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绿电从冬奥走来

发布时间:2022-02-11 作者:刘晓蕾 贾文颖 季昕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杂志

制冰、造雪、照明……想呈现一场完美的冰雪盛宴,电,必不可少。本届冬奥会成为历史上首届实现百分之百绿电供应的冬奥会,既体现了中国电力人多年来的开拓奋进,也展示了中国人落实“双碳”目标的坚定决心,更让我们从中看到一个清洁、智能的未来世界可能的模样。

绿电从冬奥走来

华灯初上,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展现出不同于白日里的亮丽风采。数条光带沿着建筑流线型的外立面不停游走,以一种绚丽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场馆的设计理念——随着光带的划过,仿佛赛场上的运动健儿们正风驰电掣地从你眼前掠过。

2022年1月4日,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首站便来到这座北京赛区标志性场馆和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习近平在考察时强调,要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而这条北京夜空中流光溢彩的“冰丝带”,正是中国绿色办奥的绝佳体现,因为“吹动”它的,正是来自张北的风。

p12.jpg

张北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航拍

张北“风光”,闪耀绿色冬奥

之所以说来自张北的风“吹动”了“冰丝带”,是因为点亮“冰丝带”身上的光带,让它真正“舞动”起来的,是来自张家口地区、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输送到北京的风力和光伏发电。而张北的“风光”,绝不仅仅体现在“冰丝带”上。

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是此次冬奥会唯一一个位于市区内的雪上赛事场馆,它将承办本届冬奥会的跳台滑雪比赛项目。届时,这里要进行4至6天的人工造雪,总造雪量达1.15万立方米,相当于在一个标准篮球场堆出28米高的雪,这一过程需要耗费大约2万度电。造雪完成后,每天还需要进行场地维护和补雪保养,用电量也非常可观。整个冬奥会比赛期间,该场馆的用电量相当于500个三口之家1个月的用电量。这些电,将全部由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以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提供的清洁绿电供应。

正是有了以张北柔直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冬奥绿电供应工程,北京2022年冬奥会,也成了历史上第一届实现100%绿电供应的冬奥会。至此,中国兑现了当年申办冬奥会时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据测算,到北京冬残奥会结束时,冬奥会场馆预计将消耗绿电约4亿度,预计可减少标准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然而,要成为这个第一,绝非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第一,意味着史无前例,意味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参考的前人经验少之又少。从“零”到“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中国电力人经过多年一个个从无到有的突破沉淀而成。

p13.jpg

智研院直流输电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对±500kV 直流断路器进行安装检查

化“零”为“一”,源自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

张家口地区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连接区域,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地清洁能源丰富的优势。据初步测定,域内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储量达40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可开发量超过3000万千瓦。然而,相比传统能源,清洁能源发电存在供电不稳定的弊端,风力的大小会使风力发电的功率发生变化,光伏发电更是无法在没有阳光的夜晚工作。要大容量传输这些存在波动性和间歇性的不稳定能源,会对北京的电网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作为新型输电方式,柔性直流输电以其运行方式灵活、响应速度快、可控性强、智能化程度更高等特点,成为解决清洁能源不稳定性弊端的首选项。2007年年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决定建设上海南汇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其科研团队开始了对其核心设备——柔性直流换流阀的技术攻关。2010年,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0千伏/2万千瓦柔性直流换流阀研制成功。2011年7月25日,上海南汇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投运,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随后,广东汕头南澳多端和浙江舟山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填补了世界多端柔性直流工程的空白,厦门柔性直流工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真双极柔性直流工程,鲁西背靠背和渝鄂背靠背柔性直流工程则实现了跨区电网互联。正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突破,最终成就了张北柔直工程这一世界上首个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工程。

