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一二课堂协同 提供人才培养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2-09-22 作者:韩旭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

近年来,一二课堂在协同教学、协同育人、协同管理中不断融合发展,形成了“科教融合 竞赛实践融通 产教联通”的三螺旋人才培养体系,“教学科研”“竞赛实践”“产业服务”作为三条主轴互促互补、正逆循环、协同联动,助推“工”与“学”深度融合,实现了“工学并举”办学特色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提供保障。教师是科教融合的主力军,学校出台多项措施鼓励教师把科研精神融入教育理念,把科研平台拓展为教学条件,将科研活动融入教学过程,以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拓展了教育教学的深度,实现科研教学融合,为学生学会、学深、学透奠定了基础。广大教师不断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相贯通:用科研方法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把前沿理念、知识和方法等贯穿到课程教学和日常培养中去,依托科研成果、创新方法打造百余门特色课程,开设“创新设计”“电器可靠性”等特色课程课程二百余门,“电气可靠性”和“大跨度桥梁施工”两个科研项目融入教学,所开发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获得国家级虚仿项目认定;科研活动与教学过程相贯通:指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吸收优秀本科生尽早走进实验室、走进科研团队,使培养活动与科研活动同向同行,制定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通过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新工科试点班、匠心训练营、创新创业精英班、“医工融合”实验班等,每年培养学生2000余名;科研设施与教学场所相贯通: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开发平台、技术转化基地等校内外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实践空间的人才培养功能,校内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内的各类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开放共享率达到100%,学生课设和毕设选题多数来源于科研和实际企业项目。

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竞赛实践融通”育人机制提供动力。学校基于服务学习理念,构建了“竞赛实践融通”的育人机制,将科技竞赛和实践活动作为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倡导竞赛项目来源于实践调研,服务于产业需求,促进理论教学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巩固和深化,产业需求在竞赛项目中得到解决和优化,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和社会责任感提升的螺旋式提升培养。制度牵引保障融通成效显著。学校出台包含劳动教育在内的一揽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制度,不断深化项目化管理和课程化运行育人模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近三年,本科生主持或参与的竞赛项目实现成果转化20余项,转化资金近亿元;近五年来,来源于实践活动的竞赛项目占比超过参赛总数的80%,大葱培土机、西部支教团“净水计划”等一大批来源于实践调研需求的成熟项目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摘得桂冠。

三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产教联通”育人机制构建新格局。学校推进校企共建课程,推动企业优质资源向育人资源转化,学校与华为共同开发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开设华为人工智能创新训练营,以“动脑+动手”的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AI应用能力;以建设产学研平台为契机,强化实践环节,打造典型案例,与依元素公司共同建设的“EDA技术设计”课程,校企共同拟定课程目标、大纲,设计教学内容,同时公司结合实际组织前沿技术培训,共同实施实践教学指导。学校专业设置紧贴产业需求,新增“人工智能”等8个新专业,打造“人工智能+X”的复合发展新模式,构建“工工结合、工医交融、工文渗透”的新工科、新文科专业体系,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打造“人工智能+X”的复合发展新模式,面向建筑业的转型升级设立智能建造专业;学校与企业形成了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全面实施“兴工计划”,建设一批“四位一体”的综合实践基地,实施企业联合毕设、带薪实习等;与华为、长城汽车、厦门航空等100余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工程教育责任共同体,在土木工程、建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为国内领军企业培养大批技术骨干;学校与地方政府共建12个地方研究院,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雄安新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县域创新驱动发展。

【作者韩旭:河北工业大学校长】

节选自《一二课堂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第2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