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教育圆桌派】专家学者为家长支招:如何让你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发布时间:2022-03-04 作者:吴绍芬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摘 要:近年来,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教育部出台了系列措施。2022年2月8日,《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image.png

主持人:

《中国民族教育》记者 吴绍芬

本期嘉宾: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李莉娟

今日积极心理学疗法倡导者、国际积极心理治疗师   John Sutton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初三学生家长   李洪兵

新疆克拉玛依第一中学副校长

教育部“国培计划”领航名师                     孙玉红

碧桂园实验学校校长、家庭教育专家               陈钱林

本期策划:中国教育新闻网执行总编            段风华


近年来,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教育部出台了系列措施。2022年2月8日,《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家庭的责任不容忽视。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对于家长和一些组织机构如何更好地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加强教育和亲情关爱等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现实中,由于一些家庭教育缺失,或家校协同育人时的合力不足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突出,甚至发生极端行为,让人惋惜不已。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孩子心灵受伤了也没有告诉父母,将自己活成了一座情感上的孤岛?对于孩子,我们怎么样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挫折教育?孩子心理健康的支撑因素到底有哪些?新时代,我们如何做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家长?

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年两会前夕,我们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心理咨询专家、学校管理者和家长,他们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营造更好的环境。


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及真实需求,对他们缺少倾听、尊重和爱,孩子的内心就很容易受伤

记者:现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加快,有少部分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或挫折,可能会选择一些不当行为来逃避现实,还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影响身心健康的焦虑情绪,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李莉娟:我以前学心理学,毕业后先后到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师范学院工作,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十分关注。201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青少年抑郁症群体,孩子们患病呈现低龄化特征,但是学校、家长缺乏有效的发现途径,这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有责任、有义务用我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通过大量社会机构和基层医疗点的调研之后,2020年两会,我提交了“关于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机制的建议”的提案,得到国家卫健委的回复,并在同年9月发布了将高中生及高校学生抑郁症筛查纳入体检的通知。

我认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实际上是日积月累的结果。青少年心理疾病原因非常复杂,有生理原因也有社会原因。青少年的大脑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器官,大脑在12-18岁的发育效率比在其他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都更高,青少年决策判断功能要到25岁左右才会发展成熟。在这个时间段,一旦压力应激系统被长期激活,就会波及到前额叶皮质,导致发展程度受限。因此,相比于儿童或者成人,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哪怕是正常的青少年,即使没有遭遇特定的压力源,也都会对压力有过度的反应。但是青少年的焦虑、抑郁、强迫等情绪,一直被严重低估,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筛查、早治疗。

李洪兵:我是一个初三学生的家长,加之在高校国际合作处工作,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一直很关注。我注意到,现在的孩子首先是希望赢得教师、家长的鼓励和尊重,这也是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方面。特别是独生子女这一代,我们作为家长,很容易把注意力和所有的希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压力可想而知。

随着孩子的成长、学业的增加、生活的变化,如果我们总是在跟孩子安排事情、下达硬性任务、不断施压时,小孩经过努力仍达不成、扛不住,他们的内心就会有矛盾、恐惧、失望甚至绝望情绪。孩子长期的负面情绪积累,如果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正向回应时,就容易堵塞心灵沟通的管道,从成长的正向轨道脱离。

因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做到:守住孩子做人的底线,给予他充分的、自由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欣赏孩子,时时处处看到他的优点和进步;相信孩子、信任孩子,在他需要时,给他提供适当的帮助。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拥抱、安慰、帮助他渡过难关,让他知道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不是孤独者,家长是永远爱他的。

孙玉红:生儿育女,重在“育”的过程。现在有心理问题孩子的比例在不断攀升,这固然与社会激烈竞争的大环境有关,但更与原生家庭建设有密切的关系。父母给予孩子的不仅是生命,更是幸福人生的培育过程。家长的责任是努力建设一个有爱的家庭,夫妻之间相互信任和支持、协作营造幸福的家庭生态,在幸福的氛围里成长。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有句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当然,幸福的家庭生态不是不吵架,而是能够尽快合理化解,不让负面情绪过多地影响孩子,让家庭始终处在一种正向正常正态的生存状态中。家长用心共建、精心营造的家庭,才能给予孩子爱、安全感和信任感。


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各种情绪体验,并在实践中体会到经历挫折后的美好,这样,才能打开他们通向真正幸福的大门

记者: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备受宠爱,生活中有许多应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尝试过。如何让他们除了学校学习,还会多一些成长经历?