已于2020年6月29日竣工投产的张北柔性直流工程额定电压±500千伏,总换流容量900万千瓦,线路总长度666公里,包括4座换流站,中都站、康巴诺尔站为送电端,接入新能源;阜康站为调节端,接入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延庆站为接收端,接入首都负荷中心。该工程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其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均为国际首创,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工程可提供绿色电能总量达到141亿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市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80万吨。张北柔直工程为更高电压、更大输送容量柔性直流电网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为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这一世界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除了柔性直流电网,还有一项支撑冬奥绿电的工程也是中国首创,那就是位于崇礼的柔性变电站。比起柔直电网着重于将张家口地区产生的大规模风、光等多种形态能源汇集并稳定输送出去,以柔性变电站为核心的多能互补微电网则侧重提升绿色电能的就地高效消纳。

随着能源转型的不断推进,供电方和用电方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交直流混合、多电压等级、多元用户、灵活可靠、即插即用……作为紧密连接电网侧和用户侧的配电网,在各方的新需求下,也面临巨大转型。而变电站作为配电网的枢纽,自然成为配电技术领域科研攻关的焦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在2013年首次提出柔性变电站的概念,并用了8年时间,让其从理论概念变为现实。

柔性变电站以电力电子技术为核心,具有高度集成、高度灵活、高度兼容性的特征。集成性体现在其推动了变电站关键设备由“多种设备组合”向“单一设备集成”的发展,而这样的设备集成,使柔性变电站具备了不同电压等级的交直流接口,支持灵活组网和分布式能源电源即插即用的灵活性和兼容性,从而真正实现了对不同形式的电压和电流进行高效变换,并以灵活可控、即插即用方式接受和分配电能。

位于崇礼南客运枢纽南侧的一座不足900平方米的不起眼小院,就是为冬奥会提供高可靠性供电的柔性变电站。这项了不起的工程也是中国首创。作为国家重点研发“支撑低碳冬奥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多能互补微电网的核心,这里每天可送电1万余千瓦时,冬奥测试活动以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期间5万台次冬奥保障车辆提供所需绿电。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结束后,崇礼多能互补微电网示范工程还将继续为崇礼南客运枢纽提供电力供应,充电式私家车可以在这里享受到优质绿电的充电服务。

柔性变电站在本届冬奥会中的成功应用,使未来配电网的模样越来越清晰。

p14-1.jpg

寇龙泽(中)和同事在开展直流仿真试验

世界第一背后,那些普普通通的海归青年

最近,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以下简称“智研院”)直流输电技术研究所的青年海归寇龙泽实现了自己的一个小目标——被评为高级工程师。2014年,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电力与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一心想继续做科研的寇龙泽通过层层选拔加入了智研院。在此次冬奥工程任务中,他参与了张北柔直工程仿真建模的工作。

“张北柔直工程采用的柔性直流电网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电网形态,而仿真建模工作相当于预先搭建一个数字化的工程模型。”寇龙泽说,“仿真建模就像盖楼打地基,地基打得好,高楼才能稳固。而初始模型就是仿真建模工作的地基,初始模型建得好,后续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所以,初始模型调试成功的那一刻,是整个工程中寇龙泽最兴奋的时刻,“这意味着我们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

作为世界上首个直流电网工程,很多工作都是从零做起,建模也不例外。如何精确复现复杂的电网系统以将仿真模型做得更逼真,如何通过仿真验证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以保证柔性直流电网与传统交流电网实现成功交互等,都是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寇龙泽留学的德国一直大力推行能源转型,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在柔性直流输电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这段求学经历,为寇龙泽如今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参与张北柔直工程仿真建模工作前,寇龙泽已经在厦门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渝鄂柔性直流背靠背工程等大型工程中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但直到参与了张北柔直工程,他才在理论层面对柔性直流输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积累了更多宝贵的工程实践经验。

image.png

郝一(右)和同事们在实验室开展工作 摄影| 本刊记者 惠娟

仿真建模就是对工程做尽可能精准的预测,但实际工程往往比想象中更复杂,加之工程投运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攻关小组要不断复盘总结没有考虑周全的因素,修正和完善模型,并赴工程现场进行调研学习。“实验室里的张北柔直工程在一块电脑屏幕上就全部展示出来了,但实际上它的4个换流站之间有百余公里的距离。平时我们在电脑上添加1个元器件,可能几分钟就完成了,但在实际工程中却有许多重点技术需要攻关。500千伏的电压在模型中只是一个数字,但在现场就意味着实际的电压,这些体会都是实验室里无法切身感受到的。”亲临工程现场的震撼,让寇龙泽在工作中多了几分敬畏,也使他更加认真、谨慎。

