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滨海学院2013年设置护理本科专业,2015年该专业被评为市校共建重点专业,2022年与青岛大学联合培养护理学硕士。近3年,护士资格证通过率98%以上,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素质表示满意。11年来,学校坚持以融合思想培育护理人才,打造了“基础厚实、技术扎实、作风朴实;高素质、高技能、高潜力”人才培养特色。
夯实基础 推进专业知识和价值体系融合
基本知识和思想是人才成长的基础,融合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是护理人才培养的基础。
设置多元课程,突出专业知识和价值体系融合。学校围绕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通-专-创”递进式课程体系。“通”即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涵盖医学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致力于学生掌握跨学科知识,拓宽知识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沟通协作以及高效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专”即护理专业课程,涵盖基础护理学、临床护理学以及专业实习等多个领域,是学生全面掌握护理工作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的核心课。“创”即创新创业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在护理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创业以及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个性化护理服务的能力。
优化课程思政,强化课程内容和价值引领融合。学校鼓励把科研成果的自创过程和成果融入教学,融合推进成果转化和创新价值观引领。其中,《青岛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研究》已转化为老年护理学课程实验项目;《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纳米粒新型复合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调整为《内科护理学》类风湿关节炎护理章节的拓展内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微生物实验的智能可调节自加热接种器》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促助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大学生竞赛中获奖41项。科研过程和成果纳入课程思政内容是课程思政融合创新的一个缩影,将多种价值体系培养融入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已成为该专业创新课程思政的成熟做法,全方位推动了课程思政融合创新。
强化“核心” 推进护理技能和人文涵养融合
护理技能和护理人文特质是护理胜任能力的前提,全程化和递进性实践是螺旋提升护理实践能力的有效做法。探索两对要素有效融合,是护理人才培养的核心工程。
跨科整合,推进人文、技能融合。整合《人际沟通》《心理学》《护理管理》《护理礼仪》《伦理学》《社会医学及医事法》等课程,开设《护理人文综合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同时开设《病人——临床护理专题》《护理临床思维实训》《综合护理实践技能》等专业整合性课程,强化学生实践技能。
理实融合,切实推进全程化实践。优化调整课程结构,采用贯穿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大一的《病人-临床护理专题》、大二的临床见习、大三的《综合护理实践技能》,直到大四的毕业实习,全程培养护理实践能力。
医教协同,递进式培养实践能力。即以胜任力为导向,落实递进式实践教学。学校建立了包括直属附属医院在内的20余所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以此为平台,落实“专业基础在学院—临床实训在医院—专业实践在基地—社会服务在社区”实践,并同时启动“行知班”教育教学实践改革试点项目。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将知行合一落到实处。
塑造综合能力 推进岗位胜任力和职业发展力融合
岗位胜任力和职业发展力是综合职业能力的两翼。学校在课程上设置“德智体美劳”五大模块,课下将护理内容纳入学校“五育五化”育人,融合构建了“五育赋能”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包括:以德育生活化塑护理品格,即构建“课程启德、课堂明德、实践历德、文化润德”育人体系,叠加“医学博物馆、百位医学名人雕塑、围绕专业普通话演讲”等多元手段涵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智育能力化养护理才干,即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通过科学教学“推进护理技能和人文涵养融合、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融合”;以体育自觉化强护理体魄,即通过体育社团、游泳必修课、智能体测等引导学生自觉锻炼,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体育习惯;以美育熏陶化修护理情操,即开设《美育公共课》《护理美学》《护理礼仪》等课程,营造“一湖两桥三廊四馆”文化氛围,以美育熏陶培养尚美仁心;以劳育习惯化砺护理匠心,即通过劳动教育必修课、生活劳动、义工实践和专业实习实训,培养劳动习惯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这一方案的落实,在时空上形成课堂学习、专业实践、课下学习的全时段融合,在专业职业素养上形成知识学习和思想教育、护理技术和人文修养、岗位胜任力和职业发展力的全方位融合。方案设计基于对护理人才培养的三种认知:新医科需要新护理,新护理需要‘基础厚实、技术扎实、作风朴实’‘高素质、高技能、高潜力’;融合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创新培养需要走融合路线;大脑天然具备学习与记忆等多源信息融合功能,根据培养目标合理跨界安排学习内容,容易达成培养目标。”学校护理学院院长曲晨菲说。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