Sutton:我在中国工作了20多年,一直为中国家长和学生做教育和心理咨询。受疫情影响,现在我在美国继续做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我的总体感觉是,中国的家长为孩子的付出在世界上都属于高水平,但缺乏一些关于孩子成长及心理沟通的专业的、科学的知识。

经历各种情绪体验,是人生的必然经历,当然包括负面情绪。其实,每一个人从孩童时代开始,都会体验到生气、恐惧、紧张、挫败和悲伤。所以,消极负面是每个人都有的自然情绪,如果正确对待,就会给我们带来生命的积极意义和价值,让我们在体验中学会健康、快乐成长。

现在,家长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往往会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孩子去“自动免疫”这些非积极情绪以及日常生活经历,这样反倒关上了孩子通向真正幸福的大门。有的孩子会沉溺于手机、网游、视频游戏等带来的快乐,孩子在不断追逐这些虚幻空间带来的快乐却永远得不到满足。然而,这种快乐是虚幻的、肤浅的。因此,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正常地体验一些非积极情绪,是他们在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必经环节,正如同地球重力对我们骨胳和肌肉的正常发育的作用一样。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负面情绪太厉害,可能会对我们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果总是避开它,也会对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我们这一代家长在成长中经历了经济拮据、生活困难等各种窘境,反倒磨炼了意志,学会了在挫败中成长、在软弱中坚强。

因此,家长要从自身错误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避免因无知而在孩子的教育上作出不当选择。要让孩子们热爱生活,体验到人生的美好多于经历的痛苦。


家长要做孩子疏解情绪的支持者、慰藉者,成为孩子精神成长的引领者

记者:这个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学会做心态平和的家长,能陪着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孙玉红:当孩子产生不良情绪时,作为家长,最主要的是及时疏导孩子,这时,家长一定要坚定地站在孩子一边,让他把不良的情绪或感受说出来,尽量不要用“过来人”或教训的口吻给他下定义,而是要充当情感的共情者和理解者。做心态平和的好家长,要对孩子保持合理的期待,这其实也是家长自我认知发展的过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能勿托于子,在自己所能的情况下帮助孩子合理成长、量力成长、健康成长。

Sutton孩子的成长会经历不少挫折,会走许多弯路,会犯很多错误,这是孩子成长中必然经历的事情。当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家长就会以平和心态来看待这些经历。当家长着眼于发掘孩子的潜能,而不是揪住孩子的错误、弱点不放时,就会更加放手地让孩子去实践、去经历、去成长,给他们充分试错的机会,这种信任、宽松的环境,恰恰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

陈钱林:家长要学会做孩子精神成长的引领者。首先,以爱为基础。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与个性,聚焦、赏识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产生自尊、自信和自豪感。即使孩子犯了错,也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我孩子小时犯错,我一般是“关起门批评,打开门表扬”。

其次,对孩子饱含期望。在孩子取得进步时,适当的期望能让他们再接再厉;当经受挫折时,合理的期望更能激发信心。推荐使用“赏识•期望•引导”模式,赏识之后提出期望,引导孩子达到期望目标,成功之后再进行新一轮的赏识与期望,这样形成良性循环。

再次,为孩子解惑。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挫折、出现心理困惑,这时正是家长进行精神引领的好时机。家长要学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如果企图用堵、压的方法去解决,就容易使矛盾激化,只有通过疏导和沟通的方式,才有可能让孩子敞开心扉。当家长感觉力度不够时,多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沟通,争取形成家校合力。归根结底,要给孩子精神力量。

“双减”背景下,家长更要把握好契机,带领孩子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品行养成

记者:在“双减”背景下,中考、高考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一生中重要的事情,家长应如何应对?

Sutton“双减”是中国政府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而采取的措施,体现出政府对孩子们的关爱和呵护。通过“双减”,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在减少,也意味着家长能有更多的时间和他们相处,这是很好的亲子时光。这时,我们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花时间关注孩子的情绪和精神成长,陪伴孩子、理解孩子、关爱孩子。我们要关注孩子身体、心智和精神的全方位成长,带领孩子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品行养成。

这里给家长们提几个小建议:一是不要光致力于改变孩子,也要追求自身完善;二是要研究和观察孩子,弄清他们是如何感知和看待家长的陪伴和教育的。我们要看孩子哪些地方做得好、有进步,要欣赏、鼓励和信任孩子,而不是专注于“挑错”;三是要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是否合理,以及这种期望会如何影响孩子;四是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而不是附加一些限定条件,如与成绩提高、某些进步相挂钩。我们要在任何时候都爱孩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总是同意他们所做的事情。“我永远爱你,我会一直和你在一起,我将永远帮助你”,与“我不同意你所做的决定或行动”是要区分开来的。只有将两者的关系处理好,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提升和完善自己。

李莉娟:去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我提交了“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教育部同年11月予以回复,并提出将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筛查纳入体检。

为了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我提出过这样一些建议:第一,通过持续、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强健体魄、培养意志、缓解消极情绪,预防抑郁症低龄化;第二,建议加大学校心理教师关于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的专业培训,降低青少年因抑郁症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时间而引发的后果;第三,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联动,提高家长心理健康素养、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加大社会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今年,我的提案是呼吁加大师范生的培养力度,助力“双减”政策更好落地。我相信,这些师范毕业生在学校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家庭教育观念必将对社会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