就这样,寇龙泽和他的同事们用了两年时间奔波于实验室和工程现场,不断调试、修正,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模型才逐渐完善起来。

同样来自智研院的另一位青年海归郝一也不断往返于工程现场和实验室之间。就职于电力电子研究所的他,在为柔性变电站的并网工作做着最后的冲刺。留学让郝一看到了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前景,认识到了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性。“中国在智能电网技术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虽然目前国内新能源占比还较小,但受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驱动,未来潜力十足,回国发展大有可为。”2018年,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毕业,刚刚加入智研院的郝一就参与到柔性变电站关键设备的研制工作中,这也是他第一次参与实际落地的研发项目。

p15-1.jpg

智研院科研人员在高压直流电缆中试线做测试

刚入职就被托付如此重任,智研院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之意可见一斑。对此,郝一也有自己的担心。“刚毕业参加工作,难免畏手畏脚,害怕做错事,或者出问题,时间长了,我才体会到智研院宽松的成长环境,我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只要研究可靠,解释合理,就会得到支持,无须有任何后顾之忧。”

在智研院,老员工都会带领新员工熟悉环境,在各方面给予耐心指导,帮助他们适应工作节奏。郝一在工作中边做边学,逐渐上手。对郝一来说,智研院是他的理想之地,参与冬奥工程给了他实现抱负的机会。

“连起来了”是郝一参与整个工程最大的感受。如何将一个位于技术前沿的设备从无到有地研制出来,没有亲身经历很难体会其中的艰难,郝一非常珍惜这样的锻炼机会。“过程虽然很复杂,但经历这样一个完整的流程对我来说是一种升华,它帮我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连起来了,并且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如果没有参与这个工程,我很难做到这一点。”

然而,冬奥绿电供应工程任务时间紧、责任重、社会关注度高,工作中难免感受到压力,尤其进入施工现场,压力尤为明显。“那里的一切都以工程建设进度和目标任务为准,忙起来不分昼夜,只有阶段性任务的开始和结束。”

但郝一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背后还有研究所的前辈们做支撑。“有时候在现场会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棘手问题,我就会发到工作群里,即使半夜,也会有团队里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帮我答疑解惑。”

p15-2.jpg

智研院直流输电技术研究所员工正在开展换流阀调试试验

柔性变电站工程成功并网的那一刻,郝一正在工程现场协助总指挥进行调试。“整个工程最终成功运行的那一刻,是我最有成就感的瞬间,虽然表面比较淡定,但我们所有人都很开心。”那是他第一次在实验室之外的地方感受到项目落地的实际意义,也是他此生的宝贵记忆。

完成冬奥电力供应工作后,寇龙泽和郝一又各自投入到其他项目中。谈及未来的发展目标,他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要在项目中不断拓展能力,打磨自己,让自己尽快成长为各自领域独当一面的技术专家。

大胆放手,让年轻人快速汇入创新洪流

极力放手让海归青年在冬奥绿电供应重大任务中尽情驰骋、各展所长的智研院,本身就是一个年轻的机构,在2012年建院之初即聚焦于两大任务——创新和人才。

在创新方面,作为国家电网直属科研单位,智研院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前沿,重点针对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领域,以“原创、首创、独创、物化”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技术研究。成立短短几年的时间,智研院已成功自主研发出世界首个±320kV/1000MW柔性换流阀及控阀系统;研制出世界首套200kV高压直流断路器,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在电网中的应用;开发出±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料和屏蔽料,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此次北京2022年冬奥会绿电保障工作中创造的多个世界第一背后,都能看到智研院的影子。今天的智研院,正向着打造全球能源互联网领域高端技术研发基地、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和重大成果输出基地的目标稳步迈进着。

