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指导,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联合北京丰台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丰台区教育委员会主办的“2025年创新教育实践研训活动”,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小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党建铸魂 数字赋能 探索育人新生态”为主题,吸引了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及行业代表等150余人现场参与,7000余人次线上观看。
活动现场,丰台实验小学人工智能社团展示了利用AI技术创作的智能机器人、数据可视化模型等创新作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监事长张少刚在致辞中强调,教育工作者要在技术浪潮中坚守育人初心。
学校人工智能社团创意作品展示
活动设置了专家报告、课堂观摩、圆桌论坛等环节。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晶莹在报告中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成为破解基础教育困境的关键突破口。未来需构建“技术赋能+教育本质坚守”的协同生态,推动科学教育从知识传授向创新能力培养转型。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副院长马涛,分享了丰台区人工智能教育生态建设与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他强调,丰台区注重AI与信息化手段的差异,推动教学方法变革,探索AI在学生发展、教学方式、身心健康及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应用,通过教师发展支持和学生课程开设提升素养。
课堂观摩环节展示了六节AI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示范课,体现了技术工具与学科素养的有机结合。综合实践课“短视频脚本我优化”,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技术应用;语文课“海底世界”借助大模型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人工智能通识课则通过微项目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创新能力。
丰台实验小学校长丁国强介绍,学校开发了学科融合型智能体,构建“AI+个性化”学习生态。在实践中构建了“丰实”智慧新环境,涵盖媒体交互、平台学习等五大场景,以及数字探究、智慧评价等七类样板课,为教学提供技术与场景支持。
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AI时代教师的角色转型、教育本质等议题展开讨论,强调技术是辅助、育人是核心。
据悉,丰台区已涌现出一批像丰台实验小学这样的AI教育先锋校,其“乐学公园”等创新实践为教育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