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将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围绕“党建引领+”工作格局,聚焦建成“双高计划”学校、创建全国优质技工院校、争创职教本科三大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坚定理想信念 铸牢思想根基
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党性修养。学校党委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坚定政治信仰、提升综合素养;建立“我为师生办实事”长效机制,6年来为师生办实事220余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习力+思考力=能力”理念,以学习力助力内涵式发展。
构建“大思政”格局,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学校顺利通过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试点院系总结验收,获批安徽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1项、教育部课程思政名师8名、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获批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1支,“双向四维”思政课综合教学改革实践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批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计划项目2项,思政育人能力得到提升。学校坚持领导干部上讲台,书记、校长带头为大学生讲思政课,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弘扬主旋律,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学校全面改版学校网站,构建新媒体矩阵群,拓展新媒体宣传手段,重点做好党中央重要会议精神、重大决策部署等主旋律宣传,增强网络育人能力;外宣力度逐渐加强,取得一定的社会效应;成立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宣传思想工作管理办法》《宣传阵地管理办法》《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等制度,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体制机制日臻完善。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袁爱清为大学生讲思政课
坚持固本强基 夯实党建基础
强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学校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建立党建工作日常查访、月度评分、学期督导、年度考核制度,强化过程管理,结合线上+线下检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年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和创先争优工作的开展情况。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学校每年举办书记、组织员、党员干部培训班;组织支部书记参加全国网络培训,提高党务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6年来,学校发展党员203名,评选学校先进党支部14个,表彰各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教师、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优秀辅导员200余人次。
召开高质量发展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
推动党的建设与业务创新相融合,持续凝练“支部品牌”。学校以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为重点,稳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围绕“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选题立项,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品牌建设,以优秀的党建工作成果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推进教育品质与效益的提升,挖掘、培育好学校的党建培育库、示范库,学校党委品牌《融党建·育人才》入选淮河能源集团公司党建品牌培育库。
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学校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强基础、提质量、创品牌”三年行动(2022—2024年),创星级党支部,积极申报“样板党支部”和“标杆院系”,争创全省高校党建“双创”典型;开展“三会一课”质量提升活动,总结活动推进中的有益探索和特色做法,实现互学互促,全面提高“三会一课”质量;开展后进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行动,以先进支部帮扶后进支部,共同进步;通过狠抓支部书记的党建述职评议和支部分类定级工作,加强对“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和指导,规范组织生活程序,确保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得到充分激发;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双带头人”工作室,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引领带动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学校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精神,纠正“四风”,开展“全面清底、全面整改、全面规范”专项行动,加强各级党组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开展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制定《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切实落实“一岗双责”,构建“大监督”体系;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清单,加强全过程监督,以“清单+闭环”管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文化启智润心 提升育人功能
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文化建设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组织新生参观大通“万人坑”教育馆、校史馆、煤炭史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如淮河能源集团党性教育馆、淮南市及周边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博物馆等资源,聚焦红色革命教育特色文化、煤炭工业特色文化、地方非遗特色文化三大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凝练校园文化品牌;深入打造高质量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学生在安徽省大学生运动会、中华经典诵读、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学生诗文朗诵、科普创意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校连续获第二届安徽省文明校园、第三届淮南市文明校园以及淮河能源控股集团首届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营造了“文明促进发展、价值引领育人”的氛围,发挥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建设师德师风 锻造育人队伍
学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教师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通知》,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参与暑期“师德集中学习教育”网上专题研修,结合“三会一课”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举办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开展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对师德师风情况进行全面查摆整治等专项活动,督促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规范教学行为。
邀请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
学校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传帮带、公开课、座谈会等形式,在教育教学方面给予青年教师充分指导。加大人才引进力度,6年来累计引进高学历、高技能人才200余名,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教师学历结构得到改善;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到高校参与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并开展现场招聘,以满足学校的快速发展对优秀教师人才队伍的需求;严格准入制度,开展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加强新入职教师试用期考核,切实把好教师行业准入“第一关”。
接下来,学校将通过深挖特色、服务煤炭行业,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社会发展、行业进步、集团公司转型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