而智研院另一项要打造的目标,就是成为相关领域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很难想象,在短短几年时间即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和多项省部级及行业内奖项,这样一支能打硬仗的科研队伍,平均年龄只有34岁。

从刚刚获评国家电网2021年度劳动模范的功率半导体研究所副所长金锐的成长历程中,多少可以一窥打造这样一支年轻骨干队伍的诀窍。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博士毕业后,金锐便加入到国家电网下属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2年,随着专业划分来到智研院,智研院的功率半导体研究所可以说是金锐和团队参与开创的,从最初的三五人到如今已有100多人的团队,其间历经了不少坎坷。

幸运的是,国家电网和智研院都非常重视这一基础性学科的研究。从国外回到国内,金锐并没有太多的不适应,无论是电科院还是智研院,都给了她足够高的平台,也给了像她这样的年轻人足够多的机会。“在这里,很多年轻人很快就可以自己承担一个千万级的项目,这在很多企业里是很难得的机会。”在智研院,金锐也没有感受到任何的论资排辈。“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确实能够担当责任,智研院就会给予充分的机会。当然,前期的一些技术难度要进行充分评估,但也允许一定程度的失败。”

高压大功率IGBT器件技术门槛高,是电力电子装置的“CPU”,更是柔性、绿色输配电的关键核心,但长年被国外垄断,攻克这项技术也是金锐一直以来为之奋斗的目标。2016年, 32岁的金锐承担了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柔性直流输电装备压接型定制化超大功率IGBT关键技术及应用”,成为当时院里最年轻的国家级项目负责人。在项目过程中,金锐再次感受到能力与自信心的提升。最终,她完美地突破了这项“卡脖子”技术。目前该项目已圆满完成,而基于项目成果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300V/1500A IGBT器件,已在厦门柔直换流站挂网使用。

“智研院本身就成立不久,很多工作都是从零开始,因此我们可以给年轻人提供很多机会,也会早早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尽快加入到创新的洪流中来。”智研院副院长吴国凯说,“当然,这个过程中可以有试错,也允许失败,我们要做的,就是建立起完善的机制,让他们可以潜心搞科研,十年磨一剑。”

为此,智研院大胆给人才“松绑”,推行项目负责人制,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考核分配权,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和活力,这让智研院成为国家电网首批获得“揭榜挂帅”项目的单位之一。同时,智研院推进科研管理改革,完善领导职务、职员职级、技术研发三个通道并行互通的管理体系,实现“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英雄不问出处,智研院还在内部试点开展中层干部公开竞聘上岗,破除唯学历、唯资历论,给青年员工迎接挑战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平台。

“只要你能完成预期目标,我们不强调过程是否尽善尽美,在这样的制度激励下,我感觉大家的工作劲头都非常高,承担任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强了。在张北柔直工程实施过程中,加班加点的往往都是我们院的年轻人。”吴国凯说。

除了机制建设,智研院也不忘内外双修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在内部,打造了一批以“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国际一流实验室平台,为科研人员间的学习交流、资源共享、科技互通、创新共建搭建平台;建立院士和优秀专家“传帮带”、“百家讲坛”、学术沙龙等机制,帮助科研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展科研视野,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服务保障力度,充分考虑不同类型、不同层级员工的需求,努力解决人才在落户、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对外,智研院积极开展各类国内外交流合作活动。高校和企业是智研院重要的合作机构,其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2020年,智研院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发碳化硅器件特殊工艺,对解决我国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卡脖子”问题、实现关键元器件的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智研院充分发挥自身海外研究院的桥头堡作用,按需、适时选派优秀人才赴海外开展学术交流、客座研究,拓展国际沟通渠道,比如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共建储能技术联合实验室等。

