学区和27个教育集团,覆盖全区近半数的公办学校,引领新办学校、薄弱学校迈向优质、卓越。其中,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获评广东省首批基础教育优质集团,另有3个集团入围广东省基础教育优质集团培养对象。
龙岗区还实施公民办学校协同优质发展工程,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形式,推动公办与民办学校优势互补、共同进步。2024年,龙岗区派出1028名公办学校教师帮扶民办学校,还在全市率先完成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全覆盖,打造了“基于实证的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体系”。该体系不仅获评广东省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更促使11所民办学校获评深圳市“优质民办学校”。
多元评价体系让每个孩子都闪闪发光
拿着攒下的心愿卡,来到校园的“心愿小镇”,兑换心仪的物品,体验趣味游戏,这是龙岗区宝龙科技城实验学校很多学生在一周的学校生活中非常期待的时刻。
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云和学校教师指导学生的舞蹈动作
宝龙科技城实验学校以“五育并举”为指导,力推“游戏化”学生评价机制改革。学校构建了“完整的人”成长模型,涵盖“志强、情达、智通、行力”四大维度,共178项具体行为评价指标。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积极表现,赢得“宝龙币”,兑换心愿卡。“这项多元评价改革促进了学校特色发展和办学质量提升。”学校党总支书记涂源安表示,学校现已涌现出众多“完整成长之星”,他们在科技创新、艺术等领域屡获佳绩。
近年来,龙岗区持续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积极探索多元评价改革之路,构建了以发展性评价为主,结合综合素质评价和增值性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区内多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主动探索评价改革,形成了一批在市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例,21个项目入选深圳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2所学校获评深圳市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示范校。
多元评价让很多学校在不同的赛道上争创一流,在特色发展之路上铿锵前行,也让更多孩子在健康快乐中迈上适合自己的“星光大道”。龙岗区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健美操体育特色学校数量领跑全市,很多中小学生在全国体育赛事中斩获佳绩。
推动校园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高质量推进课后延时服务和午餐午休服务……龙岗区教育系统将一个个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民生卷的必答题。目前,龙岗初中、小学课后服务参与率分别达95.5%、93.3%;在校午餐午休学生超20万人;辖区学校上线体育场地580片,开放时长超146万小时,服务超147万人次。
对于龙岗教育来说,让更多孩子“上好学”的探索始终是进行时。龙岗教育系统将着力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更优解,为龙岗区“幸福家园 学有优教”的民生画卷增添更多靓丽色彩。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