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推动高校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毕业”。
音乐通识课程则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重要载体,是高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包头师范学院以音乐学院为建设单位,以音乐类通识课程为载体,基于“以体验践行美育,从视听通达艺术”,从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建设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对于美育视域下高校音乐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策略,展开了具有鲜明特色与扎实实践基础的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系统科学的音乐通识课程群。音乐艺术是理论性与实践(技能)性的高度统一。结构单一的课程设置难以实现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美育功能。同时学生兴趣不足,课堂参与度低下。
学院音乐通识课程包括三类:理论类、鉴赏类和实践类。包头师范学院目前开设的7门音乐通识课程中,5门为鉴赏类,课程设置过于重叠单一。为此,课程组加大实践类,开足开全音乐通识课程。增设《中国经典歌曲教唱和赏析》《钢琴弹奏与弹唱》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实践类课程。“听十遍不如做一遍”,通过亲身体会的音乐感受和沉浸式的呈现演绎,知行合一,真正践行美育理念,确保美育的实质实效。
基于“互联网+”背景,创新教学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包头师范学院项目团队充分基于“互联网+”背景,通过建设音乐通识课程资源库等方式丰富课程网络资源,同时借助微信群、学习通、腾讯会议等网络平台,营造自主、探究式学习环境,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课前,学生通过学习通观看慕课视频,提前学习,掌握共性知识,同时师生通过微信群互动答疑;课堂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学生通过讨论式、互动式、实践式、观摩式等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实践性、应用性、创造性学习。学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把教学的“空间”和“舞台”交给他们,挖掘他们的潜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翻转“教”与“学”的维度;课后通过微信群、学习通等网络平台,进行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和自评他评教师评。同时,通过课程团队建设的资源库和公众号等网络资源,向学生定期推荐丰富多彩的音乐资讯,以及音乐知识、音乐作品、音乐会等优质音像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观摩、聆听、品鉴,“从视听通达艺术”,在学习的深度、广度上拓展。另外,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参加音乐会,进一步扩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学院把线上自主学习、课堂实践应用和课后交流拓展相结合,线上线下课堂内外形成良性循环,构建了“互联网+”背景下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立足“音乐通识课程的特点”,改革考核方式,强化过程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多元考核评价。高校音乐通识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一种实施“美”的教育。在评价方面,很难对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后的感受程度进行打分,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音乐表现和情感体验主要是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和完成。因此,音乐通识课程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别于其他学科,过程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表现,即课堂互动、实践活动、小组合作、观摩表演等,使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交叉融合。
终结性考核则立足“音乐通识课程学科特点”,由传统考核转变为课程汇报展示音乐会,这是考核评价方式的巨大改革。通过音乐会这一舞台综合表演,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学生的兴趣所在。音乐会的“登台表演”让学生既感到压力又得到激励,更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对学生而言,这也是大学生涯的难得经历,是逐步克服自身心理壁垒,真正展示才艺、表达音乐、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过程,这种综合素养的提升正是通识音乐教学的美育价值所在。
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打造一流团队,为实施课程建设提供强大师资保障。包头师范学院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是推进美育“音乐通识课程”建设的关键。美育需要有智慧有个性、充满人文情怀、教育情怀和课堂创造力的教师。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储备,更需要激发和启迪学生心智的能力。所以,建立一支稳定、结构合理、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是课程建设和实施高校美育建设的保障。
课程团队立足“美育”目标,通过定期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教学观摩等教研活动,寓教于研、以研促教、以研促学,探究美育视域下通识音乐课程体系建设策略。同时辅以教学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不断提升团队教师教书育人水平。全面提升团队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执教信念,打造教学改革意识强烈、人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的一流团队。
高校美育承担着“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历史责任,是大学生审美建设、精神提振、人格培育、创造力激发的精神家园,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将继续通过具有鲜明特色与扎实基础的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在欣赏美、感知美、应用美中,“以美育人、以音化人”,用音乐的力量勾勒出美育教育的新篇章。(作者单位系包头师范学院)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