未来,智研院还将充分发挥“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政策激励作用,给予人才在团队组建、科研方向、管理考核等各方面更大自主权,以提升岗位的吸引力;探索多主体薪酬承担方案,降低用人单位的人工成本,减轻经营压力,提升用人单位引进高水平人才的积极主动性;做好人才选拔推荐工作,鼓励优秀人才申报国家、社会团体、国网公司各类人才称号,并为其申报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和帮助;从经济激励、成长激励、环境激励、荣誉激励四个方面搭建员工全面激励体系,打造人才培养政策、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人才特区。

p16.jpg

智研院芯片设计小组在讨论工作(中间为金锐)

以“双碳”为目标,电力行业再出发

智研院短短数年间的快速成长,正是近年来国家电力行业飞速发展的缩影。10年前,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自此,绿色、低碳、可持续等理念深入人心,并逐步体现在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给体系;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重大能源战略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能源发展新道路,也成为我国能源领域转型发展的根本遵循。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专门就推进绿色发展进行了阐述,并提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要真正构建起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电能是关键,因为风、光、水、核等新型清洁能源一般都需要转化为电能才可以加以利用,而未来的氢储能、相变储热等储能新技术,也主要通过电能进行转换。电网作为连接电力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网络平台,更是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力行业的发展迎来了绝佳的机遇期。

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近年来电力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种跨越式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吴国凯介绍道,“一方面是规模上的发展,目前我国无论从装机规模还是发电规模,都是世界第一。我们还建成了世界上线路最长、电压等级最高、输电容量最大的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另一方面是高质量的发展,仅从电网行业来讲,能保证中国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了20年,这本身就是一项绝无仅有的成就。另外,近年来电力行业的科技创新实力在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也在不断赶超世界。如今,特高压输电技术已成为中国一张广受国际认可的亮丽名片。”

image.png

智研院科研人员在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中试线进行工艺开发与测试

国家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优秀人才的目光,特别是像寇龙泽、郝一那样走出国门、接触和了解国外电力行业发展情况的留学人员,对中国电力行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更有着切身体会。从智研院的人员结构中就可见一斑。目前,智研院有留学经历的在职人员近60人,占员工总数近10%。2021年新一轮招聘共招收34人,其中海归人才12名;引进高水平紧缺人才10名,其中海归人才3名。个人梦和国家梦,在这里完美融合。

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为集中展示电力行业近年来发展成果的绝佳秀场。实现了奥运史上首次电力业务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全景监视,堪称“智慧大脑”的北京冬奥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在零下40℃的环境中依然能够正常工作的国内首台大容量在线并网式400千瓦氢能源电池发电车;可在200毫秒内完成线路的故障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自动恢复供电的国内首个基于5G通信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应用……无数我国自主研发的“黑科技”在冬奥电力保障的各个环节闪亮登场。

“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透过这届冬奥会,我们确实看到一个科技感十足、又绿色低碳的未来正熠熠生辉地向我们走来。

事实上,冬奥会仅仅是一个开始。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可以预见,围绕“双碳”目标,电力行业又将迎来新一波发展浪潮。

p17-1.jpg

智研院科研人员在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中试线进行工艺开发与测试

为此,国家电网已经开始行动起来。2021年,国家电网先后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为“双碳”目标的达成规划行动路径,做好顶层设计。随着能源结构进一步转变,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也将给电力系统带来一系列全新挑战。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将朝着电力电源清洁化、电力系统柔性化、电力系统数字化、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方向发展,智研院也将在这些方面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助力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实现‘双碳’目标,电力是主战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电力是关键;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电力是重要引擎。应该说,电力行业依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正处于发展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比如,目前有很多技术虽然已经研发出来,但离大规模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吴国凯说。

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本就是事物发展的常态,甚至可以说,应对挑战,并最终战胜挑战,才是实现人生价值最好的体现。今天,以电力行业为代表的“双碳”产业,正虚位以待,渴求更多优秀留学人员的加入,一起用清洁绿色的电能,为人类点亮一个更加绚丽的未来。(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智研院和受访者提供 文|本刊记者 刘晓蕾 贾文颖 季昕

来源:神州学人(2022年第2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